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甲状腺瘤.jpg

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良性肿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目前认为本病多为单克隆性,是由与甲状腺癌相似的刺激所致,好发于甲状腺功能的活动期。

临床分滤泡状和乳头状实性腺瘤两种,前者多见,常为甲状腺囊内单个边界清楚的结节,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从不足1~10cm大小。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考虑属于中医“瘿病

病因

西医病因

癌基因 (30%):

甲状腺腺瘤中可发现癌基因c-myc的表达,腺瘤中还可发现癌基因H-ras第12,13,61密码子的活化突变和过度表达,高功能腺瘤中还可发现TSH-G蛋白腺嘌呤环化酶信号传导通路所涉及蛋白的突变,包括TSH受体跨膜功能区的胞外和跨膜段的突变和刺激型GTP结合蛋白的突变,上述发现均表明腺瘤的发病可能与癌基因有关,但上述基因突变仅见于少部分腺瘤中。

TSH过度刺激 (40%):

部分甲状腺腺瘤病人可发现其血TSH水平增高,可能与其发病有关,实验发现,TSH可刺激正常甲状腺细胞表达前癌基因c-myc,从而促使细胞增生。

(1)滤泡状腺瘤

典型的滤泡状腺瘤呈实质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可呈部分囊性,有完整包膜;其中显微镜的图象上又分成5种亚型:①胚胎型腺瘤,②胎儿型腺瘤,③胶性腺瘤,④嗜酸性腺瘤或Hurthle细胞瘤,⑤不典型腺瘤。

(2)乳头状腺瘤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有些病理学家认为良性乳头状腺瘤是不存在的,发现有乳头状结构就要诊断为低度恶性的乳头状腺癌,按乳头分枝的情况而分级,一般认为乳头状腺瘤的特点是乳头状结构和囊变倾向。

发病机制

1、大体形态:一般为单发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韧,多数为直径在1.5~5cm之间的实性肿块,部分可呈囊性,切面因组织结构不同,而呈黄白色或黄褐色,有的切面较细腻,有的切面呈蜂窝状或细颗粒状,瘤体可发生坏死,纤维化,钙化成囊性变。

2、组织学:镜下观察发现,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可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和不典型腺瘤,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组织学特点,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病理表现。

(1)共同的组织学特点:①常为单个结节,有完整的纤维包膜,②肿瘤的组织结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不同,③瘤体内部结构具有相对一致性(变性所致改变除外),④对周围组织有挤压现象。

(2)各种腺瘤的组织学表现:

①滤泡性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良性肿瘤,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又分:

A.胚胎型腺瘤:由实体性细胞巢和细胞条索构成,无明显的滤泡和胶体形成,瘤细胞多为立方形,体积不大,细胞大小一致,胞浆少,嗜碱性,边界不甚清;胞核大,染色质多,位于细胞中央,间质很少,多有水肿,包膜和血管不受侵犯。

B.胎儿型腺瘤:主要由体积较小而均匀一致的小滤泡构成,滤泡可含或不含胶质,滤泡细胞较小,呈立方形,胞核染色深,其形态,大小和染色可有变异,滤泡分散于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间质内有丰富的薄壁血管,常见出血和囊性变。

C.胶性腺瘤:又叫巨滤泡性腺瘤,最多见,瘤组织由成熟滤泡构成,其细胞形态和胶质含量皆和正常甲状腺相似,但滤泡大小悬殊,排列紧密,亦可融合成囊。

D.单纯性腺瘤:滤泡形态和胶质含量与正常甲状腺相似,但滤泡排列较紧密,呈多角形,间质很少。

E.嗜酸细胞瘤:又称Hurthle细胞瘤,瘤细胞大,呈多角形,胞浆内含嗜酸颗粒,排列成条或成簇,偶成滤泡或乳头状。

②乳头状腺瘤:良性乳头状腺瘤少见,多呈囊性,故又称乳头状囊腺瘤,乳头由单层立方或低柱状细胞覆于血管及结缔组织来构成,细胞形态和正常静止期的甲状腺上皮相似,乳头较短,分支较少,有时见乳头中含有胶质细胞,乳头突入大小不等的囊腔内,腔内有丰富的胶质,瘤细胞较小,形态一致,无明显多形性和核分裂象,甲状腺腺瘤中,具有乳头状结构者有较大的恶性倾向。

③不典型腺瘤:较少见,腺瘤包膜完整,质地坚韧,切面细腻而无胶质光泽,镜下细胞丰富,密集,常呈片块状,巢状排列,结构不规则,多不形成滤泡,间质甚少,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形性,形状,大小不一致,可呈长方形,梭形;胞核也不规则,染色较深,亦可见有丝分裂像,故常疑为癌变,但无包膜,血管及淋巴管浸润。

中医病因认识

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和饮食及水土失宜,但也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

1.情志内伤由于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郁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津液的正常循行及输布均有赖气的统帅。气机郁滞,则津液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其消长常与情志有关。痰气凝滞日久,使气血的运行也受到障碍而产生血行瘀滞,则可致瘿肿较硬或有结节。

2.饮食及水土失宜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则影响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则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痰气瘀结颈前则发为瘿病。在古代瘿病的分类名称中即有泥瘿土瘿之名。

3,体质因素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另外,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结之后易于化火,更加伤阴,易使病情缠绵。

由上可知,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脉瘀阻,以致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部分病例,由于痰气郁结化火,火热耗伤阴津,而导致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其中尤以两脏阴虚火旺的病变更为突出。

瘿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致虚,尤以阴虚气虚为主,以致成为虚实夹杂之证。

预防

由于甲状腺腺瘤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良好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即是防止病情发展的最好措施。

