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儿童阶段的不同时期,小儿的形体精神、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养育保健、疾病防治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了儿科工作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儿童阶段再按年龄分为若干时期。儿童生命活动的开始,起于阴阳两精相合而形成的胚胎c新生命产生之后,就不断生长发育,直至成年。

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有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是早期的妇儿科方书。《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的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伤寒杂病论》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已有儿科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小儿气鬲病,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小儿下利病。《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小儿医学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

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医学教育,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该书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积极的小儿护养观。将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详论儿科病因证候255候。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首列“少小婴孺方”2卷,收录儿科用方3m余首,将儿科病分为9门,论其理法方药。

相传至今的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流行于唐末宋初,提出婴幼儿体届纯阳的观点,论述小儿脉法及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北宋钱乙,字仲阳,对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被誉为“儿科之圣”。钱乙的主要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编集于《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该书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钱乙从儿科特点出发,在四诊应用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都有较详明的论述。《小儿药证直诀》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捉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等,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力法。他制订儿科治则治法,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又注意柔润清养,补运兼施,攻不伤正。他善于化裁古方,根据儿科特点创制新方,制剂以成约为主,切合临床应用。

北宋时期,天花、麻疹等时病流行,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总结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为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40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著作。南宋时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对儿科各类疾病厂-泛收录论述,包括多种先天性疾病。书中明确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因破伤而患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提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子按脐烧炙脐带,再以封脐散裹敷,是当时预防脐风的较好方法。

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沦》《小儿病源方论》,他力们固养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寒而产生的逆证,他擅用温补托毒救急。陈文中主温补,与钱乙、董汲重寒凉,两者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为儿科疾病辨证论治提供了全面的依据和丰富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金元四大家各有特长,在儿科方面也各有贡献。刘完素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主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视凋理脾胃。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

元代曾世荣编著《活幼口议》《活幼心书》。曾氏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较早的集中论述。他议证论候翔实,对多种儿科常见病证候分类治法均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如归纳惊风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均沿用至今。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善采众长,著《保婴撮要》。薛氏发扬五脏辨证学说,每篇首引钱乙辨证论治纲目,继陈张元素五脏相关之阐述,旁征博引,演绎成篇。他们重视脾、肾二脏,治脾宗陈文中而偏温,治肾既宗钱乙养元阴滋生化源,又效陈文中温元阳阴中求阳。《保婴撮要》论小儿各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其中论及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达70种以上,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施,对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著儿科专著《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片玉心书》等。他就不同阶段的儿童,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

在朱震亨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他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凋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明代还有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病的药、方。鲁伯.嗣《婴童百问》,详究儿科病源与证治,论述平达,切合实用,,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集众书之长,又参以己见,容广博。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认为“有诸内而形诸外”,可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是清朝廷组织编写的儿科专书,条理分明,立论精当,适用于临床和教学。吴灿《济婴撮要》十七卷,搜集了多种儿科著作撮其精要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足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合并症的辨证与治疗。王清任《医林改错》汜载厂作者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阐发活血化瘀治法,介绍了该法在紫癜风、疳证、小儿痞块等病证中的应用。

陈复正是清代儿科名家,著《幼幼集成》。他倡导指纹诊法,概括了指纹诊的方法和辨证纲领。《幼幼集成》除采用脏腑辨证外,更重视八纲辨证在儿科的应用,陈氏创制厂集成八方,沿用古方,还大量收录各类简便方,使该书更具实用价值。

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他鲜明地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酌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论小儿温病,六气病因,三焦分证,治病求本,与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相辅相成。

明清寸期,天花、麻疹等时病流行,儿科在产;生大量痘、麻专著的同时,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载有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盛行各地。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一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随着西医传人我国,儿科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中就在传统四诊之外,引人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便路等的变化。民同时期儿科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寻求古训,融会新知,救治了大批患儿。例如,在治疗重症热病时,徐小圃擅用温阳药物回阳救逆,奚咏裳善取寒凉药物清热保津,就是这一时期外感病寒、温两大学派的杰出代表。

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发展我国传统医学的政策支持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进步的学术氛围中,中医儿科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和高等教育,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上生教育,八十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90年代又开始进行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这种现代的完整教育体系,不仅为中医儿科界输送了大批人才,而且使中医儿科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学科发展的保证。

建闷以来,整理出版了历代儿科名著,发掘了一大批对临床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可贵资料。就中医儿科学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学术争鸣,认识渐趋一致。儿科诊法应用,丰富了传统四诊内容,在四诊客观化如色诊定量、舌诊微观化、闻诊声音分析、脉图分析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而月。尝试把利用血液化学、超声影像等现代技术方法取得的微观辨证资料,与应用传统四诊手段取得的宏观辨证资料相结合,发展了儿科辨证学。

在预防医学方面,我国古代养胎护胎的经验得到总结推广,对促进优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孕妇服药,预防新生儿胎黄、胎怯等的发病,取得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对体弱儿童辨证给药,调整体质,增强脏腑生理功能,减低,厂反复呼吸道感染儿和脾胃虚弱儿的发病率,延长了哮喘、肾病综合征等复发性疾病的缓解期。中药保健药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开发应用,对增强体质,保护易感儿,降低发病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临证医学方面,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和科研方法的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诊疗水平大为提高。应用小儿暑温理论指导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降低了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应用胎怯理论指导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提高了生长发育速度,增强了体质,降低了死亡率。对哮喘、肺炎喘嗽、泄泻、癫痫、胎黄等儿科常见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厌食、儿童多动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辨证论治总结出了规律;对肾病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急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新生儿硬肿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取得成果。一批儿科新剂型药物,如口服液、注射液等投入临床使用。在临床科研中引进了实验手段,通过临床检验、动物实验,不仅证实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说明了药效学原理,而且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筛选方药、改革剂型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正在向着学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中医儿科学的现代化,就是要建立起一整套源于传统中医儿科,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与各现代科学学科自然衔接、协调发展的全新理论和实践体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科学研究是其必由之路,人才培养是其基础工程。相信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中医儿科学的现代化,将会随着整个中医学的现代化而逐步实现。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学科。儿科基础知识为全书首篇,这一篇中重点介绍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喂养保健知识,儿科诊疗要点等,是全书总纲,可以比喻为学习中医儿科的一把入门钥匙,只有学好这一篇,才能深入理解儿科病证的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规律。小儿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机体特点,因此整个小儿时期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养和防治疾病。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小儿年龄可分为六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到28天)、婴儿期(28天到1周岁)、幼儿期(1~3周岁)、幼童期(3~7周岁)、儿童期(7~12周岁)。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约40周,称之为胎儿期。胎儿在这段时期内依赖母体而生存,孕妇的健康、营养、卫生、精神状态等方面,均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在受孕的前3个月,胎儿的各脏腑器官迅速发育分化,并基本形成,此时孕母若遭受物理、药物、感染、营养等因素影响,可以导致流产、死胎、畸形等。因此保护孕妇,指导孕期卫生,预防感染,保证营养摄人,重视胎儿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医家十分重视胎儿期保健,对此称之为“养胎”、“护胎”、“胎教”,并提出了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用药忌宜、生活起居等许多方面切实可行的措施。当前国际上将孕期28周到出生后7天,称之为围产期,围产期小儿死亡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卫生水平指标之一,要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必须努力改进分娩技术,切实加强胎儿期各项保健措施。

新生儿期从分娩到生后28天称之为新生儿期,此时小儿刚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存。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机体柔嫩,各项生理功能均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生理调节,才能逐步适应生存环境。此时形体增长比较迅速,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每天睡眠时间长达20小时。新生儿体质稚嫩,对许多疾病的防御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容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减轻等,患病之后邪毒容易在体内扩散,导致严重后果。所患疾病大多与胎内、分娩及发育不良有关,如产伤、窒息脐风黄疸、硬脂肿症等。

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由于这个时期小儿以乳食喂养为主,所以又称乳儿期。这个时期生长发育特别迅速,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在此期表现最为明显,在一年时间内,体重较之刚出生时增长3倍,身长也增长了1.5倍,头围、胸围的发育也十分迅速。机体迅速增长需要大量营养物质补充,此期虽以乳食为主,但必须按月增添辅助食品,这样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同时婴儿脾常不足,运化乏力,哺喂不当,又易造成婴儿腹泻积滞腹痛呕吐等脾胃疾病。此期小儿肺脏也很娇嫩,卫外未固,也很易发生感冒、咳嗽。 肺炎喘嗽等病证。在出生6个月后,由母体获得的免疫能力逐渐减弱,若不按期预防接种,则传染病发病率将会急趋上升。此期保健重点为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增加辅食,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

幼儿期从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这一时期小儿体重及身长较以前缓慢,但生理功能日趋完善,乳牙逐渐出齐,语言、动作及思维活动发展迅速。断奶之后由于食物品种转换,脾胃功能又较弱,容易造成吐泻、疳证等。此时户外活动增多,接触传染病的机会增加,如痒腮顿咳水痘丹痧等时行疾病发病率增高,应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对于幼儿,要注意断奶后的喂养,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起居习惯,加强户外活动,促进体格生长。同时还应根据这一时期儿童智能发育的特点,进行早期教育,以开发幼儿的智力。

