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综合征”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X综合征又称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或心绞痛样不适的症状,活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的证据,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X综合征]]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或心绞痛样不适的[[症状]],活动平板ECG[[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的证据,而CAG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X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
预防:由于患者对[[胸痛]]常产生[[焦虑]]、[[恐惧]],因此,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有助于缓解[[症状]]。适度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也是一项有效的治疗。
 +
===X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传统医学]]中的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作用的[[中草药]],有缓解[[心绞痛]]作用。
 +
===X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
1.治疗目的 首先要消除病人的疑虑,然后是迅速缓解[[症状]],症状持续是常见的,因此许多病人不能返回工作岗位,而CAG示冠脉正常本身即可消除病人的疑虑。在一项研究中,病人得知冠脉正常后,既减少住院次数,又缩短因[[心脏]]原因住院的天数。
  
==治疗==
+
2.治疗方法 [[X综合征]]无特殊的治疗。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钙拮抗药]]及β受体阻滞药等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疗效不恒定。对一些病人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但对另一些病人则可能疗效不显著。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均可有效地减少[[胸部]]不适的数目,而硝酸酯有益作用仅在一半的病人被发现。X综合征病人舌下含化硝酸酯不能提高运动[[耐量]],而且有些病人的运动耐量反而可能降低;而钙拮抗药可减少有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的频度和严重程度,并提高运动耐量,β受体阻滞药的效果不如用于[[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时显著,提示降低[[心肌]]氧需量不是预防或[[代偿]][[血管]]运动异常的有效措施。
  
X综合征无特殊的治疗。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钙拮抗药及β受体阻滞药等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疗效不恒定。对一些患者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但对另一些患者则可能疗效不显著。
+
另外,使用α[[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似乎是一种合理的治疗,但小规模试验的结果仍不一致;[[抗抑郁剂]][[丙米嗪]](imipramine,50mg/d)可有效地减少[[胸痛]]频度50%,[[绝经]]后妇女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可减弱正常冠脉对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内皮]]依赖冠脉扩张,有一项研究证明此项[[激素]]可减少胸痛发作频度50%。
另外,使用α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似乎是一种合理的治疗,但小规模试验的结果仍不一致;抗抑郁剂丙米嗪可有效地减少胸痛频度50%,绝经后妇女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可减弱正常冠脉对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内皮依赖冠脉扩张,有一项研究证明此项激素可减少胸痛发作频度50%。
 
因此,首先要向患者解释本病的中期预后相当好,消除其顾虑,然后用长效硝酸酯治疗。若患者还有症状,应该开始用钙拮抗药或β受体阻滞药,最后可用丙米嗪。若经过上述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要排除胸痛其他原因,尤其是食管运动异常。
 
==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最常提出的假设有:由于NO的生成减少所致的内皮依赖性冠脉扩张受损、对交感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和运动介导的冠脉收缩。
+
因此,首先要向病人解释本病的中期预后相当好,消除其顾虑,然后用长效硝[[酸酯]]治疗。若病人还有症状,应该开始用钙拮抗药或β受体阻滞药,最后可用丙米嗪50mg/d。若经过上述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要排除胸痛其他原因,尤其是[[食管]]运动异常。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
+
本病中期预后非常好。CASS登记报道具有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及LVEF>0.50的病人的7年存活率为96%,而那些CAG示轻度异常管腔狭窄<50%的病人的7年存活率为92%。这些病人即使有吸烟或[[高血压]]史,运动所致[[心肌缺血]]也不会增加[[病死率]],因此其预后良好。
X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既可表现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又可表现为非典型胸痛,既可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持久的静息型胸痛。对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胸痛持续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相当一部分患者诱发体力活动的阈值不恒定,可于凌晨痛醒,也有些患者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闷痛。
 
2.其他症状
 
有一些仅有轻微的或无冠脉疾病的患者,由于胸痛而过分关心其个人健康,可出现恐慌、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占X综合征患者的2/3。
 
==检查==
 
  
任何实验室检查结果对X综合征的诊断几乎无诊断价值,但是可以发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引起心绞痛的继发性因素。
+
有心[[绞痛]]但CAG正常的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很高,明显高于冠脉狭窄的病人,与同龄正常人群的存活率无差别。尽管如此,长期随诊发现[[左心室]]功能常常保持正常,但许多病人一直有胸痛,要求服药物治疗。
1.血脂
+
==X综合征的病因==
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血脂紊乱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所有怀疑冠心病的患者都应测定血脂。典型的动脉硬化的血脂特点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
(一)发病原因
2.血糖
 
葡萄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怀疑冠心病的患者都应检查空腹血糖,了解有无高胰岛素血症。
 
3.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1)心电图(ECG)无胸痛发作时ECG大多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可有轻度ST-T改变。胸痛发作时ECG可出现缺血型ST-T改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有时holter监测也可发现有心肌缺血的ST-T改变。但也有一些患者典型胸痛发作时未能发现ECG缺血性改变。
 
(2)超声心动图(UCG)休息时UCG检查一般正常,负荷诱发心绞痛时可见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异常,但双嘧达莫负荷UCG却不能发现整体或节段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征象,而在心外膜大冠脉病变时,其可诱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这点可作X综合征的鉴别线索之一。
 
(3)运动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当运动诱发心绞痛时,该检查可发现节段性心肌灌注减低或缺损和再分布征象。核素心室造影可显示运动时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异常,EF不增加或降低。
 
(4)冠脉造影(CAG)X综合征患者CAG正常或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左心室造影未见异常,无心脏扩大或心肌肥厚征象,左心室舒张末压一般正常。
 
