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痹
寒痹,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证。骨痹属于五体痹之一。凡由六淫之邪侵扰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出现肢体沉重、关节剧痛,甚至发生肢体拘挛屈曲,或强直畸形者谓之骨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于周围关节者以女性居多,发于中枢关节者以青年男性居多。本病与历节、痛风、热痹、鹤膝风、尫痹等的某些证型可能有所交错,如果出现关节剧痛、肢节拘挛屈曲、强直畸形者均可列入本病范畴。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大骨节病、多发性骨髓瘤、痛风等病种出现骨痹的主症时,可参考骨痹辨治。
病因
外因
多与严冬涉水、步履冰雪、久居寒湿之地等,导致风寒湿邪以寒邪为主侵入机体有关。
内因
主要与脏腑阴阳失调,正气不足有关。其病机是在正气虚弱的前提下,风寒湿邪以寒邪为主侵袭,痹阻于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痛痹。
预防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之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常见症状
典型症状
1.本病多以肢体关节(腰、肩、膝、肘、腕、踝)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症。
2.腰背、四肢关节及肌肉冷痛,或疼痛剧烈,痛如刀割,以痛处不移为特点。
3.其痛有逢寒加重、得温则减、局部皮色不变、关节屈伸不利、形寒肢冷、昼轻夜重的特征。
4.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中医分型症状
寒凝痹阻型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如刀割,得热痛缓,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甚则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不热,形寒肢冷,苔白,脉弦紧。
风寒痹阻型
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或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弦缓。
寒湿痹阻型
肢体关节冷痛、重着,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或痛处有肿胀,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风寒湿痹阻型
肢体关节冷痛沉重,痛处游走不定,局部肿胀,关节屈伸不利,气候剧变则疼痛加剧,遇寒痛增,得温则减,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沉紧、弦缓。
临床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多在l0×10[sup]9[/sup]/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关节液检查
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l0[sup]9[/sup]/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诊断鉴别
寒痹的鉴别诊断如下:
寒凝痹阻证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如刀割,得热痛缓,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甚则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不热,形寒肢冷,苔白,脉弦紧。
风寒痹阻证
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或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弦缓。
寒湿痹阻证
肢体关节冷痛、重着,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或痛处有肿胀,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风寒湿痹阻证
肢体关节冷痛沉重,痛处游走不定,局部肿胀,关节屈伸不利,气候剧变则疼痛加剧,遇寒痛增,得温则减,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沉紧、弦缓。
并发症
人体多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如抽筋、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根源都是寒痹症所引起的经络血气淤塞导致。
治疗
西医治疗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结合治疗。
1.饮食(姜、酒、热辣发汗、通经活络食品)
2.服中药(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类药)
3.沐浴药浴(通经活络类蒸热浸泡类药浴)
4.能量灯(TDP灯、室、全息波能照射)
5.治疗服装(远红外线、纳米元素能量服)
6.高温疗(桑拿浴、热沙埋、矿泥浴、土坑热疗、窑热土法疗等)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寒凝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制草乌15g 熟附子10g 干姜10g 麻黄10g 细辛6g 桂枝10g 甘草6g
【方解】方用制川乌、熟附子、干姜温经散寒止痛,麻黄、细辛、桂枝疏风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加减法】若寒甚加制草乌15g;痛偏上肢加羌活15g、威灵仙24g,千年健15g;痛偏下肢加独活15g、牛膝18g、防己24g;痛偏于腰加桑寄生15g、杜仲10g、川断15g、淫羊藿15g。