幼童期从3周岁到7周岁为幼童期,也称学龄前期。这个时期由体格的迅速发育转到神经精神的迅速发育,与成人接触更密切,理解和模仿力增强,语言逐渐丰富,并开始具有不少抽象概念,好奇、好问、好模仿,求知欲较强。此期小儿,应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卫生习惯。幼童期小儿抗病能力增强,肺脾病证发病减少,但由于活动范围增大,又缺乏生活经验,对外界的危险因素没有识别能力,加上远离成人控制,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如外伤、蜇伤、烫伤、触电、车祸、误食药物毒物等,因此必须注意对幼童加强安全教育。此外还应继续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此期水肿痹证哮喘发病增多。并需注意眼睛、口腔的卫生和护理,并积极防治各种寄生虫病。

儿童期从7周岁到12周岁为儿童期,因大多为6~7岁入学,故也称学龄期。此时小儿体格发育稳步增长,大脑思维、分析能力、体力活动均有进一步发展,已能适应学校、社会环境,对各种时行疾病抗病能力增强,疾病的种类及表现已基本接近成人,是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良好时期。儿童期的发病率虽较低,但要注意眼与口腔卫生,预防近视与龋齿,端正坐、立、行、写的姿势。仍应供给丰富的营养,安排有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还应注意加强体格锻炼,提高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儿童期后阶段,女孩多在12岁左右,男孩在13岁左右,正值青春期开始,肾气盛,天癸至,性发育逐渐成熟,体格发育也突然加快,在心理及精神行为方面起了变化,加上近几十年,小儿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已有提早的趋势,因此儿科医师不仅要具备这方面知识,还应及时做好这些年龄儿童的教育与指导。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儿童,要提供充分的食物营养,保证其生长发育需要,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之从生理、心理方面适应这一成熟的关键时期,保障身心健康古代医家对小儿年龄分期说法并不一致,早在《内经》中已有“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的记载,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则提出当以十四岁以下为小儿。对年龄分期划分比较详细的当推明代《寿世保元》,提出:两岁以下为婴儿,三四岁为孩儿,五六岁为小儿,七八岁为龆龀,九岁为童子,十岁为稚子等。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自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尚未成熟状态,随年龄增长,才逐渐趋于完善。这种不成熟状态,年龄越小,表现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中医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归纳起来,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易于发病,易于变化,易于康复。掌握这些特点,对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均有极其重要意义。==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即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均较娇嫩脆弱,其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具体表现为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筋骨未坚,内脏精气不足,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两气均属不足。脏腑娇嫩,虽五脏六腑形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小儿“肺常不足”,指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腠理,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肺之气赖脾散发之精微充养,脾健肺卫则能自固,反之脾虚则肺气亦弱;小儿“脾常不足”,指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气血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饮食稍有不节,便易损伤脾胃而患病;小儿“肾常虚”,指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发、耳、齿等的正常发育与功能,均与肾有关。小儿初生正处生长发育之时,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充盛,此即小儿“肾常虚”的含义。古代医家根据小儿这些机体特殊表现,提出了“稚阴稚阳”的观点,认为小儿机体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而“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活动。故“稚阴稚阳”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主要是指小儿机体如萌土之幼芽,在正确的哺育下,将得到迅速生长。 在这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从体格、智慧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趋向完善和成熟,年龄越小,其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就越快。古代医家观察到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提出了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所谓“纯阳”,指的是阳气兴旺之意,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儿科著作《颅由经》中,首先提出了“孩子三岁以内,呼为纯阳”的说法,生机属阳,阳生则阴长。当然“纯阳”并不等于是“盛阳”,也不是有阳无阴,“纯阳”主要体现小儿机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生理现象,也就是说由于小儿机体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之需求格外迫切,在机体阴长阳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常常表现为阳气的旺盛,而常常相对感到阴液的不足。小儿机体也正是由于这种阳气旺盛的生理过程,才能使小儿以成人无法比拟的生长速度发育成长,犹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 总之,“稚阴稚阳”和“纯阳”两个观点,是用来概括小儿机体生理功能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小儿机体柔弱,阴和阳两气和成人相较均属不足,后者则是指小儿机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干生机蓬勃,往往阴液相对不足,水谷精微需求相对要多而言。两者代表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这也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

病理特点1.易于发病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某些疾病的抗病能力较差,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故外易为六淫之邪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肺脾两脏疾病发病率特别高。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小儿生理上形气未充,经脉未盛,卫外机能未固,故邪气每易由表而入,侵袭于肺,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出现咳嗽、哮喘、肺炎等。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较成人迫切,但又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饥饱无度,均能影响脾胃运化,出现呕吐泄泻等。 2.易于变化 小儿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变化迅速,寒热虚实的变化比成人更为迅速,更显复杂,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若患病之后,调治不当,容易轻病变重,重病转危。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由于小儿机体柔弱,感邪后每易病势嚣张,出现实证。但邪气既盛,则正气易伤,又可迅速转为虚证,或虚实并见。在易寒易热的病理变化方面,其产生和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稚阴未长”,故患病后,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症候群;而“稚阳未充”,机体脆弱,又有容易衰竭的一面,出现寒的症候群。 3.易于康复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处于蒸蒸日上,不断生长的阶段,脏气清灵,活力充沛,患病以后,若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疾病的恢复较为迅速,早晚的变化十分明显。这种易于康复的特点,除了生理上的因素外,和病因单纯,少七情影响等也有关。明代《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说: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取之,则一药可愈。”可谓是对小儿这一病理特点的概括。 近代关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发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中医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方面所阐发的理论观点,基本是吻合的。如在呼吸系统方面,由于小儿鼻腔短小,粘膜血管丰富,没有鼻毛,加上抗体产生较少,故易感染。婴幼儿耳咽管较宽、短而直,鼻咽开口处低,感冒时易并发中耳炎。咽喉淋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达,至成年后又逐渐退化,因此咽峡部炎症常见于年长儿,而婴儿则可发生咽后壁脓肿。喉腔狭小,声带及粘膜薄弱又富于血管,感染后易产生喉头水肿而呼吸困难。同样气管和支气管炎症后粘膜易于肿胀,肺泡弹性欠佳,纤毛运动又差,易被粘痰堵塞。在消化系统方面,小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较松弛,故易呕吐和溢乳。肠管相对较长,有利于消化与吸收,但胃酸及消化液分泌相对较少,消化酶活力较低,故饮食稍有不当,即易引起腹泻。在循环系统方面,除了小儿心尖部位常在第四肋间隙,比成人心尖位置高外,心冠状动脉较宽,吻合支多,毛细血管较成人粗大,血容量占体重的比例高于成人,这些都有利于新陈代谢进行,但患病后失水也较成人多见。在神经系统方面,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受到外界刺激后,易疲劳而进入抑制,因此,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婴幼儿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薄弱,熟睡时易惊跳。又因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易于扩散,因此高热时易出现惊厥。此外,2岁以内小儿肾的位置较低,下端常达髂嵴之下,女孩的尿道很短,接近肛门,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以上这些特征,都是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等生理与病理特点的进一步说明。==病理特点== 小儿自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尚未成熟状态,随年龄增长,才逐渐趋于完善。这种不成熟状态,年龄越小,表现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中医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归纳起来,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易于发病,易于变化,易于康复。掌握这些特点,对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均有极其重要意义。

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即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均较娇嫩脆弱,其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具体表现为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筋骨未坚,内脏精气不足,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两气均属不足。脏腑娇嫩,虽五脏六腑形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小儿“肺常不足”,指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腠理,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肺之气赖脾散发之精微充养,脾健肺卫则能自固,反之脾虚则肺气亦弱;小儿“脾常不足”,指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气血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饮食稍有不节,便易损伤脾胃而患病;小儿“肾常虚”,指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发、耳、齿等的正常发育与功能,均与肾有关。小儿初生正处生长发育之时,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充盛,此即小儿“肾常虚”的含义。古代医家根据小儿这些机体特殊表现,提出了“稚阴稚阳”的观点,认为小儿机体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而“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活动。故“稚阴稚阳”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主要是指小儿机体如萌土之幼芽,在正确的哺育下,将得到迅速生长。 在这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从体格、智慧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趋向完善和成熟,年龄越小,其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就越快。古代医家观察到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提出了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所谓“纯阳”,指的是阳气兴旺之意,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儿科著作《颅由经》中,首先提出了“孩子三岁以内,呼为纯阳”的说法,生机属阳,阳生则阴长。当然“纯阳”并不等于是“盛阳”,也不是有阳无阴,“纯阳”主要体现小儿机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生理现象,也就是说由于小儿机体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之需求格外迫切,在机体阴长阳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常常表现为阳气的旺盛,而常常相对感到阴液的不足。小儿机体也正是由于这种阳气旺盛的生理过程,才能使小儿以成人无法比拟的生长速度发育成长,犹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 总之,“稚阴稚阳”和“纯阳”两个观点,是用来概括小儿机体生理功能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小儿机体柔弱,阴和阳两气和成人相较均属不足,后者则是指小儿机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干生机蓬勃,往往阴液相对不足,水谷精微需求相对要多而言。两者代表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这也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