==诊断==
 
  
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ECG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胸痛不典型,运动试验阳性,在心室功能及CAG示冠脉正常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当具有上述各项时,临床上即可确认为X综合征。
+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最常提出的有下列3种假设:由于NO的生成减少所致的[[内皮]]依赖性冠脉扩张受损、对[[交感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和运动介导的冠脉收缩。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病人有[[疼痛]]敏感性增高和[[痛觉]]异常。
==鉴别诊断==
 
  
X综合征应与引起胸部不适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
(二)发病机制
1.食管疾病
 
(1)反流性食管炎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酸性胃液反流,引起食管炎症、痉挛,表现为胸骨后或中上腹部烧灼性痛,有时可向背部放射而疑似心绞痛。但本病常于餐后平卧时发生,服抗酸药可使之缓解。
 
(2)食管裂孔疝常伴胃酸反流,其症状类似食管炎,常于饱餐后弯腰或平卧时发作,胃肠造影可明确诊断。
 
(3)弥漫性食管痉挛可伴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其引起的胸痛有多种表现,服用硝酸甘油有效,麦角新碱可诱发,故易疑为心绞痛发作,是不典型心绞痛性胸痛的一个常见原因。根据患者有反酸和厌食的病史、症状常于进食尤其冷饮时或饭后发生、与劳累无关、发作时有吞咽困难可与心绞痛相区别。食管镜和食管测压法可明确诊断。
 
临床上,心绞痛与食管疾病往往同时存在,食管反流能降低心绞痛的阈值,食管痉挛可由麦角新碱诱发和由硝酸甘油缓解,因而两者的鉴别常存在困难。胸痛表现为“烧心”,且与体位改变和进食有关,同时伴随吞咽困难是食管疼痛的特点;食管疼痛较心绞痛更常放射到背部。准确的诊断不仅需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及体检,有时还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
 
2.肺、纵隔疾病
 
(1)肺栓塞其疼痛突然发生并在休息时出现,见于有本病高危因素(如心力衰竭、静脉病、手术后等)的患者,常伴有咯血和呼吸急促。其疼痛性质典型地被描述为胸部紧压感伴有或随后发生胸膜炎性胸痛,即该侧胸部尖锐疼痛,呼吸或咳嗽使之加重。X线胸片、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描可明确诊断。
 
(2)自发性气胸及纵隔气肿二者的胸痛均突然发生,前者胸痛位于胸部的侧面,后者位于胸部中央,均伴有急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可明确诊断。
 
3.胆绞痛
 
此病常突然发病,疼痛剧烈且常呈固定性,持续2~4小时,然后可自行消失,在发作间期无任何症状。一般在右上腹最重,但也可位于上腹部或心前区。这种不适症状常放射到肩胛骨,可沿着肋缘放射到背部,偶尔放射到肩部,提示横膈受刺激。常有恶心、呕吐,但疼痛与进餐的关系不确定;此病常有消化不良、腹部胀气、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病史,但这些症状也常见于一般人群,特异性不强。超声显像对诊断胆石是准确的,且可了解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以及是否有胆管扩张。口服胆囊造影术未能显示胆囊充盈,提示胆囊无功能。
 
4.神经、肌肉和骨骼的原因
 
(1)颈脊神经根炎可表现为恒久疼痛,有时导致感觉障碍。疼痛可能与颈部活动有关,如同肩关节活动引起滑囊炎的疼痛发作一样。手指沿背面加压,有皮肤过敏区,可疑及胸脊神经根炎。有时,颈肋压迫臂肩神经丛可产生酷似心绞痛样疼痛。体检时通过活动也可发现肩关节炎症和(或)肩部韧带钙化、颈椎病、酷似心绞痛的肌肉骨骼疾病、肩峰下的滑囊炎及肋软骨炎等。
 
(2)胸肋综合征又称Tietze综合征。其疼痛局限在肋软骨和肋胸骨关节肿胀处,有压痛。临床表现典型的Tietze综合征不常见,而肋软骨炎引起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的压痛(不伴肿胀)相对多见。检查时,肋软骨连接处的压痛是常有的临床体征。治疗肋软骨炎通常采用消除疑虑和抗炎药物。
 
(3)带状疱疹在其出疹前期可出现胸痛,严重时甚至可类似心肌梗死。根据疼痛的持久性、局限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区、皮肤对触摸的极度敏感及特异性疱疹的出现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4)不明原因的胸壁痛和触痛触诊和胸部活动(如弯腰、转身或行走时摆动手臂等)可致胸痛。与心绞痛相反,疼痛可持续几秒或几小时,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立即缓解。一般不需治疗,偶需用水杨酸盐。
 
5.功能或精神性胸痛
 
它是神经循环衰弱症焦虑状态的一种表现。疼痛可位于心尖部,为持续时间达数小时的隐痛,常加重或转变为1~2秒时限的乳腺下尖锐刀刺样痛,多发生在情绪紧张和疲劳时,与运动关系不大,可伴有心前区的压痛。发作时可伴有心悸、过度通气、四肢麻木和刺痛、叹气、头晕、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和情绪不稳或压抑等征象。除镇痛剂外其他药物不能使之缓解,但可被多种形式的干预,如休息、劳力、安定药和安慰剂所减轻。与心肌缺血性疼痛相反,功能性疼痛更易显示出对不同的干预方法产生不同的反应。由于功能性疼痛常发生在过度通气后,后者可引起肌肉张力增高,产生弥漫性胸部紧压感。有些所谓的功能性胸痛其实可能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这在二尖瓣脱垂患者中的胸痛常见。其胸痛的性质在患者之间的变异很大,即可类似典型的心绞痛也可类似前述神经循环衰弱症的胸痛。
 