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15g 麻黄10g 黄芪18g 白芍15g 甘草10g 蜂蜜30g
【方解】方用川乌头、麻黄温经散寒,两药配合搜剔入骨之风寒,为方中主药,辅以黄芪益气固卫,白芍养血,甘草、蜂蜜缓痛解毒,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效。
【加减法】若风胜者加羌活15g;痛以上肢为主加威灵仙18g、川芎10g;痛以背腰为主加杜仲10g、桑寄生15g、川断10g;痛以膝踝为主,加独活15g、牛膝18g。
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附子汤加减。熟附子15g 白术15g 白芍15g 云苓15g 人参10g 肉桂10g 细辛6g 川椒10g 独活15g 秦艽15g
【方解】方中重用附子温经壮阳,祛寒湿止疼痛;白术、附子配伍能温散寒湿;参附同用温补元阳;芍药、附子同用能温经和营止痛;茯苓利水渗湿;肉桂、细辛、川椒配附子,寒湿之重症非此大辛大热之重剂、重药不能祛除,乃离照当空,阴霾自除之意;再配独活、秦艽以和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功。
【加减法】寒甚者加乌头10g,湿重者加薏仁15g、苍术15g。
风寒湿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15g 独活15g 桂心10g 秦艽15g 海风藤15g 桑枝15g 当归10g 川芎15g 乳香6g 广木香6g 甘草3g 细辛6g 苍术15g
【方解】方用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祛风宣痹;桂心、细辛、苍术温经通阳,散寒除湿;乳香、木香、川芎、当归理气活血;桑枝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功。
【加减法】痛甚加威灵仙20g、防己15g;风偏胜者加防风15g,改用秦艽20g;寒胜者加附子10g;湿胜者加防己15g、薏仁20g、萆薢15g。
偏方
【方法一】
取位:痛处
取生盐500克炒烫,装入布袋,热熨痛处,药袋冷即更换。每天1-2次,每次1小时。
【方法二】
取位:痛处
生盐250克、大葱白250克捣碎,生盐炒烫后,加入大葱白,再炒l-2分钟,装入布袋,热熨痛处,药袋冷即更换。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方法三】
取位:痛处
麸皮500克、苍术粉30克、广木香粉30克、乳香粉15克、没药粉15克。先将麸皮炒烫,加入余药,喷洒入少量清水,再炒1-2分钟,装入布袋,热熨患处,药袋冷则更换。每天2次,每次30-50分钟。
【方法四】
取位:痛处
将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同炒烫,装入布袋,热熨患处,药袋冷则更换。每天2次,每次30-50分钟。
【方法五】
取位:痛处
取生川乌30克、生附片30克、肉桂30克、北细辛30克、川椒30克、羌活30克,共研粗末,洒白酒适量炒烫,装入布袋,热熨患处,药袋冷则更换。每天l-2次,每次30-60分钟。
【方法六】
取位:痛处
取生盐500克、小茴香125克(研未)、晚蚕砂500克、白酒250克同炒烫,装入布袋,置于患处,上加热水袋以保持温度。每天l-2次,每次30-60分钟。
【方法七】
取位:痛处
取炭灰2500克、蚯蚓粪500克、红花20克、醋适量,共炒烫,装入布袋,置于患处,药袋上加热水袋以保持温度。每天2次,每次1小时。本法尤适于历节风。
【方法八】
取位:痛部
取生附子20克、海螵蛸20克、肉桂25克、川牛膝25克、茜草根25克、羌活25克、海桐皮25克、杜仲25克、防风25克、全当归25克、赤芍25克、续断25克、川芍25克、乳香25克、没药25克、透骨草25克、川椒15克、红花15克、血竭15克、桃仁25克、生盐19克,共捣粉末,加入黄酒800毫升拌匀,装入布袋,蒸20分钟左右。在患部垫上毛巾,再用药袋热熨,药袋冷即更换。每晚1次,每次30-60分钟。
【方法九】
取位:痛处
取生麻黄10克、北细辛10克、苍术10克、皂角10克、菖蒲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共研粗末,拌入晚蚕砂150克和适量黄酒沙烫,装入布袋。从上到下,每疼痛处各熨5-10分钟,药袋冷即更换。每天1次。指、趾不可熨,给风、寒、湿邪留有出路。
【方法十】
取位:痛处
取生姜60克(打烂),葱白30克,盐15克,酒、醋适量同炒烫,装入布袋,熨烫患处。药袋冷则更换,约30分钟。再将药物炒烫后摊于席上,患者卧其上,至药冷为度。每天1次。
【方法十一】
取位:痛处
取麸皮250克、川椒30克、细辛30克炒烫后装入布袋,在酸痛处推熨,药袋冷即更换。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
【方法十二】
取位:痛处
取芫花、桑皮、肉桂、川椒、柳蛀屑、麦麸各20克,捣碎,醋拌匀炒烫,装入布袋,热熨患处,药袋冷即更换。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
护理
1.鼓励患者提高自护的能力。
2.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息,调整饮食,避免情志的激动和不良因素的刺激。
3.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家庭康复自护的常识。如按摩面部松弛的皮肤,叩齿,鼓腮,皱眉,用中药煎水热敷面部,避免直接吹风,寒冷天气出门带眼镜、口罩,避免感冒,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饮食保健
饮食适宜
1.宜吃含硫的食物;
2.宜吃含组氨酸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寒凉的食物;
2.忌吃进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海产品;
4.忌吃铁或含铁的复合维生素。
食疗保健
【薏米红豆汤】
原料:薏米、红豆。
做法:薏米和红豆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够足够水。开火至锅中水开后,再煮3分钟,关火焖30分钟。再开火,煮至锅中水再次沸腾后,再煮3分钟,关火焖30分钟即可。将汤滤出当水喝,红豆和薏米当饭吃,也可以一起当成粥吃。喜欢甜的,就加些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