病理特点1.易于发病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某些疾病的抗病能力较差,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故外易为六淫之邪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肺脾两脏疾病发病率特别高。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小儿生理上形气未充,经脉未盛,卫外机能未固,故邪气每易由表而入,侵袭于肺,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出现咳嗽哮喘肺炎等。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较成人迫切,但又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饥饱无度,均能影响脾胃运化,出现呕吐、泄泻等。 2.易于变化 小儿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变化迅速,寒热虚实的变化比成人更为迅速,更显复杂,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若患病之后,调治不当,容易轻病变重,重病转危。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由于小儿机体柔弱,感邪后每易病势嚣张,出现实证。但邪气既盛,则正气易伤,又可迅速转为虚证,或虚实并见。在易寒易热的病理变化方面,其产生和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稚阴未长”,故患病后,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症候群;而“稚阳未充”,机体脆弱,又有容易衰竭的一面,出现寒的症候群。 3.易于康复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处于蒸蒸日上,不断生长的阶段,脏气清灵,活力充沛,患病以后,若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疾病的恢复较为迅速,早晚的变化十分明显。这种易于康复的特点,除了生理上的因素外,和病因单纯,少七情影响等也有关。明代《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说: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取之,则一药可愈。”可谓是对小儿这一病理特点的概括。 近代关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发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中医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方面所阐发的理论观点,基本是吻合的。如在呼吸系统方面,由于小儿鼻腔短小,粘膜血管丰富,没有鼻毛,加上抗体产生较少,故易感染。婴幼儿耳咽管较宽、短而直,鼻咽开口处低,感冒时易并发中耳炎。咽喉淋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达,至成年后又逐渐退化,因此咽峡部炎症常见于年长儿,而婴儿则可发生咽后壁脓肿。喉腔狭小,声带及粘膜薄弱又富于血管,感染后易产生喉头水肿而呼吸困难。同样气管和支气管炎症后粘膜易于肿胀,肺泡弹性欠佳,纤毛运动又差,易被粘痰堵塞。在消化系统方面,小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较松弛,故易呕吐和溢乳。肠管相对较长,有利于消化与吸收,但胃酸及消化液分泌相对较少,消化酶活力较低,故饮食稍有不当,即易引起腹泻。 在循环系统方面,除了小儿心尖部位常在第四肋间隙,比成人心尖位置高外,心冠状动脉较宽,吻合支多,毛细血管较成人粗大,血容量占体重的比例高于成人,这些都有利于新陈代谢进行,但患病后失水也较成人多见。在神经系统方面,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受到外界刺激后,易疲劳而进入抑制,因此,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婴幼儿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薄弱,熟睡时易惊跳。又因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易于扩散,因此高热时易出现惊厥。此外,2岁以内小儿肾的位置较低,下端常达髂嵴之下,女孩的尿道很短,接近肛门,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以上这些特征,都是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等生理与病理特点的进一步说明。==中药用量==

小儿内治用药要点 要及时、正确和谨慎 小儿生理特点之一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之体,在病理上发热容易,变化迅速,寒热虚实转化很快,稍不注意,即可轻病变重,重病转危,因此小儿患病后,必须争取时间,及时治疗,不能拖延。 在用药时要查明病因,辨明疾病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了解脏腑功能失调的程度,只有掌握了辨证施治的规律,才能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药,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只要及时、正确用药,往往见效甚速。若用药稍有不当,也极其容易损害脏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剧变。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特别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小儿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还应谨慎。谨慎用药,不仅是为了用药对证,即使对证,在用量和用药时间上,也要十分注意,用量过大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轻则呕吐泛恶,重则可以出现各种药物反应,如生大黄会引起暴泻,乌头会影响心脏功能,山豆根会引起剧烈呕吐等。用药时间长短,要考虑到患儿本身体质状况,尤其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中药,更应辨明体质情况,如素体阴虚,但需服用药性温热的中药治疗某些疾病,则必须控制热性药物用药时间,并加强对症状观察,或在温热药中加入一定量养阴药物,防止进一步损伤阴津。 要中病即止 这是小儿内治用药另一特点,小儿机体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对中西药物的反应均十分灵敏,应用时必须根据患儿个体特点与疾病轻重,区别对待,不能干篇一律,特别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应用时更须审慎。苦寒的中药会削伐生发之气,如果用时过长可使人之正气受损,脾胃受伤,常可出现头晕乏力,气短自汗,纳食呆滞,甚者呕吐泄泻,时时腹部冷痛等;辛热的中药足以耗损真阴,损伤津血,轻者出现“上火”症状,如咽燥干痛,口渴欲饮,鼻部出血,大便于结,眼鼻发干等,重者可出现头晕失眠,口渴欲饮,入夜盗汗,午后潮热,小便短赤等;攻伐之剂用之不当会引起患儿气阴亏损,或导致呕吐、泄泻不止,出现气虚液脱,造成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因此小儿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谨慎,还必须中病即止。如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出现高热不退,汗不出,用辛凉解表、苦寒解毒药治疗。一般用2~3天,高热一退,方中发散与苦寒药品,就应减少,一般再用药l~2天就可停药。再如治疗小儿积滞、疳证,常用消食导滞之品,当患儿因食滞内停,用消导药后腹胀消失,大便通畅,舌腻化净,胃纳即可好转,此为食滞已消的表现,如果错认为这些消食导滞药可用来开胃口,而继续长期服下去,将适得其反,不仅胃纳又会转呆,还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及脾虚气弱的症状。 要抓住疾病本质对证治疗 在治疗小儿疾病过程中,要针对主要病因进行用药治疗,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用四诊手段,收集辨证资料,全面了解疾病的形成原因,分析清楚发病的机制,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投以对证的药物。如婴儿腹泻,可由湿热、伤食、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虚实寒热相去甚远,因此必须详加辨证,循因追源。如果是湿热引起的,当用清热利湿的方药,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伤食引起的,当用消食导滞的方药,如消乳丸、保和丸;而脾虚引起的,当用健脾止泻的方药,如参苓白术散等。这样对疾病的证治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中医常强调“治疗必求其本”,这个“本”就是指疾病的主要矛盾。当然有时根据矛盾转化的具体情况,也要灵活对待,如疳证小儿,是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需健脾补气为主,但染上感冒,就应先予清热解表,把感冒治好后再去调理,这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也有些疾病虽然疗程长,但不能间断治疗,如白血病有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标”,白血病是“本”,这时治疗必需“标本兼治”,方能奏效。 用药需顾及小儿体内真气 小儿如草木之方萌,气质嫩弱,又生机旺盛。治疗疾病,必须注意扶助小儿体内真气,用药不可妄加攻伐。所谓小儿体内真气,既有阳气,也有阴津,就脏腑而言,还涉及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维护小儿真气,是促使疾病好转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味攻伐,不顾体内真气,那么耗气、伤阴、损阳、散血等不必要的损害均可产生,原发疾病就不易痊愈。因此攻邪务必不能伤正,明显体虚有邪的病儿,如体虚小儿感冒,就应在发散之中辅以扶正,参苏饮就是治疗这类感冒的典型方剂。即使是健康的小儿患了感冒,也不可大剂量运用发散中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稍不注意,即可引起气阴耗伤。另外,对于虚弱之证使用补法时,也要注意补而不滞,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峻补过度极易导致气机壅滞,脾胃功能受损,出现纳呆、腹胀、呕恶、胸闷等,这样反而损伤了脾胃,影响运化功能,克代了小儿体内真气。由此联系到小儿平素服用补药,用以调补身体,也必需注意勿多服药,勿乱服药。药为补偏救弊之品,皆有偏性,元代医家朱丹溪就说:“虽参、芪之辈,为性亦偏”,故小儿无病不可多服补药,有病不可乱投药物。为达到保健目的,药补不如食补,平时注意饮食调理,同样可以使小儿身体健康。 重视小儿病后调理 小儿在患病后,尤其是一些急性感染性病,常会出现一系列虚亏的症状,其中以气虚或气阴两亏最多,也可以表现为气血两虚或气阳不足者。以脏腑所属分析,以肺虚、啤虚、肾虚为主。如呼吸道疾病痊愈后,常可出现肺虚,如乏力低热,面白气短,动则多汗等,这时应补肺养阴,服用一段时间参脉饮;消化道疾病痊愈后,常可出现脾虚气弱,如纳果食少,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自汗盗汗等,这时可服用玉屏风散、香砂六子丸健脾补气;泌尿道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后,常可出现肾虚,如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小便清长,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夜寐不宁等,此时应用六味地黄丸培补肾气。 以上仅举例说明,小儿病后还可出现心虚肝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均需具体分析。小儿病后调理,中医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因为不仅小儿生长发育,全赖脾胃化生精微充养,而且疾病的恢复,也有赖于脾胃气盛,运化有力,才能保证正气充沛,御邪祛邪。小儿五脏性能表现,即“脾常不足”,故在小儿病后调理,应处处顾及脾胃,脾健胃和,体力才能迅速得以恢复。调理脾胃,贵在健运,而不在壅补和消导。 运用中药新剂型 临床治疗,中药煎剂应用最广,其优点在于能随症加减,充分体现辨证施治的精神,煎剂服后在体内吸收也较快,往往能迅速到达病处,但对于重急病儿,煎剂缓不济急,加上小儿服药困难,故治疗时应注意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冲剂、糖浆剂、片剂、栓剂,尤其是中药针剂,都不断研制出新的品种,给儿科临床治疗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疗效。如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的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滴注,效果十分明显,再如治疗高热惊厥的清开灵注射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鱼腥草注射剂,治疗感冒高热的复方柴胡注射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茵栀黄注射剂等,在中医儿科临床上,均应推广使用。

