芦荟丸
目录
芦荟丸-外科理例.附方
【来源】《外科理例·附方》。
【组成】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 白雷丸 青皮 鹤虱草各30克 麝香9克
【主治】下疳溃烂或作痛,及小儿肝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龆蚀烂。现用于妇女滴虫性阴道炎。
芦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大皂角 干虾蟆(各等分,同烧存性,为末)30克 青黛(研)7.5克 芦荟(研) 朱砂(研,飞) 麝香(研)各3克
【用法】上合研匀,用汤浸蒸饼和为丸,如麻子大。每三岁儿,服20丸,不计时候,温米饮送下。更量大小加减。
【主治】小儿疳气羸瘦,皮色萎黄,揉鼻咬甲,好吃泥土,目涩口臭,齿龈烂黑。
芦荟丸
【药物组成】芦荟(细研)半两,天麻半两,胡黄连半两,麝香(细研)1分,铁粉(细研)1分,水银1分,干蝎(微炒)1分,熊胆(细研)1分,雄黄(细研)1分,朱砂(细研)1分。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六。
【方剂主治】小儿风疳,肌体多热,烦渴心躁,夜不得眠卧。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枣肉研水银星尽,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
芦荟丸-痘疹传心录
【组成】芦荟3钱,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3钱,山药3钱,木香3钱,陈皮3钱,青皮3钱,麦芽3钱,神曲3钱,当归3钱,槟榔2个,麝香少许。
【来源】《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主治】疳。
【方法】上为末,猪胆打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或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用法】清米汤化下。
芦荟丸-医方大成
【别名】胆连丸(《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组成】龙胆草1两,黄连(去须)1两,芜荑1两(去皮,先炒黄色,次入前药,一处炒赤色)。
【来源】《医方大成》引汤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五五)。
【主治】脾胃积热,遂成疳疾。小儿疳积,其状渐黄瘦,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乃积而生热成疳也。
【用法】上为末,别入芦荟末1分,和匀,饭饮为丸,如黍米大。随大小加减,空心米汤送下。
芦荟丸-普济方
【药物组成】青皮1两(去瓤),陈皮1两(去白,炙),胡黄连1两半,石三棱半两,使君子1两,槟榔1两,熊胆半两,木香半两,蓬术1两,神曲1两(炒),麦糵1两,芦荟半两,南星半两,芜荑1钱半,雷丸3钱(炒)。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八。
【方剂主治】小儿五疳八痢,腹内积滞,坚硬如石,肚大筋青,面黄羸瘦,寒热往来,目涩口臭,牙龈烂黑出血。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汤送下。
芦荟丸-丹溪心法附余
【药物组成】芦荟半两,使君子(焙)5分,三棱(生)5分,石榴皮(焙)5分,草龙胆(生)5分,苦楝根(焙)少许。
【处方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引《局方》。
【方剂主治】疳。
【方剂功效】杀虫。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送下;疳热,麦门冬汤送下。
芦荟丸-幼幼新书
【药物组成】芦荟(研)半分,芜荑半分,干蟾(用头并脊背)1分,木香1分,宣连1分,干蜗牛1分,辰砂(研)1分,熊胆(真者,研)1钱,丁香2钱(新者),麝香1字(研),使君子(取仁)1分。
【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庄氏家传》。
【方剂主治】小儿诸疳,头面微肿,腹内作痛,色黄肚胀,不思饮食,多嗽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米饮送下,日2-3次。
芦荟丸-卫生宝鉴
【药物组成】芦荟、蟾酥、麝香、朱砂、黄连、槟榔、鹤虱、使君子、肉豆蔻各等分。
【处方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九。
【制备方法】上为末,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