6.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及血管疾病
 
(1)急性心包炎发病年龄轻,常先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史。其炎症引起的疼痛起病突然、较心绞痛性不适感尖锐,位置偏左而非在胸部正中,常辐射到颈部。疼痛呈持续性且与劳累无关,呼吸、吞咽及扭动身体可使其加重,当患者坐起并前倾时疼痛减轻。听诊有心包摩擦音。借助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2)主动脉疾病当有高血压的患者突然发生持续而严重的疼痛,且放射到背部和腰部时提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可能;胸主动脉瘤的不断扩张可侵蚀脊椎体引起局限而严重的钻孔样疼痛,夜间尤甚;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出现心绞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及超声心动图可资鉴别。
 
(3)重度右室高压二尖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等疾病可产生疼痛。此痛还可出现于肺动脉压低时,如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高压。
 
==预后==
 
  
X综合征中期预后非常好。有心绞痛但CAG正常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很高,明显高于冠脉狭窄的患者,与同龄正常人群的存活率无差别。尽管如此,长期随诊发现左心室功能常常保持正常,但许多患者一直有胸痛,要求服药物治疗。
+
可能的发病机制:
==预防==
 
  
由于患者对胸痛常产生焦虑、恐惧,因此,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有助于缓解症状。适度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也是一项有效的治疗。
+
1.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或[[血管舒张]]储备功能不足 有许多因素,如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等引起小[[冠状动脉病]]理改变,例如内膜[[增生]]及[[内皮细胞]][[变性]],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全,从而使内皮衍生的NO生成减少,血流介导的微血管扩张能力下降,其[[舒张]]储备能力下降,故可引起[[心肌缺血]]。其证据有:①当运动或起搏诱发[[胸痛]]时,[[心肌]]产生[[乳酸]]增多,ECG有缺血性改变,UCG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心肌灌注异常,LVEF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冠脉阻力降低及其[[血流量]]增多的能力减退;②病人对[[血管收缩]]刺激产生的小冠脉收缩反应增加,而对冠脉内注射[[罂粟碱]]的[[扩张血管]]作用减弱。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
2.对交感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交感神经占优势的交感迷走失平衡可引起[[X综合征]]。例如,做心导管检查时,部分X综合征病人通常对心内器械操作异常敏感,直接刺激[[左心房]]及输注[[生理盐水]]就引起典型的胸痛。
  
[http://www.zk120.com/ji/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
3.痛觉异常[[过敏]] 有些X综合征病人并无心肌缺血的证据,其不适可能是[[痛觉过敏]]。胸痛的感受是由[[动脉]]伸展、心率、心律的改变或[[心脏]]收缩力的改变刺激所引起的,当疼痛[[阈值]]降低即可引起所谓的过敏性心脏[[症状]]。
 +
==X综合征的症状==
 +
1.主要[[症状]] [[X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既可表现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又可表现为非典型胸痛,既可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持久的静息型胸痛。对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胸痛持续时间可长达1~2h之久,相当一部分病人诱发体力活动的[[阈值]]不恒定,可于凌晨痛醒,也有些病人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闷痛。
  
[http://www.zk120.com/an/search?qe=x%E7%BB%BC%E5%90%88%E5%BE%81 名老中医谈x综合征]
+
2.其他症状 有一些仅有轻微的或无冠脉[[疾病]]的病人,由于胸痛而过分关心其个人健康,可出现恐慌、[[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占X综合征病人的2/3。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
+
诊断标准: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ECG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胸痛不典型,[[运动试验]]阳性,在心室功能及CAG示冠脉正常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当具有上述各项时,临床上即可确认为X综合征。
 +
==X综合征的诊断==
 +
 
 +
===X综合征的检查化验===
 +
任何[[实验室检查]]结果对[[X综合征]]的诊断几乎无诊断价值,但是可以发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引起[[心绞痛]]的[[继发性]]因素。
 +
 
 +
1.[[血脂]] 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血脂紊乱]]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所有怀疑冠心病的病人都应测定血脂。典型的[[动脉硬化]]的血脂特点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
 
 +
2.[[血糖]] [[葡萄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怀疑冠心病的病人都应检查[[空腹]]血糖,了解有无[[高胰岛素血症]]。
 +
 
 +
[[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
 
 +
1.ECG 无[[胸痛]]发作时ECG大多在正常范围:少数病人可有轻度ST-T改变。胸痛发作时ECG可出现[[缺血]]型ST-T改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有时Hoher监测也可发现有心肌缺血的ST-T改变。但也有一些病人典型胸痛发作时未能发现ECG缺血性改变。
 +
 
 +
2.UCG 休息时UCG检查一般正常,负荷诱发心绞痛时可见[[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异常,但[[双嘧达莫]]负荷UCG却不能发现整体或节段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征象,而在[[心外膜]]大[[冠脉病]]变时,其可诱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这点可作X综合征的鉴别线索之一。
 +
 
 +
3.运动[[核素]][[心肌]]灌注扫描 当运动诱发心绞痛时,该检查可发现节段性心肌灌注减低或缺损和[[再分布]]征象。核素[[心室]]造影可显示运动时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异常,EF不增加或降低。
 +
 
 +
4.冠脉造影(CAG) X综合征病人CAG正常或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左心室造影]]未见异常,无心脏扩大或[[心肌肥厚]]征象,左心室[[舒张]]末压一般正常。
 +
===X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
[[X综合征]]应与引起[[胸部]]不适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
 
 +
1.[[食管]]疾病
 +
 
 +
(1)[[反流性食管炎]]: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酸性胃液[[反流]],引起[[食管炎]]症、[[痉挛]],表现为[[胸骨]]后或中上[[腹部]]烧灼性痛,有时可向[[背部]]放射而疑似[[心绞痛]]。但本病常于餐后平卧时发生,服[[抗酸药]]可使之缓解。
 +
 