中药用量及煎服方法中药用量 小儿中药用量,与成人有别,在临床处方用量时,不能简单地把成人的用量用于小儿,必须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等方面,采用合理的用量。由于小儿用药一般均中病即止,用药时间较短,加上给服时药物多有浪费,所以小儿中药用量按年龄较成人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的中药,更是如此。但对辛热苦寒、攻代及药性较猛烈的药物,在使用时对其用量必须严格按比例用量。为方便临床上计算方便,可按成人中药一般用量为准,进行折算:如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成人一般用量,可按《方剂学》所制订的标准,但决非最大用量,更不是医生的个人经验用量,如黄芪、太子参、白术等为9克,麻黄、细辛等为3克等。以黄芪为例,成人用9克,新生儿在处方中用1.5克,婴儿用3~4.5克,幼儿及幼童用6~9克,学龄期儿童用9克。 在具体计算用量时,还须注意几点: 1.疾病轻重不同,用量应有所变化 以上比例用量用于门诊和病情不十分危重的病例。若重急病儿,中药用量可随病情需要,增大用量,如治暑温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抽搐,对清热解毒的中药如生石膏、板蓝根、紫草、连翘等,均需用大剂量才能奏效,此时可能超过成人剂量,但对挽救生命会起到重要作用。 2.处方中药味多少不同,用量也有一定变化药味特别少的处方,只要不是攻伐和有毒性中药,用量可稍为增大。如补虚用的处方,仅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每味用量可增加1/4~l/3;再如早产的新生儿,机体功能较低,常用单味别直参3~4.5克煎服,其用量已超出比例用量2~4倍。若药味较多的处方,主药不减,辅助药可适当减小。 3.严格控制药性猛烈中药用量 有两类中药要严格控制用量。一类是药性偏热、偏寒,或有引起吐泻作用的药物,除了要慎用外,一旦进入处方,原则上按上列比例用量,但要加强观察,中病即止。另一类是剧药和有毒的中药,这类药物有专门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小儿应避免使用,特殊病例需应用时,也应从最小量开始,视病情变化再考虑适当增加,一旦病势已减,即应停止。 4.草药用量可以偏大 草药用量,在1岁以内婴儿应谨慎,一般用成人常用量的1/3~工/2,如蒲公英、鸭跖草成人用30克,婴儿用9~15克;1~3岁幼儿,一般用成人的1/2~2/3量;3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常用量。 5其他中药剂型可按比例用量 丸剂、片剂、散剂,也可按上述比例用量,但要注意药性是否猛烈,还应视具体药物对小儿的作用和影响而定。如果中成药有具体的用法说明,那末可按说明给药。

煎服方法治疗小儿疾病,中药汤剂是主要剂型,只有掌握好正确的煎服方法,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否则既浪费药量,又因煎法不合理,会明显影响疗效,甚至延误病情,丧失治疗时机。 1. 小儿中药煎法 煎煮小儿汤剂。在煎煮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方面,与成人煎法有区别。在煎煮前,应将中药用清水清洗一下,洗去泥土与杂质,然后再用清水浸泡半至卫小时,让中药浸透。但在炎热夏季,中药只能浸泡半小时。煎药开始用旺火,煮开后改用小火。如果属治感冒的中药,再煮10~15分钟;而属调补的中药应再煮30~40分钟;而其他性质中药,如健脾、化湿理气活血止咳祛痰等处方,可掌握在20~30分钟间。由于小儿吃的药量比成人少,一般只需煎一汁,不需像成人那样煎头汁、二汁,煎出的药量多少,可根据儿童年龄大小来决定:新生儿吃的汤剂,一日量只需煎到50毫升左右;婴儿为60~100毫升;幼儿及幼童为150~200毫升;而学龄期儿童则应煎到250毫升。以上为常规煎药量,根据病情,也可有一些变化,需灵活掌握,如病毒性感冒商热持续不退,用疏散表邪、清热解毒的中药是很有效的,但服药量不能拘于以上的数量,可以煎得多一些,分3~4次服用。而素体脾胃虚弱的小儿,若患病后需服用中药汤剂,煎的药量可浓缩一些,较上列数量减少 1/3左右,以免引起恶心呕吐。 2.小儿中药喂服方法 给小儿喂服中药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由于患儿不懂服药的重要性,除年长儿外,多数小儿不会自觉服药,由于中药汤剂苦涩,还会出现拒服或服后呕吐等。因此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是很重要的。小儿服用中药,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服药次数。新病、急病要多煎一些药量,分几次服;而慢性病、调理病一日二次服药。不管急病还是慢性病,小儿一日服中药汤剂的次数不得少于2次。如肺炎等急病,每日中药应服3~4次;而哮喘这类过敏性疾病,则应根据其发作规律服药,若发于夜间者,下午服药1次,临睡前再服1次,若发于清晨者,隔夜把中药煎好,清晨发作前服1次,次日白天再服2次,而昼夜持续发作,一日内服药次数不得少于3次。小儿服中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给婴幼儿喂药,更需耐心,可以先喂几口药,吃少许甜食,慢慢再喂,每次喂药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一杯汤药全部吃下。 对拒服的小儿,可固定其头手,用金属汤匙将药液送入口中,使之自然吞下。汤药中可加适量调味品,如白糖蜂蜜冰糖橘子汁等,如果脾虚的小儿,容易大便稀薄,不能加蜂蜜,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加入后一定要再煮沸几分钟,以杀灭白糖中的杂菌和螨虫。 如果处方中有较多苦寒中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山桅陈胆星等,可用适量增加方中甘草用量的办法来减轻苦味,以利服用。中药丸剂、片剂,不能吞服,可研成细末,用温开水调服。中药散剂,如山药粉等,数量较多,可调在米汤、豆浆中加调味品服用。 此外还要注意服药的时间与药温。服药时间一般以饭前或饭后2个小时为宜,不要与吃饭时间过于接近。凡调补用的丸剂和冬天吃的膏滋药,放在清晨空腹及临睡前服用,这些药的药味不苦,或带有甜味,服后不会出现呕恶,空腹服有利药物吸收,有增强补益的作用。驱虫的中药,应空腹服用,有利于驱虫排虫。而消食导滞的中药,宜放在饭后服用,有利于消化开胃。汤药一般应温服或温凉服,发表药为了发挥发汗解表功效,应趁热服下,有时还可在药后吃些热粥,以助发散。壮热邪实或阴虚潮热者,中药可以凉服。如属中药与西药同用,二者必须分开服用,不能在同一时间内服下。 婴幼儿服药最不易合作,常造成拒服,或入口后不肯咽下,或往外吐出,因此喂药时可将患儿抱起,取半卧位,但喂药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喂服,防止口腔粘膜或齿龈受损出血。不要捏鼻灌药,以防药液呛人气管或引起窒息。喂药后将患儿抱起名轻拍击其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学龄期儿童均能自己服药,但要加强督促,防止他们将药倒掉。对重危病儿,神识昏迷,若用中药应鼻饲给药。丸剂、片剂研碎后放在温开水中易有沉淀而阻塞鼻饲管,可用米汤调匀后注入,注入时宜缓慢,注入后需用温开水冲鼻饲管,防止堵塞。

儿科常用内治法疏风解表法 小儿肌肤嫩薄,腠理不密,卫外功能不固,最易感受外邪侵袭而发病,邪毒郁于肌表,与正气相争,可出现高热、恶风或无汗等。运用疏风解表的方法,通过发汗疏邪,使部于肌表的邪毒从汗而解。疏风解表法主要用于外感表证,一般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辛温解表用于风寒表证,常用荆防败毒散、麻黄汤、葱鼓汤等,发汗较强的药物为麻黄配桂枝,羌活、苏叶次之,而荆防较弱;辛凉解表用于风热表证,常用有桑菊饮、银翘散等,桑菊饮主要用于发热轻而咳嗽较重之证,银翘散则主要用于发热重而咳嗽较轻之证。 止咳平喘法 小儿五脏性能表现,肺脏娇嫩,而肺主皮毛,最易感邪郁于肺经,邪郁化热,炼津为痰,痰阻肺络,肺失宣肃而咳喘。常见病证有哮喘、肺

炎喘嗽等。哮喘有寒热之分,寒痰内伏常为风寒之邪束于肺经所致,可用温肺散寒、止咳平喘方法治疗,小青龙汤、三拗汤为常用方;而热痰内蕴常为风热之邪犯肺,或寒郁化热所致,需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定喘汤为常用方。肺炎喘嗽也有寒热之分,但其病机以肺气闭塞为主,故在运用止咳平喘法时,需顾及开宣肺气。 清热解毒法 主要适用干邪热炽盛的实热证。清热可分为甘寒清热、苦寒清热、苦寒泄热、咸寒清热等,应按邪热在表、在里、属气、属血、入脏、入腑等辨证用药。当病邪由表入里而表邪未尽解时,可用桅子鼓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解毒透邪;证属阳明里热者,可用白虎汤清热生津为主;湿热化火或湿热留恋,可用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清热解毒化湿;温热之邪入于营血,发为神昏、斑疹,可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清热解毒凉血;当肝胆火旺时,则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清热解毒泻火。

