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麦粒肿.jpg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因为发炎反应或是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学称本病为“针眼”、“偷针”、“挑针眼”、“土疳”、“土疡”等。

病因

西医病因

细菌感染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形成麦粒肿

抵抗力下降

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

眼部疾病

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引发麦粒肿

眼部卫生

不注意眼部卫生,用不干净的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中医病因

1.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皮肤肌腠之间,灼烁津液,变生疮疡,发为本病。

2.过食辛辣炙赙,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化酿脓。

3.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反复发作。

预防

1.经常保持眼部清洁,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小孩年幼无知,加上本性好动,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入。

2.患睑缘炎、结膜炎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3.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4.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

5.合理饮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少食辛辣、炙煿、肥甘之品。

常见症状

症状

典型症状

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2.3~5天后形成脓胩,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3.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分类

麦粒肿分为内外两型。

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 近睑缘处可摸到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包,穿破排脓迅速痊愈。如果致病菌毒性强烈,尚可引起眼睑及附近结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眼睑蜂窝组织炎,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尤以外眦部者更易出现,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中医分型症状

风热外袭型

发病初起,胞睑处微红肿痛,发热头痛,微渴,周身不适,脉浮数。

热毒上攻型

胞睑红肿,灼热疼痛,疖肿硬大,白睛赤肿,口渴喜饮,便秘溲赤。

脾胃伏热型

针眼反复发作。可无全身症状,但多形体强壮。

脾胃虚弱型

针眼惯发,红肿不重,面色萎黄,纳差乏力

临床检查

眼睑检查

注意眼睑的改变,眼睑皮肤面局部红、肿、热,可触及硬结及压痛。严重者球结膜面充血,并有脓点,发热,伴有颌下或耳前淋巴结肿大。可触及耳前肿大淋巴结,压痛

血常规

如麦粒肿患者有全身反应,应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分类。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诊断鉴别

睑板腺癌

睑板上肿物发生在老年人,或手术刮除后在原处复发,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霰粒肿继发感染与内麦粒肿的鉴别

前者先有无痛不肿的结节或肿块,口后才有红肿痛的症状。而后者起病急,红肿痛结节同时出现.

并发症

有时会并发眼睑蜂窝组织炎

治疗

西医治疗

病程早、中期

病程早、中期可采用湿热敷,促进浸润吸收或硬结迅速化脓以缩短病程。结膜囊内滴抗生素眼液,有助于感染控制。

手术切开

当脓点形成后可切开排脓。但要注意外麦粒肿的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的切口庆与睑缘垂直。切忌不适当的挤压,以防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脓肿等而危及生命。

顽固病例

对顽固的经常发作的病例,可用自体免疫疗法。伴全身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可给抗生素及磺胺类的药物的应用。

中医治疗

内治

风热外袭

【主证】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本方以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疏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本病初起证偏风重者,可加桑叶菊花;证偏重者,可去荆芥、豆豉,加黄连黄芩以助清热解毒。

热毒上攻

【主证】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

【证候分析】脾胃蕴热,积久热毒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故疖肿红赤掀痛。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泻黄散清胃散加减。方中石膏、炒山栀清脾胃积热,黄连泻火解毒,防风助散伏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藿香理气当归和血,二药调和营卫,升麻清热解毒,引药入阳明,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若有便秘可加大黄芒硝;口渴加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

【主证】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

【证候分析】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时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复发作。由于正气虚,邪气不盛,故诸症不重。

【治法】清解脾胃伏热,或扶正祛邪。

【方药】属脾胃伏者,宜选清脾散加减。方中以石膏栀子黄芩清脾胃积热,为主药;防风薄荷升麻助主药发散郁伏之火;赤芍凉血,散血分瘀热;枳壳藿香陈皮甘草理气和中,振复脾胃气机。诸药合用,共收泻脾伏火,调理脾胃气机的作用。属脾胃虚弱者,宜选四君子汤为基础,酌加当归白芍山楂神曲麦芽等,健脾益气,和血消滞,配伍解毒排脓之晶,使其标本兼顾,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外治

1.未酿脓者,局部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或用紫金锭磨汁,频涂患部皮肤,消肿止痛。