 +
(2)[[食管裂孔疝]]:常伴胃酸反流,其[[症状]]类似食管炎,常于饱餐后弯腰或平卧时发作,胃肠造影可明确诊断。
 +
 
 +
(3)[[弥漫性食管痉挛]]:也可伴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其引起的[[胸痛]]有多种表现,服用[[硝酸甘油]]有效,[[麦角新碱]]可诱发,故易疑为心绞痛发作,是不典型心绞痛性胸痛的一个常见原因。根据患者有[[反酸]]和[[厌食]]的病史、症状常于进食尤其冷饮时或饭后发生、与劳累无关、发作时有[[吞咽困难]]可与心绞痛相区别。食管镜和[[食管测压]]法可明确诊断。
 +
 
 +
临床上,心绞痛与食管疾病往往同时存在,食管反流能降低心绞痛的[[阈值]],[[食管痉挛]]可由麦角新碱诱发和由硝酸甘油缓解,因而两者的鉴别常存在困难。胸痛表现为“[[烧心]]”,且与体位改变和进食有关,同时伴随吞咽困难是食管[[疼痛]]的特点;食管疼痛较心绞痛更常放射到背部。准确的诊断不仅需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及体检,有时还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
 +
 
 +
2.肺、[[纵隔]]疾病
 +
 
 +
(1)[[肺栓塞]]:其疼痛突然发生并在休息时出现,见于有本病高危因素(如[[心力衰竭]]、[[静脉病]]、手术后等)的病人,常伴有[[咯血]]和[[呼吸急促]]。其疼痛性质典型地被描述为胸部紧压感伴有或随后发生[[胸膜炎]]性胸痛,即该侧胸部尖锐疼痛,[[呼吸]]或[[咳嗽]]使之加重。[[X线]]胸片、[[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描可明确诊断。
 +
 
 +
(2)[[自发性气胸]]及[[纵隔气肿]]:二者的胸痛均突然发生,前者胸痛位于胸部的侧面,后者位于胸部中央,均伴有[[急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可明确诊断。
 +
 
 +
3.[[胆绞痛]] 此病常突然发病,疼痛剧烈且常呈固定性,持续2~4h,然后可自行消失,在发作间期无任何症状。一般它在右上腹最重,但也可位于[[上腹]]部或心前区。这种不适症状常放射到[[肩胛骨]],可沿着[[肋缘]]放射到背部,偶尔放射到肩部,提示[[横膈]]受刺激。常有[[恶心]]、[[呕吐]],但疼痛与进餐的关系不确定;此病常有[[消化不良]]、腹部胀气、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病史,但这些症状也常见于一般人群,特异性不强。[[超声显像]]对诊断[[胆石]]是准确的,且可了解[[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以及是否有胆管扩张。[[口服胆囊造影]]术未能显示胆囊充盈,提示胆囊无功能。
 +
 
 +
4.[[神经]]、[[肌肉]]和[[骨骼]]的原因
 +
 
 +
(1)颈[[脊神经根炎]]:它可表现为恒久疼痛,有时导致[[感觉障碍]]。疼痛可能与[[颈部]]活动有关,如同[[肩关节]]活动引起[[滑囊炎]]的疼痛发作一样。[[手指]]沿背面加压,有[[皮肤过敏]]区,可疑及胸脊神经根炎。有时,[[颈肋]]压迫臂肩[[神经丛]]可产生酷似心绞痛样疼痛。体检时通过活动也可发现肩关节[[炎症]]和(或)肩部[[韧带钙化]]、[[颈椎病]]、酷似心绞痛的肌肉骨骼疾病、[[肩峰]]下的滑囊炎及[[肋软骨炎]]等。
 +
 
 +
(2)胸肋[[综合征]]:又称Tietze综合征。其疼痛局限在[[肋软骨]]和肋胸骨关节[[肿胀]]处,有[[压痛]]。[[临床表现]]典型的Tietze综合征不常见,而肋软骨炎引起[[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的压痛(不伴肿胀)相对多见。检查时,肋软骨连接处的压痛是常有的[[临床体征]]。治疗肋软骨炎通常采用消除疑虑和抗炎药物。
 +
 
 +
(3)[[带状疱疹]]:在其出疹前期可出现胸痛,严重时甚至可类似[[心肌梗死]]。根据疼痛的持久性、局限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区、皮肤对触摸的极度敏感及特异性[[疱疹]]的出现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
 
 +
(4)不明原因的胸壁痛和触痛:[[触诊]]和胸部活动(如弯腰、转身或行走时摆动手臂等)可致胸痛。与心绞痛相反,疼痛可持续几秒或几小时,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立即缓解。一般不需治疗,偶需用[[水杨酸盐]]。
 +
 
 +
5.功能或精神性胸痛 它是神经循环衰弱症[[焦虑状态]]的一种表现。疼痛可位于[[心尖]]部,为持续时间达数小时的[[隐痛]],常加重或转变为1~2s时限的[[乳腺]]下尖锐刀刺样痛,多发生在情绪[[紧张]]和[[疲劳]]时,与运动关系不大,可伴有心前区的压痛。发作时可伴有[[心悸]]、[[过度通气]]、[[四肢麻木]]和[[刺痛]]、叹气、[[头晕]]、[[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和情绪不稳或压抑等征象。除镇痛剂外其他药物不能使之缓解,但可被多种形式的干预,如休息、劳力、安定药和安慰剂所减轻。与[[心肌缺血]]性疼痛相反,功能性疼痛更易显示出对不同的干预方法产生不同的反应。由于功能性疼痛常发生在过度通气后,后者可引起肌肉张力增高,产生弥漫性胸部紧压感。有些所谓的功能性胸痛其实可能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这在[[二尖瓣脱垂]]病人中的胸痛常见。其胸痛的性质在病人之间的[[变异]]很大,即可类似典型的心绞痛亦可类似前述神经循环衰弱症的胸痛。
 +
 