凉血止血法 主要用于有出血的证候,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紫癜等。血证主要由于血热妄行,血不循经引起,但小儿血证常同时可有气虚、阴虚、脾虚等,致使病情复杂多变,故在凉血止血方药中可配合补气、养阴、健脾药物同用。常用凉血止血方剂有犀角地黄汤玉女煎、清营汤、化斑汤等。单味有效止血中药,如参三七、白及、仙鹤草,以及中成药云南白药等,也可配合在凉血止血方中同用,加强止血效果。

安蛔驱由法 小儿时期最易接触不洁之物,往往沾染虫卵,带入口中造成感染。安蛔驱虫法主要适用于蛔虫病,蛔虫病在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且有多种并发症可出现。其次蛲虫、综虫等也需及时驱虫治疗。蛔虫常见的并发症为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发生这些并发症,若用猛烈的驱虫药,反而造成虫体躁扰,加重病情,此时应先安蛔缓痛为主,方用乌梅丸等,待病势缓和后,再予驱蛔。驱除肠道寄生虫病,如驱除蛔虫,常用追虫丸、下虫丸等,单味药使君子、苦棟根皮均为有效的驱蛔药;驱蛲虫常用使君子与大黄,并配合百部煎剂灌肠;驱绦虫常用南瓜子、摈榔。

消食导滞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调,乳食内滞之证,如婴儿腹泻、积滞、疳证、厌食症等。小儿脾胃薄弱,容易为乳食所伤,若饮食不节,恣食无度,则脾胃运化失职,轻则呕吐泄泻,厌食腹痛,重则为积为疳,影响生长发育。常用消食导滞方剂如保和九、消乳丸枳实导滞丸等,单味药鸡内金、麦芽、山楂、六曲、莱菔子均有消食导滞功效。如麦芽能消乳食积滞,山植能消肉食油腻,六曲善化谷食积滞,莱菔子能消麦面之积,鸡内金则能消各种食积,还有开胃作用。在运用消食导滞法时,又常加入健脾、理气、清热的药物,提高疗效,维护脾胃。

镇惊开窍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抽搐、惊痛之证,如高热惊厥、癫痛暑温证、暴受惊恐等。小儿脏腑娇嫩,神气怯弱,感受病邪,每易邪热枭张,热极生风,肝风内动而抽搐;或因痰热壅盛,上蒙清窍而致惊痈。小儿暴受惊恐,神志不安,可用朱砂安神九、磁朱丸等安神镇惊;热极生风及辅证所致抽搐,可用羚角钩藤汤等镇惊息风;热入营血,神昏惊厥,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镇惊开窍、清热解毒;痰浊上蒙,神昏抽搐,可用苏合香丸、小儿回春丹等豁痰开窍。运用镇惊息风药除了石决明、磁石、珍珠母等,虫类药也是常用的,如僵蚕全蝎蜈蚣等。

利水消肿法 主要适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而致水肿的患儿。若为湿邪内蕴,脾失健运,水湿泛于肌肤者,则为“阳水”;若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聚为肿,则为“阴水”。常用方剂,若‘“阳水”可用五苓散、五皮饮、越婢加术汤等;而“阴水”可用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等。在利水消肿时,除了运用茯苓、猪苓、车前子等渗湿利小便药外,还视病情,与通阳化气药(如桂枝)、补气药(如黄芪)、健脾药(如白术)、温阳药(如附子)等同用。此外,草药中也有一些有较好消肿利尿作用,如车前草、苡仁根、荠菜花等。

健脾益气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的小儿,如婴儿腹泻、疳证及病后体虚等。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胃功能失调,生化之源不足,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气虚与脾虚关系密切,治气虚多从健脾着手,健脾时多借助补气,故健脾与补气常配合运用。常用方剂,如六味白术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单味淮山药粉调服,有良好的健脾止泻作用。脾虚气弱小川由于运化失职,常出现食欲不振,故常在健脾益气方中佐以砂仁、陈皮、佛手、谷麦芽、鸡内金等理气、消导之品。

培元补肾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解颅、五迟、五软、遗尿、哮喘等。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功能表现为“肾常虚”,肾又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若先天父母精血有亏,或后天护养失宜,病邪缠绵,均可导致肾

气亏损,下无虚弱。小儿初生,肾气未盛,故颅囟未合,牙齿未出,筋骨软弱,肾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充盛,此为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常用补肾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匾肾气丸、参蛤散、左归丸、右归丸等。小儿时期常见肝肾同病,脾肾同病或肺肾同病,治疗时当配合养肝、健脾、补肺之品。

活血化瘀法主要适用于各种血瘀之证,如肺炎、紫癜、癫痈、病毒性心肌炎等。常见口唇青紫,肌肤有瘀斑、瘀点,胸部刺痛,舌质色紫,以及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等。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桃仁承气汤等。基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活血化瘀方中,常辅以行气的药物。

回阳救逆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元阳衰脱所致危重病证。临床可见面色晄白,神疲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此时必须以温补阳气的方药,加以救治。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在病理上不仅发病容易,而且传变迅速,一旦患病,若未能及时治疗,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迅即转为虚证,甚至出现阳气衰脱或阴竭阳脱之危候。常用方剂如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

益气养阴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因体虚或病后造成的气阴亏损。小儿机体柔弱,生长发育迅速,若喂养不当,或因进食不足等,每易引起气阴亏损,出现形瘦。纳少、盗汗、低热、便干、倦怠等。再则,小儿易感外邪,时行疾病发生率高,热病后每易耗气伤阴。故益气养阴法是儿科一个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方剂如生脉散、养胃汤、沙参麦冬汤等。如属心之阴不足,可用炙甘草汤。

燥湿理气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因湿邪阻滞中焦引起的病证。小儿脾胃功能薄弱,湿邪阻滞脾胃,常表现为运化失宜,可见厌食纳呆、胸闷腹胀、大便稀薄、恶心呕吐、四肢倦怠、舌苔厚腻等。常见于泄泻、厌食、积滞、疳证、疰夏等病证。湿为粘腻重浊之邪,当选用芳香、苦温的药物,常用方剂如三仁汤平胃散二陈汤胃苓汤等。

