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性贫血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湿病亦称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常见为贫血,约半数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轻度或中度贫血。其中绝大多数属慢性病性贫血,少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风湿病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风湿病性贫血的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 基因重组EPO,较严重的贫血及内源性EPO水平较低者效果较好。剂量为100~150U/kg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然后根据血红蛋白及HCT水平进行剂量调整。有效者需注意高血压血栓形成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使部分贫血者获暂时缓解,疗程至少持续1~2个月。轻度贫血者一般症状不明显,可不予处理。

风湿病性贫血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结缔组织病

(二)发病机制

1.红细胞寿命缩短 类风湿关节炎(RA)时红细胞寿命由正常的100~120天缩短至80~90天。正常红细胞输给RA患者后,其寿命轻度缩短,而将患者的红细胞输给正常人,则其生存时间正常。上述交叉输血的结果表明红细胞寿命缩短是红细胞以外因素所致。慢性炎症刺激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MS)增生,活性增强,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寿命缩短。RA患者伴Felty综合征时,如有明显的脾大,则贫血可能也与脾功能亢进有关。有报道风湿病患者如长期发热,尤其是高热者可能影响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使其变形性降低而易遭破坏。但上述改变通常需在45℃以上才发生,故可能性不大。

2.红细胞生成障碍 正常人具有几倍于平时产生红细胞的能力,因此当红细胞寿命轻度缩短时,临床上一般不发生贫血。而ACD时除红细胞寿命缩短外,尚存在明显的红细胞产生不足。

(1)铁代谢异常:铁利用障碍为ACD的主要病理环节,即存在铁代谢异常。ACD时患者胃肠道铁吸收减少,MMS中铁滞留增加,而释放至骨髓幼红细胞的铁减少,血浆铁也降低,造成缺铁血症。有人将标记放射性铁(59Fe)的红细胞输入实验性诱发炎症的家兔,发现59Fe很快被MMS摄取,并滞留,而释放至血浆的时间较正常对照明显延迟,证实慢性炎症确可造成铁在MMS的滞留。铁从MMS释放异常的原因未明,近几年注意到白细胞介素-1(IL-1)的作用。IL-1是一种由巨噬细胞产生的蛋白,在风湿病患者的炎性渗出物中可检出,具有激活T细胞B细胞,以及诱发机体发热、粒细胞增多生物学效应。将IL-1注入动物后几小时内即引起血浆铁浓度下降。有人提出IL-1可增加中性粒细胞从特异性颗粒中释放乳铁蛋白(lactoferritin),其对铁有高度亲和力,可和运铁蛋白(transfenin)竞争结合血浆铁,使血浆游离铁减少。和乳铁蛋白结合的铁很快被MMS摄取和贮存,而不向骨髓幼红细胞释放,因为幼红细胞只有运铁蛋白受体,而无乳铁蛋白受体。IL-1还可使肝产生脱铁蛋白(apoferritin),是一种随同炎症而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物,其也能和血浆铁结合而贮存于MMS。但Bently等使用一种高度特异的合成胶体,通过体外示踪器检测研究MMS的铁动力学,未发现ACD患者有MMS释放铁的缺陷。

(2)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相对减少:IL-1也抑制EPO的生成,ACD患者EPO水平和贫血程度不相平行,其下降幅度远大于红细胞的降低数。还发现ACD时,其炎性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降低患者骨髓对EPO的反应能力。但另有报告,ACD患者血中EPO水平正常,或骨髓EPO反应能力也属正常。

(3)细胞免疫障碍:有报道将RA患者的淋巴细胞与正常红细胞混合培养,则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受抑;如事先以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则抑制作用更显著。相反,加入抗淋巴细胞抗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消除血红素合成障碍。

(4)肾功能不全:风湿病晚期,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此时EPO水平明显下降,EPO抑制因子升高,造血组织对EPO反应性降低,均导致红系祖细胞(CFU-E,BFU-E)减少而发生贫血。此外,肾功能不全时血浆有毒物质增加,分别影响红细胞膜的生化代谢和红细胞糖代谢,使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变形性降低,破坏加速。最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摄食减少,常存在程度不一的造血原料缺乏,包括叶酸维生素B12加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骨髓造血的抑制,都可阻碍红细胞的生成。

3.和治疗有关的贫血 有相当部分风湿病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应用不当可并发消化性溃疡,其中部分患者可致长期慢性少量出血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均可导致贫血。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如使用不当可致骨髓抑制,发生贫血。

近有肿瘤坏死因子(TNF-α)也参与ACD病理过程的报告。发现TNF-α可抑制EPO的产生;减少骨髓培养体系中CFU-E及BFU-E克隆形成,而风湿病时炎性病理过程中可生成TNF-α,其在加重炎症的同时,也影响红系造血。另有报告TNF可通过诱导基质细胞产生TNF-β抑制造血。

风湿病所致的贫血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倾向于多因素综合影响下,通过多环节而发病。

风湿病性贫血的症状

由于贫血属轻~中度,又多缓慢发生,故大多数患者症状不甚明显,仅少数有乏力气短心悸、苍白等表现,一般无黄疸。更多的患者被风湿病的各种症状所掩盖。ACD本身无特征性的阳性体征

