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目录
概述
Mn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锰,它的原子序数是25,是一种过渡金属。
Mn是灰白色金属,脆硬,潮湿处会生锈。
它由Johann Gahn在1774年于瑞典发现。名称来自拉丁语:magnes,意即具磁性的。但只有经过特殊处理的Mn才会具有磁性。
元素来源:软Mn矿石 (锰O2), 硬Mn矿((Ba.H2O)2锰5O10)和菱Mn矿(锰CO3)。
元素用途:作合金,电池等。二氧化Mn(锰O2)用作催化剂和棕色颜料,高Mn酸钾(K锰O4)用作氧化剂及消毒剂。
国标编号
41506
CAS号
7439-96-5
中文名称
Mn
英文名称
Manganese powder
Mn的别名
Mn粉;金属Mn
外观与性状
银灰色粉末
Mn的特性
总体特性原子属性物理属性其他性质最稳定的同位素核磁共振特性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是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单位和标准气温和气压
名称, 符号, 序号 |
Mn、锰、25 |
系列 |
过渡金属 |
族, 周期, 元素分区 |
7族, 4, d |
密度、硬度 |
7470 kg/m3、6.0 |
颜色和外表 |
银金属色 |
地壳含量 |
0.13% |
原子量 |
54.938045(5)原子量单位 |
原子半径(计算值) |
140(161)pm |
共价半径 |
139 pm |
范德华半径 |
无数据 |
价电子排布 |
[氩]3d54s2 |
2,8,13,2 |
|
氧化价(氧化物) |
7,6,4,2,3(强酸性) |
体心立方晶格 |
|
物质状态 |
固态(通常不具磁性) |
熔点 |
1517 K(1244 °C) |
沸点 |
2235 K(1962 °C) |
7.35×10-6m3/mol |
|
汽化热 |
226 kJ/mol |
熔化热 |
12.05 kJ/mol |
蒸气压 |
121 帕(1517K) |
声速 |
5150 m/s(293.15K) |
1.55(鲍林标度) |
|
比热 |
480 J/(kg·K) |
电导率 |
0.695×106/(米欧姆) |
热导率 |
7.82 W/(m·K) |
第一电离能 |
717.3 kJ/mol |
第二电离能 |
1509 kJ/mol |
第三电离能 |
3248 kJ/mol |
第四电离能 |
4940 kJ/mol |
第五电离能 |
6990 kJ/mol |
第六电离能 |
9220 kJ/mol |
第七电离能 |
11500 kJ/mol |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主要用途
用作Mn的标准液制备,在引燃剂中作可燃物
Mn对人体的影响
Mn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人体内含Mn约12-20毫克,人体所有组织都含有Mn,尤其是在骨骼、肝脏、肾脏等含量较高。Mn参与人体多种酶的代谢,是其激活剂;Mn能促进骨的钙化过程,促进铜和某些维生素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代谢活动,增加维生素D在体内的蓄积,这些作用对防治骨质疏松均有意义。
人体每日摄入Mn需4-5毫克。通过食物来补Mn是明智之举。含Mn较高的食品有黄豆、紫菜、黑芝麻、黑木耳、香菇、松仁、核桃仁、板栗、莲子、茶叶、蚌肉等。应当说明的是,每日只要保持平衡膳食,从食物中即可获取足够的Mn,但胃肠虚弱、消化吸收不良时,尽管食物中含有大量的Mn,体内依然会缺乏,此种情况就应从调理消化吸收功能入手了。
如果人体缺Mn,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孕妇缺Mn导致婴儿缺Mn,可出现新生儿运动失调;幼儿及青少年缺Mn,可损害生长,并可造成骨骼畸形;成年人缺Mn,可出现生殖功能紊乱。虽然大海底下Mn含量非常丰富,Mn在人体中作用也不小,但人体对Mn的需要量还是很微少的,普通人的膳食中,Mn的需要量为每天4-9毫克,其中约一半经肠道吸收。
Mn还参与造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10-15天的动物胚胎中Mn含量很丰富,骨骼和肝脏中含有较多的Mn,很可能与它们的造血作用有一定关系。给贫血动物以小剂量Mn盐或含Mn蛋白,可使血红蛋白、中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及血液总量增多,Mn参与造血过程的机制可能是改善机体对铜的利用,促进对铁的吸收、利用以及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
同时,在农药、染料生产、矿石加工、电池电焊条制造和操作等工业生产中,Mn是常见的金属毒物。Mn对人体周围神经系统有损伤。慢性Mn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生殖毒性,Mn也能引起肝脏、肺等脏器的损害.由于Mn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所以Mn造成的污染消除很困难,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和危害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主要为慢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减退、嗜睡、心动过速、多汗、两腿沉重、走路速度减慢、口吃、易激动等。重者出现“Mn性帕金森氏综合征”,特点为面部呆板,无力,情绪冷淡,语言含糊有清,四肢僵直,肌颤,走路前冲,后退极易跌倒,书写困难等。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致癌性:按RTECS标准为可疑致肿瘤物。