儿科常用外治法熏洗法 这是利用中药的药液及蒸气熏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如麻疹发疹初期,为了达到透疹的目的,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水后,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蒸发,使空气湿润,体表亦能接触药气,有利透疹。患肾病综合征的小儿,浮肿较甚,可用河白草煎汤熏洗躯体,有发汗消肿的作用。患荨麻疹时,常用香樟木、葎草、苍耳草等煎汤熏洗,有止痒退疹的功效。涂敷法这是用新鲜的中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法,如选用鲜马齿苋、鲜乌蔹梅、鲜芙蓉叶、鲜丝瓜叶等,捣烂外敷腮部,治疗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有加速腮肿消退的作用。再如用白芥子粉,加等量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用纱布包好后,在清晨敷于背部脊柱两侧,用以治疗肺炎恢复期湿啰音吸收不好者。小儿时期盗汗为常见病证,内治效果不显,可用五倍子研粉后,用醋调成糊状,临睡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盖住固定,有固摄止汗的效果。 敷贴法 这是用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将某些芳香走窜的药物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如用丁香、肉桂、麝香等药粉,撒于普通膏药上坝G于脐部,用以治疗婴儿慢性腹泻,起温中止泻,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再如夏季三伏天哮喘穴位敷贴法,每一伏敷贴1~2次,共3~6次,连用3年,临床疗效显著,有减轻和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常用的处方为《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中所载,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粉用生姜汁调制成6只药饼,饼中放少许麝香(或丁香),敷于肺俞、膏盲、百劳穴上,也可用电离于导入法,缩短敷贴时间,加强透入的力度。 罨包法 这是用药物置于局部肌肤,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如饮食不节,食积于内,或积滞证时,出现腹胀腹满,暧腐酸臭,时有呕恶,舌苔厚腻,可用皮硝包扎于脐部,即可使内积之食滞消去,此法在民间运用已久。再如慢性泄泻,用大蒜适量,捣烂后包扎于脚底心和脐部,有温经止泻的作用。易高热惊厥的婴幼儿,可用山桅末、桃仁泥、面粉、鸡蛋清调匀,罨包于足心,有减少减轻发生的作用。热熨法 这是将药物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种外治法。如治疗寒性腹痛,阵阵发作,得温较舒,遇冷加重者,可用食盐炒热后,用布包后熨腹部,可有温中止痛的功效。再如尿闭时,可用生葱、食盐一起炒热,用布包后熨少腹部,有通利小便的功效。也有用生锈铁屑,与川乌、草乌、羌活、独活、桂枝等中药细末拌和,加人适量食醋,干湿适当,装入布袋,发热后熨于患处,治疗风湿痹证。也可用当归研成粗末,炒热后用布包,或布包后蒸热,熨脐腹部,用以治疗腹痛、疝气、肠痉挛等。 漱回法 用药液漱口,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的一种疗法。小儿口腔粘膜柔嫩,易于破损引起口腔炎症,或因心脾胃积热上熏,导致发生鹅口疮、口疮、口穈等,在运用内治服药时,常须配合外治法,在涂吹口药之前,漱口消毒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用银花、甘草煎汤,或野菊花、一枝黄花煎汤漱口治疗口疮、口糜;用野蔷该花露漱洗口腔,治疗鹅口疮。选用银花、菊花、竹叶、鱼腥草、一枝黄花、生甘草等煎水漱口,对健康小儿,也有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作用。如一枝黄花液,目前已成为中医口腔护理常规消毒液之一。 吹日法 主要用来治疗口腔粘膜和咽部疾病。口腔粘膜疾病有鹅口疮、疱疹性日炎和急性球菌性口炎等,后两种口腔炎中医称口疮和口糜。治疗口腔炎,除辨证服用中药汤剂外,还需配合吹口药外治,以加速疮面痊愈。目前临床上用治口疮的吹口药,有锡类散、珠黄散、冰硼散、青黛散等。这些吹口药中,因多数含有冰片、薄荷之类芳香的中药,涂在创面上,清凉舒适,能减轻局部疼痛。目疮病情较轻,仅有少许溃疡,只需选用冰硼散或珠黄散;若溃烂较重,或连一片,并有全身症状,可用青黛散、锡类散,溃烂好转,再改用珠黄散。若咽喉肿痛,可用冰硼散喉症散。 吹鼻和滴耳法 吹鼻法是用药末吹人鼻孔,刺激鼻腔达到喷嚏目的之治法。如运用通关散吹鼻取嚏,以治鼻塞不通,昏厥不醒等。吹鼻法还应用于治疗鼻部疾患,如用苍耳子、辛夷花研细末,每次少许吹鼻内,以治鼻窦炎等。滴耳法是用药液滴入耳内以治耳部疾患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鲜虎耳草或鲜地锦草,捣烂取计滴耳,或大蒜头适量,去皮捣烂加冷开水少许,绞取液汁滴耳,以治中耳炎等。 蒸汽及雾化吸人法 这是用蒸汽吸入器或超声雾化器,使水蒸汽或中药药液的气雾由病儿口鼻吸入的一种疗法。蒸汽吸入法为用水汽吸入,主要起湿润咽喉粘膜的作用,可使痰粘变稀而易咯出,也可使喉部水肿减轻,常用于麻疹和喉炎。超声雾化时,用水或加用一些芳香中药煎液,如藿香佩兰薄荷荆芥等,常用于感冒,若要用此法治肺炎、哮喘、支气管炎测将辨证后所用内服药物中的一些主药,煎液过滤后,供雾化吸入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滴直径仅3~6μm,约80%~90%可达各级支气管和肺泡,效果较好。 拔罐疗法 以竹罐为工具拔罐,治疗小儿疾病较为安全。此法是利用燃料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皮肤郁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所用竹罐口径一般为4~5厘米,每次5分钟左右。此法能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有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适用于肺炎、腹痛、哮喘、遗尿、风湿病等。婴儿皮肤娇嫩,不适用此法。抽搐、皮肤过敏、水肿、皮肤感染、有出血倾向者,均属禁忌。取罐时以食指按压罐边皮肤,将竹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即脱落。

儿科四诊

望诊的基本内容望、闻、问、切,通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相互配合。但由于小儿有其生理与病理特点,生长发育和病情反应均不同于成人,且婴儿不会语言表达,较大年龄的小儿虽能言语,亦往往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象气息,给诊断造成困难,所以历代儿科医家都很重视望诊,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儿科望诊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等。

望神色指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儿科望诊通过对小儿目光、神态、表情、动态、语言、反应等方面综合观察,才能了解五脏精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凡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调匀,反应敏捷,均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无病的表现,或虽有病,也多轻而易愈。如果神情呆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二目无神,面色晦暗,呼吸不匀,均为有病的表现。正常小儿的面色,不论肤色如何,均应红润而有光泽。有些小儿虽皮肤较白,但白里透红,说明气血调和。 面部望诊以五色推测病情变化,所谓五色指红、青、黄、白、黑,又称五色诊。 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面白有浮肿为阳虚水泛,常见于肾病综合征;面白无华,唇色淡白,多为血虚,见于小儿贫血;面色惨白,四肢厥冷,多为阳气暴脱,可见于休克。 面呈黄色,多为虚证或有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为脾胃功能失调,常见于积滞、疳证;面黄无华,并有白斑,常为肠寄生虫病;面色鲜黄,为湿热内蕴的阳黄,常见于急性肝炎和某些胆道疾患;面色黄而晦暗,为寒湿阻滞之阴黄,常见于阻塞性黄疽。新生儿一周内面目俱黄,能自行消退,为生理性胎黄,不屑病态。 面呈红色,多属热证。面红目赤,咽痛红肿,为外感风热;午后颧红,潮热唇赤测为阴虚内热,可见于小儿肺结核。新生儿面色嫩红,为正常肤色,不屑病态。

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面色青白并见,愁眉苦脸,为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常见于惊风和癫痫发作之际;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瘀阻,如重症肺炎和心力衰竭。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惊痫,或内有水湿停饮。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为阴寒里证;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呕吐,可为药物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惨暗为肾气衰绝,不论新病久病,皆属危重。若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 此外还有将面部五个部位与五脏结合,作为推断病情轻重的一种方法。这五个部位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额上属心,鼻属脾,颏属肾。以右腮为例,与肺有关,秋季该部皮色微白者为无病,皮色很白则肺有病,若右腮出现深红色是病重,因为白是肺的本色,肺属金,而红色为火,五行中火是克金的,所以病重。当然这种观察与推测的方法也不是绝对的,仅供临诊时参考。

望形态形是指形体,态是指动态。小儿形体望诊包括头囱、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检查时应按顺序进行。头方发少,囱门迟闭,下肢挛曲,可见于佝偻病;头大颌缩,前囱宽大用良珠下垂,见于脑积水;腹部膨大,肢体瘦弱,额上青筋显现,多为营养不良(疳证)。“发为血之余”,若毛发枯黄,或发竖稀疏,或容易脱落,均为体虚血亏的表现。指甲菲薄,苍白质脆,为营血虚亏,见于重度贫血;指甲色紫,或呈杵状,为心阳不足,气滞血瘀,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等。在动态望诊时,如见小儿喜伏卧者,常为乳食内积;者,多为腹痛;喜侧卧者,多为胸胁疼痛; 若仰卧少动,双目无神,多为久病、重病,体质已虚。 颈项强直,肢体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概属惊风;若翻滚不安,呼叫哭吵,两手捧腹,多为急性腹痛;若端坐喘急,或哮鸣痰声,为哮喘症。 审苗窍 苗窍是指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两阴。1.察舌 正常小儿舌体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舌质淡白为气血虚亏;舌质红降,为邪入营血;舌红无苔,为阴虚津少;舌质发紫,为气血瘀滞;舌有红刺,为邪热亢盛。舌苔色白为寒,舌苔白腻为寒湿内滞;舌苔色黄为热;黄腻为湿热内蕴;热病苔剥,为已伤阴;舌苦花剥,状如地图,属胃之气阴不足。 2.察日 眼睑结膜色淡,为血虚,如小儿贫血; 巩膜色黄,属湿热蕴遏之黄疽症,如急性肝炎;眼睑浮肿,为水湿上泛,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图案内陷,哭而无泪,见于脱水时,两目上窜,为惊风发作之征。 3.察鼻 鼻塞流清涕,为感冒风寒;鼻流黄涕,为感冒风热;鼻衄为肺经有热,或血热妄行,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孔干燥,为肺津已伤或外感燥邪; 鼻翼煽动为肺气闭塞,如小儿肺炎。 4.察口 察口应仔细观察口唇的颜色、润燥和外形等变化。唇色淡白属气血虚亏;唇色青紫为寒证及瘀证;唇色樱红,为暴泻气阴两伤;口唇干燥为伤津之征。察齿及齿龈,齿为骨之余,齿龈属胃,齿龈红肿,属胃火上冲;牙齿迟出,为肾气不足,如佝偻病; 新生儿牙龈有白色斑块,影响吮乳,称“板牙”。咽为肺胃之通道,咽红发热,为风热外感;咽红乳蛾肿大,为风热外感或肺胃火炎,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痛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为白喉之征。口内溃疡为急性口腔炎;满口白屑,见于鹅口疮。 5.察耳及两阴 耳内疼痛流脓,为肝胆火旺,如中耳炎;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见于流行性腮腺炎。 阴囊时肿时复,啼哭肿甚,为腹股沟斜疝;阴囊阴茎肿胀,常为肾病的表现。婴儿肛门潮湿红痛,为尿布皮炎;肛周抓破,常为烧虫病肛痒所致;大便坚硬带鲜血为肛裂;便后直肠脱出,属中气虚亏,见于脱肛。 辨斑疹 凡形态大小不一,一般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称之为“斑”;凡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褪色,称之为“疹”。斑和疹每见于小儿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小儿杂病可见于紫癜等症。按形态还有细疹胞疹、风团、白瘖等不同名称。所谓细疹,指疹子细小如麻粒,如风疹、猩红热的皮疹;所谓疱疹,指形态大小不一,高出皮面,中含液体,如水痘;所谓风团,指皮肤出现局限性水肿,如云团样,此起彼伏,抓痕明显,如荨麻疹; 而白痞,又称白痱、汗疹,为细小隆起含浆液的白色疱疹,白瘖多见于伤寒(湿温)或其他热性病长期发热出汗后。

