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
嗳气,中医症状名。临床症见胃中气体上出咽喉而发出声响,其声长而缓,俗称“打饱嗝”、“饱嗝”。
目录
病因
西医病因
因胃肠道紊乱导致。更常见于摄入了产气的食物或是源于吞气症(无意识的吞咽空气)。嗳气可减轻大多数恶心、胃灼热、消化不良和胃胀气的症状。核心问题是胃的动力不足(胃镜检查除外胃的器质性疾病,如溃疡、胃炎等):
1、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量过大,胃不能按时排空,胃内食物积存过久,引起嗳气。
2、精神压力
情绪低落,也会影响到交感神经,使其过度紧张,抑制了胃的蠕动及排空机能,存储的食物存留胃内过久,继而出现发酵气体。
3、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进食过多的萝卜、土豆、红薯、板栗等食物,或长期卧床、长时间伏案工作,缺少体育活动也能影响胃排空。
4、胃出口梗阻
嗳气是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还伴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厌食、恶心、呕吐。
5、食管裂孔疝
嗳气常发生于进食后,且常伴有胃灼热、酸性液反流以及腹胀。患者常抱怨胸骨下或心前区钝痛,也可放射到肩部。其他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恶心、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和口 臭。
6、消化性溃疡
为常见的疾病,常导致嗳气。基本症状是胃灼热和胃烧灼痛。进食后、服用抗酸或减少分泌物的药物后可减轻。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黑粪、腹胀、饱食感和上腹部压痛。
中医病因认识
1.饮食不当
进食太快太饱,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并可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使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于喉,发生呃逆。如《丹溪心法·咳逆》曰:“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若过食辛热煎炒,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致燥热内生,腑气不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发为呃逆。如《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2.情志不遂
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胃气上逆挟痰动膈,皆可发为呃逆。正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所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3.正气亏虚
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等,均可损伤中气,使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致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若病深及肾,肾失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导致呃逆。如《证治汇补·呃逆》提出:“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
预防
1、饮食不能过饱,但不必忌口。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
3、定期检查: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该定期检查。
4、及时就医、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若不对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增强免疫力: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时免疫力会增强。
常见症状
嗳气的主要表现是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病人不能自制。临床所见以偶发者居多,为时短暂,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呃声有高有低,间隔有疏有密,声出有缓有急。发病因素与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有关。本病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等症。
临床检查
嗳气的中医临床检查一般是结合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来具体检查和判断的。
嗳气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
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
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为寒邪客胃,属寒证。
诊断鉴别
诊断
嗳气分为:吞气症。非特异性过度嗳气。
1、吞气症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每周至少发生数次反复嗳气。②可以客观地观察或检测到吞咽空气。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 个月,近3 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2、非特异性过度嗳气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每周至少发生数次反复嗳气。②没有过度吞咽空气的证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 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鉴别诊断
1、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2、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3、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发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并发症
由于吞入胃肠道的气体增多,故临床上可见幼儿出现腹胀以及呕吐表现,肛门排气明显增多,可因打嗝诱发呕吐反射。同时由于腹胀明显,可造成患儿饮食量下降,长期如此,可因蛋白质的摄入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积极加强饮食,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治疗
西医治疗
大部分患者症状会自行消失。
中医治疗
『实证』
胃中寒冷
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药:丁香散。
方中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甘草温中散寒。若寒气较重,胸脘胀痛者,加吴茱萸、肉桂、乌药散寒降逆;若寒凝食滞,脘闷嗳腐者,加莱菔子、槟榔、半夏行气导滞;若寒凝气滞,脘腹痞满者,加枳壳、厚朴、陈皮;若气逆较甚,呃逆频作者,加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气降逆;若外寒致呃者,可加紫苏、生姜。
·胃火上逆
症状: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方药:竹叶石膏汤。
方中竹叶、生石膏清泻胃火,人参(易沙参)、麦冬养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粳米,甘草调养胃气。可加竹茹、柿蒂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腑气不通,痞满便秘者,可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亦可再加丁香、柿蒂,使腑气通,胃气降,呃逆自止。若胸膈烦热,大便秘结,可用凉膈散。
·气机郁滞
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方药:五磨饮子。
方中木香、乌药解郁顺气,枳壳、沉香、槟榔宽中行气。可加丁香、代赭石降逆止呃,川楝子、郁金疏肝解郁。若心烦口苦,气郁化热者,加栀子、黄连泄肝和胃;若气逆痰阻,昏眩恶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若痰涎壅盛,胸胁满闷,便秘,苔浊腻者,可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若瘀血内结,胸胁刺痛:久呃不止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
『虚证』
·脾胃阳虚
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毗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方药:理中汤。
方中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可加吴茱萸、丁香温胃平呃,内寒重者,可加附子、肉桂。若嗳腐吞酸,夹有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若脘腹胀满,脾虚气滞者,可加香附、木香;若呃声难续,气短乏力,中气大亏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若病久及肾,肾失摄纳,腰膝酸软,呃声难续者,可分肾阴虚、肾阳虚而用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胃阴不足
症状: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和胃止呃。
方药:益胃汤。
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甘寒生津,滋养胃阴。可加炙枇杷叶、柿蒂、刀豆子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神疲乏力,气阴两虚者,可加人参、白术、山药;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可用麦门冬汤;若日久及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肝肾阴虚,相火挟冲气上逆者,可用大补阴丸加减。
护理
发生婴儿吞气症时,可用湿热毛巾敷在小儿腹部(注意不可烫伤),或用手轻轻按揉,肠痉挛会很快消失。一般6个月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注意避免外邪侵袭;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饮食适宜
1、宜吃细软食物为主;
2、宜吃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
3、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酸性食物及酸性水果;
3、忌吃容易产气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