2.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垂直,不可伤及睑缘,但宜稍大,以利脓液排流。

针法

针刺法

常用穴:攒竹、睛明、丝竹空、瞳子寥、阳白、鱼腰、四白、承泣、合谷、列缺、外关等。一般针眼生于上睑近睑弦靠内眦部,可取攒竹、睛明穴;靠外眦部可取丝竹空、瞳子髅穴;在中间,可取阳白鱼腰穴;在下睑可取四白承泣穴。同时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必用)、列缺外关等。但需注意,眼部取穴应在小疖红肿区以外。手法用中刺激或重刺激。

针挑法

肺俞膏肓穴附近皮肤面,找出红点一个或数个,若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

护理

对症护理

1.在脓头未形成之前可做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2.脓肿成熟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可缩短病程。

3.当脓头出现时切忌用手挤压,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眼眶内静脉相通,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而眼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可向各方向回流,挤压会使炎症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甚至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

4.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将细菌进入眼内,引起感染

一般护理

在麦粒肿刚起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早、中期以热毛巾湿敷,每次15分钟,每天3次。

2.在患处涂眼药膏或滴眼药水。

3.当脓肿成熟时,小脓肿的自行破溃后,用消毒纱布拭去脓液;大的需要到医院切开排脓,脓出后再涂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饮食保健

饮食适宜

1.宜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2.宜吃新鲜蔬菜、水果。

3.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烟酒。

3.避免油炸食物。

4.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食疗保健

1.菊花甘草汤

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2.金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适量。

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清沙牛蒡叶

原料:鲜嫩牛蒡叶250克,佐料适量。

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4.凉拌蒲公英

原料:鲜嫩蒲公英200克,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麦粒肿,症见目赤肿痛之热毒诸症。

5.栀子仁粥方

原料:栀子仁6克(捣为末),粳米50克。

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

主治:麦粒肿,证属心肝火旺,症见目赤肿痛者。

6.薏米参叶粥

原料:薏苡仁(鲜者)50克,人参叶6克,米100克。

做法:人参叶水煎,取液200毫升。薏苡仁、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叶煎液及水适量,烧至沸后,文火炖至熟烂,供食用。

功能:健脾益胃利湿。

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症见病久或反复发作者。

7.拔丝山药

原料:山药500克,白糖150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开水中烫过,沥干水分,置油锅内炸至五成熟,皮呈黄色捞出。炒锅内放油50毫升,文火烧至四成熟,放入白糖,至金黄色起泡时,倒入山药,将 锅离火炒匀,即可食用。

功能:和胃健脾,固肾益精。

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正虚邪实,症见目赤肿痛反复发作者。

8.黄花菜汤

原料: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

做法: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即可。饮汤吃菜。服汤液200毫升/次,2次/日,早、晚服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主治:麦粒肿红肿较甚者。

9.菠菜菊花汤

原料:菠菜籽30克,野菊花40克。

做法:菠菜籽、野菊花洗净,放入锅,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滤汁即可。饮服150毫升/次,2次/日。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热毒型目赤肿痛者。

10.桑菊黄豆煎

原料:黄豆60克,杭菊花、冬桑叶各15克,白糖30克。

做法:黄豆浸泡、洗净,与杭菊花、冬桑叶同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服用200毫升/次,2次/日。

功能:疏风清热,消肿利水。

主治:麦粒肿属风热袭表者。

11.猪胰荸荠汤

原料:荸荠250克,蝉蜕10克,蛇蜕6克,猪胰脏1具。

做法:猪胰脏去衣膜,洗净,切块。荸荠洗净,切片,与猪胰脏同放锅内,加入蝉蜕、蛇蜕以及水适量同煮,至肉熟去蝉蜕、蛇蜕,加少许油、盐调味即可。服200~300毫升/次,1次/日,吃肉喝汤,佐餐。

功能:疏风消肿,清热生津。

主治:麦粒肿,症见病久不愈又复发者。

12.夏枯草煮鸡蛋

原料:夏枯草120克,鸡蛋1~2个,薄荷20克。

做法:夏枯草、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去壳,继煮,再加入薄荷,煮约10分钟即可。吃鸡蛋喝汤,剂/日。

功能:清肝明目。

主治:麦粒肿,证属病久邪盛正已虚者。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麦粒肿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麦粒肿》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