有风湿病史同时伴有贫血,结合外周血、骨髓象及铁染色血清铁铁蛋白,且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缺铁等其他类型贫血,即可诊断为风湿病性贫血。其中血清铁降低是诊断的必要条件。有时贫血可作为风湿病的首发症状或表现,往往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必须考虑到风湿病的可能,尤其是中青年女性。

风湿病性贫血的诊断

风湿病性贫血的检查化验

1.外周血 血红蛋白大多在80~100g/L,血细胞比容下降为30%~35%,呈轻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或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轻度降低。

2.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有时也轻度升高。

3.骨髓象 大多无异常表现,铁染色示铁贮存正常或增加,巨噬细胞内含铁增加,但铁粒幼红细胞减少。此和MMS向幼红细胞释放铁减少有关。

4.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铁饱和度均降低,而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表明循环中游离铁减少,体内总的贮存铁增加。

5.铁动力学检测于MMS摄取59Fe增加,而59Fe自血液消失时间缩短,红细胞内59Fe掺入减少。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X线心电图B超生化等检查。

风湿病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上通常有黄疸脾大;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骨髓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倒置;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难和ACD区别。

2.缺铁性贫血 血清铁及铁饱和度虽也降低,但血清铁蛋白呈平行下降,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外铁均减少,以及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升高;一般和ACD鉴别无困难。少数难以鉴别者可行铁剂试验性治疗区分之。

3.慢性感染所致贫血 也属于ACD的范畴,原发感染性疾病的存在是鉴别的关键。

4.肾性贫血 肾病晚期由尿毒症引起的贫血其血清铁正常或升高,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即可明确诊断。

5.骨髓痨性贫血大多由恶性肿瘤骨髓广泛转移所致,血清铁通常也正常或升高,周围血出现幼粒、幼红细胞。骨髓涂片或活检病理切片找到肿瘤细胞可确诊,原发肿瘤灶的检出则能作出最后诊断。

有贫血的风湿病患者,如同时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则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白血病鉴别。典型的从骨髓增生低下,MDS骨髓及血象必定有一系以上的病态造血,急性白血病的骨髓中至少有30%以上的白血病细胞,根据上述特点应可加以鉴别。

风湿病性贫血的护理

一、预后

原发病治疗好转后贫血可纠正。

二、注意事项:

(1)居住的房屋要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风口处睡卧。

(2)洗濑宜用温水,睡前洗脚,最好将双足浸入中药洗方汤药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还可以消肿痛,除风湿。

(3)风湿病急性期急性发作期,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者,要卧床休息2-3周,肾虚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4)患者出汗较多时,须用干毛巾及时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避免受风寒湿侵体。

(5)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潮、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预防感冒,以减少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6)风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轻重,遵照医嘱,调理饮食和忌口

(7)风湿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参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劳动,并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8)风湿病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

风湿病性贫血吃什么好?

一、风湿病性贫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A、补血

1、参归鸽肉汤 鸽1只,党参25克,当归12克,加水煨汤服。可用于血亏气虚脾肾阳虚贫血

2、仙人粥 制何首乌30-60克,粳米6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沙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以调味,再煮1-2沸即可。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型贫血。

3、糯米阿胶粥 糯米60克,阿胶30克,红糖少许。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2-3沸即可。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型贫血。

4、韭菜猪肝

原料:猪肝100g,韭菜50g,洋葱80g,色拉油1大匙。制作:洗净猪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锅煮至七成熟,然后与新鲜韭菜、洋葱同炒,并调好味。功效:益血补肝、明目,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慢性肝炎等。

5、龙眼枸杞粥

原料:龙眼肉枸杞各15克,黑米、粳米各50克。制作:将龙眼肉、枸杞、黑米、粳米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煮,至米烂汤稠即可。功效:益气补虚,养肝益血,补血生血,可治疗肤色苍白,食欲不佳。

B、治疗时的食疗方

(1)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g,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2)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g,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3)苡米粥:苡米3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4)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5)木瓜汤: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kg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

(6)防风苡米粥:防风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7)生姜粥: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食后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8)葱白粥;煮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不拘时食,食后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9)老桑枝煲鸡: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10)川乌粥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温服。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本方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1)猪脚伸筋汤: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2只,放于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

二、风湿病性贫血吃哪些对身体好?

1、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

2、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3、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贫血,应补充瘦肉、鸡、鸭、牛羊肉,以及豆类制品。

4、多吃能补血食物,如黑豆发菜胡萝卜、面筋、菠菜、金针菜、龙眼肉等。

三、风湿病性贫血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以下的食物也含有高分量普林,患风湿病的病人能免则免,否则一个星期吃不超过一次。肉类:碎肉、腊肠、羊腿、火腿;家禽:鹅、火鸡、鸭,鲑鱼。 其他的豆类含有非常微量的普林,如红豆、绿豆、豆芽、蚕豆等。有的菜类也含有中等的普林,如芦笋木耳类、花菜、菠菜等。

2、不宜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品,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最好忌食。

3、忌烟酒。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风湿病性贫血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风湿病性贫血》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