 +
6.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及[[血管]]疾病
 +
 
 +
(1)[[急性心包炎]]:发病年龄轻,常先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史。其炎症引起的疼痛起病突然、较心绞痛性不适感尖锐,位置偏左而非在胸部正中,常[[辐射]]到颈部。疼痛呈持续性且与劳累无关,呼吸、[[吞咽]]及扭动身体可使其加重,当病人坐起并前倾时疼痛减轻。[[听诊]]有心包[[摩擦音]]。借助[[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
 
 +
(2)[[主动脉]]疾病:当有[[高血压]]的病人突然发生持续而严重的疼痛,且放射到背部和[[腰部]]时提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可能;[[胸主动脉瘤]]的不断扩张可侵蚀[[脊椎]]体引起局限而严重的钻孔样疼痛,夜间尤甚;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出现心绞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及[[超声心动图]]可资鉴别。
 +
 
 +
(3)重度右室[[高压]]:[[二尖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等疾病可产生疼痛。此痛还可出现于[[肺动脉压]]低时,如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高压。目前认为此种疼痛是由于心排量受限,在收缩期因右室高压使冠脉血流减少、右室耗氧增加,引起[[心肌]]灌注不良所致。因此,胸部不适可由心脏[[缺血]]所致。由于这种痛可自行缓解,多持续数分钟,故对硝酸甘油的反应难以评价。若疼痛由活动引起且能被硝酸甘油预防,则疼痛很可能因[[冠心病]]所致。许多[[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在运动时或运动后的心电图上出现ST段移位。
 +
 
 +
(4)[[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胸痛:心绞痛或类似心绞痛的胸痛伴冠脉造影正常的综合征常被称为X综合征,需与冠心病所引起的典型[[缺血性心脏病]]区别。其病因尚不清楚,其中一部分患者有真正的心肌缺血,表现为运动或快速起搏时心肌产生乳酸盐增多。
 +
 
 +
研究证明,许多X综合征患者有[[微血管]]和(或)[[内皮]][[功能障碍]],临床上其胸痛可与心肌缺血同时存在。但另有一部分患者在临床上却找不到任何心肌缺血的证据,这部分患者常有行为、精神异常或食管功能失常(表现为在其食管内注入[[盐酸]]可致疼痛再次发作),说明胸痛症状可完全是非心源性的。现在认为,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胸痛可起因于多种异常情况:由于微血管功能障碍而产生[[局部缺血]]引起的胸痛,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无局部缺血的胸部不适可是[[痛觉过敏]];胸痛的感受是[[动脉]]伸展、心率、心律的改变或心脏收缩力的改变刺激心脏引起的;[[交感神经]]占优势的交感迷走失平衡可引起X综合征。做心导管检查时,部分X综合征患者通常对心内器械操作异常敏感,直接刺激[[右心房]]及输注[[生理盐水]]就可引起典型的胸痛。有些患者也可同时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痛觉过敏。所谓X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管的[[病理学]]改变是不一致的:部分患者的小冠状动脉有内膜增厚或有粥样[[硬化]]斑块,而有些患者的冠状动脉完全正常。
 +
 
 +
有胸痛而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人多见于绝经期前的妇女,大多数的胸痛症状不典型,胸痛可由劳累诱发,但促发痛的阈值变化很大,有时疼痛非常剧烈。本病可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有恐慌、[[焦虑]]或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有的病人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临床查体多无异常发现。部分病人胸痛时心电图上可有非特异性ST-T波异常。近20%的患者有[[运动试验]]阳性。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可发现部分病人有心肌灌注异常,但它与缺损范围、运动试验阳性程度和运动[[耐量]]无一致的相关性。
 +
 
 +
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绞痛的患者相比,X综合征的预后通常很好,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别。
 +
 
 +
对临床上有缺血证据的患者可使用[[硝酸]]酯及β-受体阻滞药治疗,但实际的治疗效果常不理想。硝酸酯不能提高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甚至可使有些患者的运动耐量减退。[[钙拮抗药]]可减弱有些病人胸痛发作的频度及严重程度,并可提高其运动耐量。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力寻找胸痛的非心脏原因。对有胃-食管反流及食管功能障碍者,治疗这些疾病对缓解症状有效。对那些无缺[[血证]]据和(或)那些对抗缺血治疗无反应者,除可提供一般支持治疗外,耐心向病人解释本病的良好预后,使其安心,也是治疗上的重要环节。
 +
==X综合征的护理==
 +
有研究发现因[[心绞痛]]而行冠脉造影中,有10%-20%的患者没有器质性冠脉狭窄或[[痉挛]]。有人将这类冠脉造影正常而[[运动试验]]阳性又无其它[[心脏病]]证据的心绞痛称为[[X综合征]],亦有人建议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X综合征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
 +
==X综合征吃什么好?==
 +
[[食疗]]方:
 +
 
 +
1.组成:鸡蛋1 个、米醋60 克、[[红糖]]适量。用法:生鸡蛋打入碗中,加米醋、红糖调匀服用。每天1~2 次,连服数天。主治:[[气滞血瘀]]型[[心绞痛]],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细涩。
 +
 
 +
2.组成:[[蜂蜜]]适量。用法:水调[[顿服]]1 碗,或加少量[[姜汁]]顿服。主治:[[卒心痛]]。
 +
 
 +
3.组成:[[田七]]药物牙膏、白酒适量。用法:每次取牙膏20 克调酒内服。主治:卒心痛。
 +
 
 +
4.组成:葱5 根。用法:捣烂,匙送入喉,灌以[[麻油]]100 毫升,但得下咽即苏。主治:卒急[[心痛]],[[牙关紧闭]],诸药不效。
 +
 
 +
5.[[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盐调味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
 
