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束骨的别名·刺骨

刺骨为经穴别名,“刺”,疑“束”之误,即束骨。。出《脉经》。

束骨为经穴名(Shùgǔ BL6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束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五行属木。束骨为第五跖骨小头之古称,此穴在其处,故名束骨。束骨穴主治头目,腰背,下肢等疾患:如身热头痛目赤耳聋眩晕项强腰痛髀枢痛,脚如结,腨如裂,癫狂惊痫泄痢疟疾,痈疽,疔疮目眩腰背痛,下肢后侧痛,腰腿疼痛癫痫,痫,现代又多用束骨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落枕腓肠肌痉挛,头晕精神病,眼结膜炎,泪管狭窄,高血压肛门手术后疼痛等。

束骨的别名

刺骨(《脉经》)。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注于束骨。

穴名解

束骨为第五跖骨小头之古称,此穴在其处,故名束骨。

特异性

束骨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木。

所属部位

足部

束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束骨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束骨穴位于跖区,第五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伸足取穴

束骨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

束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束骨穴在足部的位置

束骨穴在足部的位置

束骨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束骨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

束骨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束骨穴位于跖区,第五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伸足取穴。

垂足着地或仰卧位,第5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束骨穴穴位解剖

束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第五跖骨骨膜。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腓肠神经沿跟腱外侧缘下降,经外踝跟骨之间,在外踝下方转向前行,改称为足背外侧皮神经,沿足及小趾外侧缘,达小趾末节基底部。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小趾对跖肌腱→小趾短屈肌。

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

布有第四趾底总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第四趾底总动、静脉通过。

束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束骨穴具有通经活络,清头明目的功效。

束骨穴有安神志、舒筋络的作用

束骨穴系膀胱经之输穴,有清热利湿之功,主治癫狂,头痛,项强,腰背及下肢后侧痛。

束骨穴主治病证

束骨穴主治头目,腰背,下肢等疾患:如身热,头痛,目赤,耳聋,眩晕,项强,腰痛,髀枢痛,脚如结,腨如裂,癫狂,惊痫,泄痢,疟疾,痈疽,疔疮,目眩,腰背痛,下肢后侧痛,腰腿疼痛,癫痫,痫,现代又多用束骨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落枕,腓肠肌痉挛,头晕,精神病,眼结膜炎,泪管狭窄,高血压,肛门手术后疼痛等。

束骨穴主治头目、腰背、下肢等疾患:如身热、头痛、目赤、耳聋、眩晕、项强、腰痛、髀枢痛、脚如结、腨如裂、癫狂、惊痫、泄痢、疟疾、痈疽、疔疮等。

束骨穴主治头痛、项强、癫狂、目眩、腰背痛、下肢后侧痛。

束骨穴主治头痛,目眩;项强,腰腿疼痛;癫痫。

束骨穴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痫,腰背痛等。

现代又多用束骨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落枕、腓肠肌痉挛、癫痫等。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头晕,癫痫,精神病;

2. 五官系统疾病:耳聋,眼结膜炎,泪管狭窄;

3. 其它:高血压,腓肠肌痉挛,疔疮,肛门手术后疼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2~0.3寸,局部有酸胀感。

直刺0.2~0.5寸。

一般直刺0.3~0.5寸。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注意:束骨穴不宜用瘢痕灸

束骨穴的配伍

束骨配殷门昆仑,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

束骨配百会肝俞,有清头目,调营血,平肝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束骨配大椎风池天柱,治颈项疼痛。

束骨配百会、内庭,治急性头痛。

束骨配申脉照海水沟十二井穴,治癫痫。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暴病头痛、身热痛、肌肉动、耳聋、恶风目眦烂赤、项不可以顾、髀枢痛、泄、肠癖,束骨主之。寒热腰痛如折,束骨主之。身痛、狂、善行、癫疾,束骨主之。

《备急于金要方》:狂易,多言不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目眩项不可回顾。

百症赋》: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

循经考穴编》:主本节肿疼,足心发热

京骨的别名·刺骨

刺骨为经穴别名,即京骨。见《针灸全书》。

京骨为经穴名(Jīnggǔ BL64)。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京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京骨是第五跖骨粗隆的古称,此穴在第五跖骨粗隆外侧,故名京骨。京骨穴主治头目,背腰,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目翳鼻塞鼻衄,背寒,脊强,腰尻疼痛,髀枢痛,半身不遂,膝胫酸痛寒湿脚气,两足生疮,心痛腹满泄注便血,癫狂,痫症,疟疾,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目翳,腰腿疼痛,踝关节痛,现代又用京骨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神经性头痛,脑膜炎脑溢血小儿惊风心肌炎佝偻病等。

京骨穴的别名

刺骨(《脉经》)。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过于京骨。

穴名解

京骨是第五跖骨粗隆的古称,此穴在第五跖骨粗隆外侧,故名京骨。

京,大也,巨也,有绝高之义。小趾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即今之第5跖骨弓形而上凸,古称京骨,因而以其骨为名。穴在骨粗隆下赤白肉际,骨穴同名,如腕骨穴名腕骨,束骨处穴名束骨意同。治症与申脉、金门略同。

特异性

京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

所属部位

足部

京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京骨穴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京骨穴位于跖区,第五跖骨关节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伸足取穴。

京骨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京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京骨穴在足部的位置

京骨穴在足部的位置

京骨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京骨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

京骨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取穴。

京骨穴位于跖区,第五跖骨关节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伸足取穴。

垂足着地或仰卧位,第5跖骨粗隆之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京骨穴穴位解剖

京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第五跖骨(骨膜)。血管、神经分布同金门(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分布着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参看金门穴)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

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并有足底外侧动、静脉通过。

京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京骨穴具有清热止痉,明目舒筋的功效。

京骨穴有宁神、通络的作用。

京骨穴系膀胱经之原穴,有宁心安神、疏经活络作用。

京骨穴主治病证

京骨穴主治头目,背腰,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目翳,鼻塞鼻衄,背寒,脊强,腰尻疼痛,髀枢痛,半身不遂,膝胫酸痛,寒湿脚气,两足生疮,心痛,腹满,泄注,便血,癫狂,痫症,疟疾,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目翳,腰腿疼痛,踝关节痛,现代又用京骨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神经性头痛,脑膜炎,脑溢血,小儿惊风,心肌炎,佝偻病等。

京骨穴主治头目、背腰、下肢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目翳、鼻塞鼻衄、背寒、脊强、腰尻疼痛、髀枢痛、半身不遂、膝胫酸痛、寒湿脚气、两足生疮、心痛、腹满、泄注、便血、癫狂、痫症、疟疾等。

京骨穴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目翳。

京骨穴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疼痛;癫痫。

京骨穴主治头痛,项强,癫痫,腰腿痛,踝关节痛等。

现代又多用京骨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神经性头痛等。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脑溢血,癫痫,小儿惊风,头痛;

2. 其它:心肌炎,佝偻病,疟疾等。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放散到足底部。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京骨穴的配伍

京骨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京骨配涌泉、申脉、水沟、百会,治癫痫。

京骨配合谷太冲太阳,治急性头痛。

京骨配肾俞委中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痿痹。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热善唏、头重足寒、不欲食、脚挛,京骨主之。善自啮颊偏枯、腰髀枢痛、善摇头,京骨主之。癫疾、狂、妄行、振寒,京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背恶寒痛,脊强难以俯仰。

太平圣惠方》: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

《循经考穴编》: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京骨穴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证明,艾灸京骨穴对胎位异常孕妇,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一定的转胎效果。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刺骨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刺骨》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