望两便除新生儿及较小乳儿的大便较稀薄外,正常小儿的大便应色黄而干湿适中。大便燥结,为内有实热或阴虚内热;大便稀薄,夹有白色凝块,为内伤乳食;大便稀薄,色黄秽臭,为湿热积滞,见于细菌性痢疾。若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吵,须防肠套叠。小便黄赤短涩,为湿热下注;小便色浑如米泔水,为饮食失调,消化不佳;小便色红,或呈茶褐色,是血尿之征;小便深黄,是湿热内蕴,属黄疽之征。

察指纹察指也叫看虎口三关,即观察小儿食指挠侧浅静脉,是用来辨别3岁以内小儿疾病的病因与性质,以及估计疾病预后的一种辅助诊法。从食指掌桡侧(虎口)的第一节开始,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正常小儿的指纹,应红黄相兼,隐隐不显露于风关以上,若发生疾病,则指纹的浮沉、色泽、部位等每有变化,《幼幼集成》用“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四句歌诀作了高度概括。浮主表,沉主里,疾病在表,指纹浮而显露,病邪在里测沉而不易显露;红主寒,紫主热,指纹色鲜红为外感风寒,淡红为虚寒,暗紫色为邪热郁滞,紫黑色为热邪深重,证属危重;淡主虚,滞为实,“滞”指指纹涩滞,推之不畅之意,色谈为气血不足,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指纹郁滞,常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三关指风、气、命三关,指纹现于风关,是病邪初入,证尚轻浅,达于气关,为疾病进一步深入加重,而到达命关,甚至透关射甲(现于指甲内),说明疾病已十分危重。看指纹一定要在光线明亮之处,医生还可以用手指从患儿命关向风关轻轻推下,反复几次,使指纹容易显露。指纹诊法,古代医家是对3岁以下小儿,可替代切脉的一种诊法,因此同样也不能单纯用指纹决定疾病的性质,当与其他诊法得到的资料一起分析,方能得出正确结论。小儿进行望诊时,要具备光线明亮这一观察条件,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尤其观察面部气色、苗窍及皮肤斑疹,更应遵循这一要求,方能获得正确资料。望诊时应按顺序进行,先从整体望诊开始,对小儿的神色与形态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再进行分部望诊。望诊要细致、耐心,不能粗糙马虎,要防止漏掉已出现的体征,如看斑疹,就必需观察躯体各部分皮肤,包括眼与口腔粘膜也要检查,不能光看一处皮肤就下结论。有些望诊内容,对年龄小的孩子,会引起不合作,如观察眼睛、口腔、咽喉等,可以灵活地放在四诊项目完成后再进行。==闻诊内容==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听声音方面,包括啼哭声语言声咳嗽声呼吸声;嗅气味则包括小儿的口中气味、大小便气味、呕吐物气味等。

啼哭声啼哭也是小儿的一种“语言”,当小儿身体不适或有痛楚时就会啼哭。正常小儿哭声,应该洪亮而长,并有眼泪。当婴儿因为饥饿、口渴、针刺、虫咬、困睡或尿布潮湿,均能引起不适而啼哭,当需要得到满足或痛苦解除,哭声也就停止了。乳儿因饥饿引起的哭声多绵长无力,口作吮乳之状;腹痛引起的啼哭声音尖锐,忽缓忽急,时作时止;若啼哭声尖锐阵作,伴呕吐及果酱样大便,需考虑肠套叠;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为喉头水肿所致。总之小儿哭声以洪亮壮厉为实证,哭声微细而弱为虚证。哭声清亮和顺为佳,哭声尖锐或细弱无力为重。

语言声已能讲话的小儿,语言声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正常小儿语言以清晰响亮为佳。语声低弱,为气虚肺弱的表现;呻吟不休,多为身有不适;高声呼叫,常为剧痛所致;谵语狂言,为邪热入营,常见于温热病过程中;语言重浊,常因外感风寒;语声嘶哑,多为咽喉和声带疾患。

咳嗽咳嗽以声音畅利,痰易咯出为轻。咳声清扬而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咳声重浊,痰稠色黄,为外感风热;干咳无疾,多属肺燥,或为咽炎所致;咳嗽阵作,并有回声,常为百日咳;咳声嘶哑,如犬吠声,常见于喉炎或喉白喉。一般情况下,实证咳声高亢,虚证咳声低弱,有痰时咳声重浊,无疾时咳声干涩。 正常小儿呼吸均匀平和,快慢适中。 由于肺司呼吸,肾主纳气,故呼吸声异常常反映肺肾的病变。小儿肺脏娇嫩,呼吸道疾病较多。若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痰邪壅肺,如哮喘证;呼吸急促,,每见肺炎喘嗽;呼吸窘迫,面青不咳,常为呼吸道阻塞;呼吸低弱,双吸气如哭泣声,为肺气将绝,如呼吸衰竭时。此外,婴儿呼吸不畅,用日呼吸,常为鼻塞或鼻垢阻塞鼻腔,后者湿润后轻轻挑去,即可畅利。

口中气味口气秽臭,多为胃热所致,或为口疮、牙疳所致;暧气酸腐,多为伤食;口气腥臭,多见于血证,如齿龈出血;口内腥味,兼,常见于肺脓肿;口气如烂苹果味,为酸中毒表现;口有酮臭,为尿毒症。

大小便气味大便臭秽,是湿热积滞;大便酸臭而稀,多为伤食;下利清谷,无明显臭气,为脾肾两虚。小便短赤,气味臊臭,多为湿热下注;小便清长少具,为脾肾虚寒之证。 在闻诊时需掌握声音属性的规律,如声静属寒,声噪属热,声低属虚,声高属实。啼哭除疾病因素外,还应注意排除口渴、饥饿、针刺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以上所列为闻诊中常用的检查项目,此外还应注意对呕吐物、痰液、汗液的观察,并排除食用某些食物引起的特殊气味,以免误辨。

问诊内容

问诊是通过向病儿或其家长、亲属、保育员询问患儿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但婴幼儿言语未通,年龄较大小儿也往往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家长等人反映的病情也不一定全面,因此对问诊所收集到的材料,必需详加分析,方能应用。问诊的基本内容与成人相似,《景岳全书》中提出的十问,同样适用于儿科,此外《医学三字经》中还提出儿科要询问麻疹等传染病史,也很重要。 问寒热小儿发热一般早晨稍低,午后夜间较高。发热怕冷无汗,为外感风寒;发热怕风而有汗,为外感风热;持续发热不怕冷,为邪热入里;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发热连续,热势鸥张,舌苔厚腻,为湿热内蕴;夏季高热久久不退,无汗多尿,为暑热症;傍晚或午后低热,常伴盗汗,可见于小儿结核病;小儿怕冷,纳呆神疲,多为里寒或阳虚之证。

问汗白天汗出较多,稍动即出,称为“自汗”,是气虚卫外不固的表现;若夜间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是阴虚或气阴两虚;汗出如油,淋漓不止,是亡阳虚脱,多见于休克;汗出热不解,在热病为邪气由表入里的征象。小儿肌肤嫩薄,腾理不密,易于汗出,入睡之后,阳气升发,常头额部微汗,此不屑病态。

问头身问头身是指询问患儿头身各部位痛痒不适和活动情况,一般较大年龄小儿可主诉头痛、头晕、身痛、发痒等不适,而婴幼儿只能啼哭或抓抱不适部位。头痛发热恶寒,为外感风寒;头痛呕吐,高热抽搐,为邪热入营,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头部眩晕,一般见于高热、贫血;发热肢体疼痛,常为感冒或风湿病的表现。此外,一些发疹性疾病和皮肤病每有皮肤抓痒,如麻疹水痘猩红热寻麻疹等。

问二便问二便是指询问患儿大小便的数量、性质。颜色以及排便排尿时感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稀薄,为脾不健运,如泄泻;大便次数增多,赤白粘冻,为湿热内滞,如细菌性痢疾;大便秘结,腹部胀痛,多为内有实热或阴虚津亏;大便排虫,伴有腹痛,多见于肠寄生虫症。小便清长,或夜间遗尿,为肾阳虚亏,下元不固;小便频多,搜时疼痛,为湿热下注,如尿路感染;小便刺痛,滴而不尽,或排出沙石,为泌尿道结石。

问饮食指询问纳食和饮水两方面,小儿能按时进食,食量正常而无吐泻,是正常现象。若腹胀满不思乳食,为伤食积滞;腹泻而不思乳食,为脾不健运;少食而便不实,形体消瘦,多见于营养不良(疳证)。渴喜饮冷,则为热证;渴喜饮热,或口不渴,则为寒证;频频引饮,口唇干燥,为胃阴不足津液亏耗

问胸腹胸部胀满而频咳,为风邪束肺,如支气管炎;胸部门窒,哮呜痰呼,为痰阻肺络,如哮喘; 胸痛发热,咳嗽气促,为温邪犯肺,如大叶性肺炎;胸闷心悸,面青气促,为心阳不振,心血瘀滞,见于心力衰竭;腹痛隐隐,以脐周为主,见于蛔虫症;上腹或右胁胀痛,面目俱黄,为湿热黄疸。