 +
6.粳米100克煮粥,半熟时加入薤白10-20克,同煮熟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胸闷不适或心绞痛,[[慢性肠炎]]菌痢等症。
 +
 
 +
患者适合吃什么?
 +
 
 +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
 +
 
 +
宜多食辛温宣化、通气[[活血]]之品,如葱、蒜、[[香菜]]、[[杏仁]]霜、红萝卜、[[大枣]]、[[韭菜]]、酒等。
 +
 
 +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
 
 +
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胀气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
 +
 
 +
忌肥腻类食物,如肥肉、海鲜等。
 +
 
 +
<span>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span lang="EN-US"></span></span>
 +
==参看==
 +
*[[心血管内科疾病]]
 +
 
 +
[[分类:心血管内科疾病]]
 +
{{zk120}}

2017年3月27日 (一) 18:14的最新版本

X综合征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或心绞痛样不适的症状,活动平板ECG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的证据,而CAG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X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由于患者对胸痛常产生焦虑恐惧,因此,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有助于缓解症状。适度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也是一项有效的治疗。

X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传统医学中的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作用的中草药,有缓解心绞痛作用。

X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1.治疗目的 首先要消除病人的疑虑,然后是迅速缓解症状,症状持续是常见的,因此许多病人不能返回工作岗位,而CAG示冠脉正常本身即可消除病人的疑虑。在一项研究中,病人得知冠脉正常后,既减少住院次数,又缩短因心脏原因住院的天数。

2.治疗方法 X综合征无特殊的治疗。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钙拮抗药及β受体阻滞药等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疗效不恒定。对一些病人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但对另一些病人则可能疗效不显著。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均可有效地减少胸部不适的数目,而硝酸酯有益作用仅在一半的病人被发现。X综合征病人舌下含化硝酸酯不能提高运动耐量,而且有些病人的运动耐量反而可能降低;而钙拮抗药可减少有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的频度和严重程度,并提高运动耐量,β受体阻滞药的效果不如用于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时显著,提示降低心肌氧需量不是预防或代偿血管运动异常的有效措施。

另外,使用α肾上腺受体阻滞药似乎是一种合理的治疗,但小规模试验的结果仍不一致;抗抑郁剂丙米嗪(imipramine,50mg/d)可有效地减少胸痛频度50%,绝经后妇女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可减弱正常冠脉对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内皮依赖冠脉扩张,有一项研究证明此项激素可减少胸痛发作频度50%。

因此,首先要向病人解释本病的中期预后相当好,消除其顾虑,然后用长效硝酸酯治疗。若病人还有症状,应该开始用钙拮抗药或β受体阻滞药,最后可用丙米嗪50mg/d。若经过上述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要排除胸痛其他原因,尤其是食管运动异常。

本病中期预后非常好。CASS登记报道具有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及LVEF>0.50的病人的7年存活率为96%,而那些CAG示轻度异常管腔狭窄<50%的病人的7年存活率为92%。这些病人即使有吸烟或高血压史,运动所致心肌缺血也不会增加病死率,因此其预后良好。

有心绞痛但CAG正常的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很高,明显高于冠脉狭窄的病人,与同龄正常人群的存活率无差别。尽管如此,长期随诊发现左心室功能常常保持正常,但许多病人一直有胸痛,要求服药物治疗。

X综合征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最常提出的有下列3种假设:由于NO的生成减少所致的内皮依赖性冠脉扩张受损、对交感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和运动介导的冠脉收缩。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病人有疼痛敏感性增高和痛觉异常。

(二)发病机制

可能的发病机制:

1.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血管舒张储备功能不足 有许多因素,如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引起小冠状动脉病理改变,例如内膜增生内皮细胞变性,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全,从而使内皮衍生的NO生成减少,血流介导的微血管扩张能力下降,其舒张储备能力下降,故可引起心肌缺血。其证据有:①当运动或起搏诱发胸痛时,心肌产生乳酸增多,ECG有缺血性改变,UCG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心肌灌注异常,LVEF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冠脉阻力降低及其血流量增多的能力减退;②病人对血管收缩刺激产生的小冠脉收缩反应增加,而对冠脉内注射罂粟碱扩张血管作用减弱。

2.对交感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交感神经占优势的交感迷走失平衡可引起X综合征。例如,做心导管检查时,部分X综合征病人通常对心内器械操作异常敏感,直接刺激左心房及输注生理盐水就引起典型的胸痛。

3.痛觉异常过敏 有些X综合征病人并无心肌缺血的证据,其不适可能是痛觉过敏。胸痛的感受是由动脉伸展、心率、心律的改变或心脏收缩力的改变刺激所引起的,当疼痛阈值降低即可引起所谓的过敏性心脏症状

X综合征的症状

1.主要症状 X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既可表现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又可表现为非典型胸痛,既可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持久的静息型胸痛。对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胸痛持续时间可长达1~2h之久,相当一部分病人诱发体力活动的阈值不恒定,可于凌晨痛醒,也有些病人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闷痛。

2.其他症状 有一些仅有轻微的或无冠脉疾病的病人,由于胸痛而过分关心其个人健康,可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占X综合征病人的2/3。

诊断标准: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ECG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胸痛不典型,运动试验阳性,在心室功能及CAG示冠脉正常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当具有上述各项时,临床上即可确认为X综合征。

X综合征的诊断

X综合征的检查化验

任何实验室检查结果对X综合征的诊断几乎无诊断价值,但是可以发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引起心绞痛继发性因素。