注意事项

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可能对本病的预防有效。

常见症状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病程缓慢,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时间更长,患者因稍有不适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而被发现颈部肿物,多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肿瘤直径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巨大瘤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征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有少数患者因瘤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胀痛;有些肿块会逐渐吸收而缩小;有些可发生囊性变,病史较长者,往往因钙化而使瘤体坚硬;有些可发展为功能自主性腺瘤,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20%,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恶变的可能性:①肿瘤近期迅速增大,②瘤体活动受限或固定,③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④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⑤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多为单发结节,发展慢,病程长。

临床检查

血清T3T4在正常范围,各项功能检查多正常。

1、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肿物为实性或囊性,边缘是否清楚,肿物多为单发,也可多发,为2~3枚小肿物,同侧腺叶也相应增大,实性为腺瘤,囊性为甲状腺囊肿。

2、同位素扫描:131I扫描示甲状腺为温结节,囊腺瘤可为凉结节,甲状腺核素扫描多为温结节,也可以是热结节或冷结节。

3、颈部X线摄片:若瘤体较大,正侧位片可见气管受压或移位,部分瘤体可见钙化影像。

4、甲状腺淋巴造影:显示网状结构中有圆形充盈缺损,边缘规则,周围淋巴结显影完整。

诊断鉴别

甲状腺腺瘤应与其他甲状腺结节相鉴别。

1、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后者虽有单发结节但甲状腺多呈普遍肿大,在此情况下易于鉴别,一般来说,腺瘤的单发结节长期间仍属单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长期病程之后多成为多发结节,另外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非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在病理上,甲状腺腺瘤的单发结节有完整包膜,界限清楚,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无完整包膜,界限也不清楚。

2、甲状腺癌:甲状腺瘤还应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后者可表现为甲状腺质硬结节,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颈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声嘶霍纳氏综合征等,以下几点可做为与甲状腺癌鉴别时参考:

①儿童或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而甲状腺腺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

②甲状腺癌结节表面不平,质地较硬,吞咽时活动度小,且在短期内生长较快,有时虽然甲状腺内结节较小,但可扪及同侧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腺瘤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吞咽时上下活动度大,生长缓慢,多无颈部淋巴结肿大。

③131碘扫描或核素γ照像甲状腺癌多表现为冷结节,而甲状腺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凉结节或冷结节,且冷结节行“B”超检查多为囊性表现。

④手术中可见甲状腺癌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有浸润表现,而甲状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围甲状腺组织正常。

并发症

胸骨后的甲状腺腺瘤压迫气管和大血管后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和上腔静脉压迫症。

治疗

西医治疗

因甲状腺瘤有引起甲亢(发生率约为20%)和恶变(发生率约为10%)的可能,故应早期行包括腺瘤的患侧,甲状腺大部或部分(腺瘤小)切除。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判定有无恶变。

甲状腺腺瘤有癌变的可能,并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故应早期手术切除。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肿瘤大小,目前多主张做患侧腺叶切除或腺叶次全切除,而不宜行腺瘤摘除术。其原因是临床上甲状腺腺瘤和某些甲状腺癌,特别是早期甲状腺癌难以区别。另外约25%的甲状腺瘤为多发,临床上往往仅能查到较大的腺瘤,单纯腺瘤摘除会遗留小的腺瘤,日后造成复发。

中医治疗

·气郁痰阻

症状: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方中以青木香、陈皮疏肝理气,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胸闷、胁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理气解郁。咽颈不适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痰结血瘀

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理气活血,化痰消瘿的作用。

结块较硬及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山甲片丹参等,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胸闷不舒加郁金香附理气开郁。郁久化火而见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者,加夏枯草丹皮玄参以清热泻火。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

·肝火炽盛

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藻药散加减。

栀子清肝汤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藻药散以海藻、黄药子消瘿散结,黄药子且有凉血降火的作用。

肝火亢盛,烦躁易怒,脉弦数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清肝泻火。风阳内盛,手指颤抖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蒺藜牡蛎平肝熄风。兼见胃热内盛而见多食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清泄胃热。

·肝阴虚

症状: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方中以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生血;丹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

肝阴亏虚、肝经不和而见胁痛隐隐者,可仿一贯煎加枸杞子、川栋子养肝疏肝。虚风内动,手指及舌体颤动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药平肝熄风。脾胃运化失调致大便稀溏,便次增加者,加白术、苡仁、淮山药、麦芽健运脾胃。肾阴亏虚而见耳鸣、腰酸膝软者,酌加龟板桑寄生牛膝菟丝子滋补肾阴。病久正气伤耗、精血不足而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少或经闭,男子阳痿者,可酌加黄芪、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等补益正气、滋养精血。

瘿病的治疗一般均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消瘿散结为主。但对于火旺及阴虚表现明显的瘿病,则应重在滋阴降火,此时若用消瘿散结的药物,一般多选用黄药子。黄药子有小毒,久服对肝脏不利,因本病治疗时间往往较长,在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时,黄药子的剂量以不超过12g为宜,以免造成对肝脏的损害。

护理

建议采取中医进行巩固治疗。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扶正固本,软坚散结,调理脾胃,补益肝肾等方法,能改善机体微循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1、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

2、宜多吃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

3、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饮食适宜

(1)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淡菜、干贝、蛏、海蜇、海参、龙虾、带鱼、鲐鱼、鱼肚、蚶、蛤、甲鱼。

(2)宜多吃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包括芋艿油菜芥菜猕猴桃

(3)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红枣、山药。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肥腻、油煎食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甲状腺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甲状腺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