危险特性:粉体在受热、遇明火或接触氧化剂时会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遇水或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Mn。
Mn中毒
Mn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灰色或淡红色金属,坚硬易碎。它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构成机体内某些酶,如精氨酸酶、脯氨酸肽酶、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集团或辅助因子,还是某些酶的辅因子和激活剂。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中毒因素
急性Mn中毒主要由吸人大量氧化Mn烟雾或误服高Mn酸钾引起。Mn主要通过蒸气、烟尘的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消化道吸收缓慢而不完全,吸收率<5%。皮肤吸收很少。血液中的Mn以三价Mn状态储存于肝、胰、肾、脑中,主要通过粪便排出,占93%,尿中排出只占6%,汗液排出约2%。
毒理作用
Mn为细胞原浆毒,对神经系统有强烈毒性,它可抑制细胞的多种酶而导致细胞代谢障碍,细胞损害,使神经细胞突触传递过程受破坏,神经兴奋递质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含量减少,造成神经系统病变。Mn对肝、肾、肺亦有较强毒害,对黏膜、皮肤有腐蚀性。
临床表现
吸入氧化Mn烟雾,可引起金属烟雾热:表现为接触金属烟尘后数小时内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寒战、口内有金属味、刺激性干咳、气急,体温38℃~39℃,持续数小时后出汗,热退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或恢复,重者有喉头水肿、中毒性肺炎。
口服高Mn酸钾浓度> 1%即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烧伤。口、咽呈褐色或紫褐色、流涎、灼痛、恶心、呕吐、腹痛。浓度更高时,胃肠有腐蚀性损害:口腔、咽喉肿胀、糜烂、蜂窝组织炎,严重者可引起窒息、胃穿孔、血便、休克甚至死亡。吸收后神经系统中毒表现:精神异常、感觉障碍、烦躁、震颤麻痹、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呼吸衰竭。
皮肤吸收后5min至1h后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痛、恶心、感觉异常及腹部不适,大部分症状于几小时后消失。
实验室检查
1.粪Mn
受食物中含Mn量影响极大,判定结果必须排除食物的影响,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指标。对于没有Mn接触史的健康人粪Mn的正常值上限为12mg/100g。
2.尿Mn
尿Mn可以反映近期机体吸收Mn的情况,其正常值上限为0.18~0.55mol/L,但与临床中毒症状无平行关系。
3.血Mn
据报道,正常人、Mn接触者和Mn中毒者血Mn差别不大。正常值上限为0~16.38μmol/L。
诊断
Mn中毒的诊断要点为 :
有Mn尘接触史或高Mn酸钾口服史,有Mn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治疗
Mn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
2.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清水(或清水中加30%双氧水100ml)反复洗胃,灌服大量稀释的维生素C溶液(为特效拮抗剂),口服牛奶、蛋清、豆浆、米汤、面糊、氢氧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积极止血和抗休克治疗。
4.金属烟尘热:可多饮水,应用解热镇痛药物,重者可给予5%葡萄糖盐水500ml或加入10%氯化钾10ml静脉点滴。热退后症状缓解。
5.震颤麻痹者给予左旋多巴,0.25g,3/d;安坦1~2mg,2/d;5-羟色胺1g,2/d。同时给予ATP、辅酶A等药物。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P,P`-四甲二胺基二苯甲烷试纸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
便携式比色计(水质)(意大利哈纳公司产品)
实验室监测方法
原子吸收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环境标准: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医学化验
英文名
manganese
Mn的别名
全血Mn,锰
正常值
73~255μmol/L (0.4~1.4μg/dl)。
化验结果意义
升高:Mn中毒、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炎、坏死性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日光过敏症等。
化验取材
血液
化验方法
血液无机物测定
化验类别
血液无机物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