1.血脂 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血脂紊乱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所有怀疑冠心病的病人都应测定血脂。典型的动脉硬化的血脂特点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2.血糖 葡萄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怀疑冠心病的病人都应检查空腹血糖,了解有无高胰岛素血症

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1.ECG 无胸痛发作时ECG大多在正常范围:少数病人可有轻度ST-T改变。胸痛发作时ECG可出现缺血型ST-T改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有时Hoher监测也可发现有心肌缺血的ST-T改变。但也有一些病人典型胸痛发作时未能发现ECG缺血性改变。

2.UCG 休息时UCG检查一般正常,负荷诱发心绞痛时可见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异常,但双嘧达莫负荷UCG却不能发现整体或节段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征象,而在心外膜冠脉病变时,其可诱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这点可作X综合征的鉴别线索之一。

3.运动核素心肌灌注扫描 当运动诱发心绞痛时,该检查可发现节段性心肌灌注减低或缺损和再分布征象。核素心室造影可显示运动时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功能异常,EF不增加或降低。

4.冠脉造影(CAG) X综合征病人CAG正常或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左心室造影未见异常,无心脏扩大或心肌肥厚征象,左心室舒张末压一般正常。

X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X综合征应与引起胸部不适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1.食管疾病

(1)反流性食管炎: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酸性胃液反流,引起食管炎症、痉挛,表现为胸骨后或中上腹部烧灼性痛,有时可向背部放射而疑似心绞痛。但本病常于餐后平卧时发生,服抗酸药可使之缓解。

(2)食管裂孔疝:常伴胃酸反流,其症状类似食管炎,常于饱餐后弯腰或平卧时发作,胃肠造影可明确诊断。

(3)弥漫性食管痉挛:也可伴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其引起的胸痛有多种表现,服用硝酸甘油有效,麦角新碱可诱发,故易疑为心绞痛发作,是不典型心绞痛性胸痛的一个常见原因。根据患者有反酸厌食的病史、症状常于进食尤其冷饮时或饭后发生、与劳累无关、发作时有吞咽困难可与心绞痛相区别。食管镜和食管测压法可明确诊断。

临床上,心绞痛与食管疾病往往同时存在,食管反流能降低心绞痛的阈值食管痉挛可由麦角新碱诱发和由硝酸甘油缓解,因而两者的鉴别常存在困难。胸痛表现为“烧心”,且与体位改变和进食有关,同时伴随吞咽困难是食管疼痛的特点;食管疼痛较心绞痛更常放射到背部。准确的诊断不仅需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及体检,有时还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

2.肺、纵隔疾病

(1)肺栓塞:其疼痛突然发生并在休息时出现,见于有本病高危因素(如心力衰竭静脉病、手术后等)的病人,常伴有咯血呼吸急促。其疼痛性质典型地被描述为胸部紧压感伴有或随后发生胸膜炎性胸痛,即该侧胸部尖锐疼痛,呼吸咳嗽使之加重。X线胸片、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描可明确诊断。

(2)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二者的胸痛均突然发生,前者胸痛位于胸部的侧面,后者位于胸部中央,均伴有急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可明确诊断。

3.胆绞痛 此病常突然发病,疼痛剧烈且常呈固定性,持续2~4h,然后可自行消失,在发作间期无任何症状。一般它在右上腹最重,但也可位于上腹部或心前区。这种不适症状常放射到肩胛骨,可沿着肋缘放射到背部,偶尔放射到肩部,提示横膈受刺激。常有恶心呕吐,但疼痛与进餐的关系不确定;此病常有消化不良、腹部胀气、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病史,但这些症状也常见于一般人群,特异性不强。超声显像对诊断胆石是准确的,且可了解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以及是否有胆管扩张。口服胆囊造影术未能显示胆囊充盈,提示胆囊无功能。

4.神经肌肉骨骼的原因

(1)颈脊神经根炎:它可表现为恒久疼痛,有时导致感觉障碍。疼痛可能与颈部活动有关,如同肩关节活动引起滑囊炎的疼痛发作一样。手指沿背面加压,有皮肤过敏区,可疑及胸脊神经根炎。有时,颈肋压迫臂肩神经丛可产生酷似心绞痛样疼痛。体检时通过活动也可发现肩关节炎症和(或)肩部韧带钙化颈椎病、酷似心绞痛的肌肉骨骼疾病、肩峰下的滑囊炎及肋软骨炎等。

(2)胸肋综合征:又称Tietze综合征。其疼痛局限在肋软骨和肋胸骨关节肿胀处,有压痛临床表现典型的Tietze综合征不常见,而肋软骨炎引起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的压痛(不伴肿胀)相对多见。检查时,肋软骨连接处的压痛是常有的临床体征。治疗肋软骨炎通常采用消除疑虑和抗炎药物。

(3)带状疱疹:在其出疹前期可出现胸痛,严重时甚至可类似心肌梗死。根据疼痛的持久性、局限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区、皮肤对触摸的极度敏感及特异性疱疹的出现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4)不明原因的胸壁痛和触痛:触诊和胸部活动(如弯腰、转身或行走时摆动手臂等)可致胸痛。与心绞痛相反,疼痛可持续几秒或几小时,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立即缓解。一般不需治疗,偶需用水杨酸盐

5.功能或精神性胸痛 它是神经循环衰弱症焦虑状态的一种表现。疼痛可位于心尖部,为持续时间达数小时的隐痛,常加重或转变为1~2s时限的乳腺下尖锐刀刺样痛,多发生在情绪紧张疲劳时,与运动关系不大,可伴有心前区的压痛。发作时可伴有心悸过度通气四肢麻木刺痛、叹气、头晕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和情绪不稳或压抑等征象。除镇痛剂外其他药物不能使之缓解,但可被多种形式的干预,如休息、劳力、安定药和安慰剂所减轻。与心肌缺血性疼痛相反,功能性疼痛更易显示出对不同的干预方法产生不同的反应。由于功能性疼痛常发生在过度通气后,后者可引起肌肉张力增高,产生弥漫性胸部紧压感。有些所谓的功能性胸痛其实可能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这在二尖瓣脱垂病人中的胸痛常见。其胸痛的性质在病人之间的变异很大,即可类似典型的心绞痛亦可类似前述神经循环衰弱症的胸痛。

6.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血管疾病

(1)急性心包炎:发病年龄轻,常先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史。其炎症引起的疼痛起病突然、较心绞痛性不适感尖锐,位置偏左而非在胸部正中,常辐射到颈部。疼痛呈持续性且与劳累无关,呼吸、吞咽及扭动身体可使其加重,当病人坐起并前倾时疼痛减轻。听诊有心包摩擦音。借助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2)主动脉疾病:当有高血压的病人突然发生持续而严重的疼痛,且放射到背部和腰部时提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可能;胸主动脉瘤的不断扩张可侵蚀脊椎体引起局限而严重的钻孔样疼痛,夜间尤甚;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出现心绞痛,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可资鉴别。

(3)重度右室高压二尖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疾病可产生疼痛。此痛还可出现于肺动脉压低时,如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高压。目前认为此种疼痛是由于心排量受限,在收缩期因右室高压使冠脉血流减少、右室耗氧增加,引起心肌灌注不良所致。因此,胸部不适可由心脏缺血所致。由于这种痛可自行缓解,多持续数分钟,故对硝酸甘油的反应难以评价。若疼痛由活动引起且能被硝酸甘油预防,则疼痛很可能因冠心病所致。许多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在运动时或运动后的心电图上出现ST段移位。

(4)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胸痛:心绞痛或类似心绞痛的胸痛伴冠脉造影正常的综合征常被称为X综合征,需与冠心病所引起的典型缺血性心脏病区别。其病因尚不清楚,其中一部分患者有真正的心肌缺血,表现为运动或快速起搏时心肌产生乳酸盐增多。

研究证明,许多X综合征患者有微血管和(或)内皮功能障碍,临床上其胸痛可与心肌缺血同时存在。但另有一部分患者在临床上却找不到任何心肌缺血的证据,这部分患者常有行为、精神异常或食管功能失常(表现为在其食管内注入盐酸可致疼痛再次发作),说明胸痛症状可完全是非心源性的。现在认为,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胸痛可起因于多种异常情况:由于微血管功能障碍而产生局部缺血引起的胸痛,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无局部缺血的胸部不适可是痛觉过敏;胸痛的感受是动脉伸展、心率、心律的改变或心脏收缩力的改变刺激心脏引起的;交感神经占优势的交感迷走失平衡可引起X综合征。做心导管检查时,部分X综合征患者通常对心内器械操作异常敏感,直接刺激右心房及输注生理盐水就可引起典型的胸痛。有些患者也可同时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痛觉过敏。所谓X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管的病理学改变是不一致的:部分患者的小冠状动脉有内膜增厚或有粥样硬化斑块,而有些患者的冠状动脉完全正常。

有胸痛而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人多见于绝经期前的妇女,大多数的胸痛症状不典型,胸痛可由劳累诱发,但促发痛的阈值变化很大,有时疼痛非常剧烈。本病可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有恐慌、焦虑或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有的病人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临床查体多无异常发现。部分病人胸痛时心电图上可有非特异性ST-T波异常。近20%的患者有运动试验阳性。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可发现部分病人有心肌灌注异常,但它与缺损范围、运动试验阳性程度和运动耐量无一致的相关性。

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绞痛的患者相比,X综合征的预后通常很好,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别。

对临床上有缺血证据的患者可使用硝酸酯及β-受体阻滞药治疗,但实际的治疗效果常不理想。硝酸酯不能提高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甚至可使有些患者的运动耐量减退。钙拮抗药可减弱有些病人胸痛发作的频度及严重程度,并可提高其运动耐量。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力寻找胸痛的非心脏原因。对有胃-食管反流及食管功能障碍者,治疗这些疾病对缓解症状有效。对那些无缺血证据和(或)那些对抗缺血治疗无反应者,除可提供一般支持治疗外,耐心向病人解释本病的良好预后,使其安心,也是治疗上的重要环节。

X综合征的护理

有研究发现因心绞痛而行冠脉造影中,有10%-20%的患者没有器质性冠脉狭窄或痉挛。有人将这类冠脉造影正常而运动试验阳性又无其它心脏病证据的心绞痛称为X综合征,亦有人建议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X综合征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

X综合征吃什么好?

食疗方:

1.组成:鸡蛋1 个、米醋60 克、红糖适量。用法:生鸡蛋打入碗中,加米醋、红糖调匀服用。每天1~2 次,连服数天。主治:气滞血瘀心绞痛,舌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弦或细涩。

2.组成:蜂蜜适量。用法:水调顿服1 碗,或加少量姜汁顿服。主治:卒心痛

3.组成:田七药物牙膏、白酒适量。用法:每次取牙膏20 克调酒内服。主治:卒心痛。

4.组成:葱5 根。用法:捣烂,匙送入喉,灌以麻油100 毫升,但得下咽即苏。主治:卒急心痛牙关紧闭,诸药不效。

5.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盐调味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6.粳米100克煮粥,半熟时加入薤白10-20克,同煮熟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胸闷不适或心绞痛,慢性肠炎菌痢等症。

患者适合吃什么?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

宜多食辛温宣化、通气活血之品,如葱、蒜、香菜杏仁霜、红萝卜、大枣韭菜、酒等。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胀气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

忌肥腻类食物,如肥肉、海鲜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X综合征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X综合征》经典原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