问睡眼正常小儿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烦躁少睡,盗汗发稀,可见佝偻病;睡中龄齿,多为蛔虫病;夜间睡眠不宁,肛门抓痒,为蛲虫病。嗜睡和昏睡,在温热病都为邪人心包,或痰蒙清窍所致,是病情危重表现。 在儿科问诊时,还要询问个人史、预防接种史、遗传史,以及患传染病的情况。个人史包括询问生产、喂养;发育等,生产史要问清胎次、产次,是否足月、顺产或难产,有否流产,以及接生方式,出生地点,出生状况,孕期母亲健康与营养。而喂养史问婴儿期喂养方式及辅助食品添加情况,断奶时间及断奶后情况,年长儿饮食习惯、食欲、饮食品种等。发育史包括体格和智力发育,对已入学小儿应了解学习情况,推测智力发育情况。

切诊内容

切诊是医生通过切脉及接触病儿体表一些部位以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包括切脉按诊两部分。

切脉小儿切脉的年龄在《幼幼集成》中提出:“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因此3岁以前小儿可以不采用脉诊,可用察指纹的方法补充脉诊,而3岁以后,切脉比较容易进行,小儿肯与医生合作,不会出现哭吵而影响诊脉。小儿诊脉最好在安静或入睡时进行。由于小儿寸口部位短小,不可能容纳医生三个指头,因此成人切脉用三指,并按寸、关、尺进行,而小儿则采用“一指定三关”的诊脉方法以辨脉象。 “一指定三关”可用两种方法,一是医生用大拇指,另一种是医生用食指进行诊脉,后一种方法对冬季穿长袖棉袄的小儿更为合适。诊脉时间,每手应在二三分钟左右,如果小儿突然哭吵反抗,则应立即结束切脉,因为此时经哭吵脉象已乱,不可能测到正确的脉息。而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根据需要可将切脉时间适当延长,为达到诊脉目的。儿科切脉时医生采用的姿势和方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应拘泥于内科那种将病人手放于脉枕上切脉的方法,只要能轻轻握住病儿小手,医生能迅速将手指压上寸口部位,就为达到目的,故常常采用与病儿讲话交流分散其注意力。 1.正常脉 正常小儿脉象平和从容,并较成人柔软而快。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这是由于小儿动脉弹性好,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之故,即中医所称小儿为纯阳之体,蒸蒸向上,犹旭日之初升。古代没有钟表,当时评定小儿脉息快慢,是用呼吸定脉率,即按医生平和的呼吸定病儿的脉动数,成人的一呼一吸为一息,成人约为一息四至,而小儿则在一息六至左右。要较精确计算小儿脉率,应了解不同年龄正常小儿每分钟心率数。若成人正常呼吸一息计算:新生儿7~8至,1~3岁6~7至,4~7岁约6至,8~13岁约5至,14岁以上脉象与成人基本相同。若以每分钟心率计算:新生儿~1岁160~120次,1~3岁120~100次,3~5岁 110~90次,5~7岁 100~80次,7~12岁90~70次。如果测得脉象较正常快为数脉,不足为迟脉。 2.病脉 小儿病脉较简单,成人较复杂。成人常用到28种之多,这与成人疾病种类明显增多,加上气血阴阳已进入另一代谢水平有关,小儿病情相对较简单,病因单纯,少七情影响有关。小儿病脉一般用浮、沉、迟、数、无力、有力这6种脉象来概括,分别表示疾病属表、里、寒、热、虚、实。脉浮多主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症重脉浮重按消失者为正气已乏,病情危重;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迟脉多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数脉多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有力脉为主实证,无力脉为主虚证。有力、无力只是儿科脉学中用以概括的一种说法,洪脉、滑脉、大脉、弦脉一般均为有力之脉,而细脉、软脉、弱脉、芤脉、儒脉可认为是无力脉。在惊风、肝病、急性腹痛、高血压等病时,可见弦脉,小儿高血压一般为肾性高血压,属继发性,与成人原发高血压不同。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见芤脉,芤脉指如手触葱管,可触及却手指下有空虚感。痰涎壅盛、咳喘、哮喘、伤食积滞等病证,常可出现滑脉。气血不足或湿邪致病,可以出现儒脉。心气受损或心阳不足,可见结、代脉等。由于小儿脉诊时医生是用一个手指接触病儿寸、关、尺三个部分,因此要分出寸、关、尺脉动之不同,是比较困难,但对年龄较大肯合作的孩子,医生测脉的一个手指可以左右稍作翻动,按压寸、关、尺轻重有别,还是能体会出这三个部位脉象的不同,由此可了解脏腑情况,气血阴阳的盛衰。切脉是四诊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是唯一的诊断手段,单凭脉诊便得出病情结论,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四诊合参”精神与要求的。

按诊按诊是医生利用手指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叩击等以确定疾病部位和分辨寒、热、虚、实的一种诊断方法。 1.按头囱 小儿囟门有前囱与后囱之分,后囟在出生时或生后6~8周闭合,因此后囱诊断价值不大,而前囟要到12~18个月才闭合,是衡颅骨发育的指标之一,也是诊断某些疾病的依据之一。按诊能进一步了解头囟的大小,凹凸紧张的程度,以及头囟和颅缝闭开情况,头颅骨的坚硬程度等。囟门凹陷如坑,称之为“囟陷”,多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或阴液耗损,如泄泻脱水时;囟门高突,称之为“囟填”,若十分饱满紧张,多为邪热炽盛,风火痰热上冲,可伴高热、昏迷、抽搐,见于脑炎脑膜炎。此外前由过早闭合,头围明显小于同月龄婴儿,可为头小畸形,智力低下;囟门逾期不合,常见于后天失养所致的佝倭病;若头囟过大者,称之为解颅,即脑积水,与先天肾气不足有关。部分患佝偻病的婴儿,,按之不坚,并有按乒乓球下陷之感觉,称之为乒乓头。 2.按颈腋 主要触摸颈项部及腋下有无结节包块。正常小儿在颈项、枕后、腋下可触及少许绿豆大小结节,活动自如,属小的淋巴结,不为病态。若小儿颈项两侧结节肿大,按之疼痛,伴有高热,多为痰毒蕴结,如急性淋巴结炎。颈部结节肿大,按之不痛,坚硬成串,推之不易移动,多为瘰疬,即淋巴结结核。 3.按胸胁 胸骨高突为“鸡胸”,是脾肾不足所致,为佝楼病主要体征之一;脊柱高突,按之不痛为“龟背”;胸骨处下陷如漏斗状,这种骨胳畸形,也是佝偻病所致。心尖搏动处,古书称之为“虚里”,是宗气会聚之处,若搏动太强,或节律不匀,是宗气外泄,病情严重;若动而微弱,触之不甚明显,此为宗气内虚;若搏动过速,伴有喘急,此为宗气不继,症情危重。胸胁触及串珠,两肋外翻,可为佝倭病体征。 4.按腹部 正常小儿在3~4岁前肝脏每能触及,但4岁以后逐渐缩入肋下,不能触及。若肝脾肿大,且有触痛,或质地较硬,均为病态。左肋下按之有块,属脾肿大,右肋下按之有块,为肝肿大。按压小儿腹部,必须取得小儿合作,在安静不哭时进行,此时应叫其父母亲陪伴在旁,以减少恐惧心理;若出现哭叫反抗,则应停止检查。当腹部有压痛时,则应从无痛处开始触按,最后才检查痛处,若过早检查痛处,因腹肌收缩,将影响进一步检查。 小儿腹部柔软温和,按之不胀不痛为正常。腹痛喜按,按之痛减多为虚痛、寒痛;腹痛拒按,按之胀痛加剧为里实腹痛;脐周腹痛,按之有条索状包块,按之痛减者,多属蛔虫病;腹胀形瘦,腹部青筋显露,多为疳证;腹部胀满,叩之鼓声,多为气滞腹胀;腹部胀满,叩之有液体波动感,多为腹内积水。检查腹部时,还须注意观察小儿面部表情,以推测疼痛或不适之处。年龄较大的学龄期儿童,可边按压边询问,也可较快确定痛处。 5. 按四肢 主要按摸四肢冷热及肌肉、关节、皮肤情况。四肢厥冷,多属阳气虚弱,或阳气不达;手足心发热,体温正常,为阴虚内热;手足心、手足背面发热,体温上升,为外感发热,属实热证;四肢挛急抽动,为惊风之征;一侧或两侧肢体细弱,不能活动,肌弱无力,为小儿麻痹症;暑温证热退之后,出现肢体强直,手足颤动或拘挛,属虚风内动,为后遗症。 6.按皮肤 主要了解寒、热、汗的情况。肢冷汗多,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甚所致。皮肤按之凹陷不起,多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肌肤,见于阴水;按之凹陷,放手即起者,多为风水相搏,见于阳水;皮肤干燥而松弛,少弹性,常见于吐泻之后,为气虚液脱之证。==常见特点==

关于小儿生理特点,古代医家论述甚多,可归纳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两方面,理论上创立了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用来比喻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非常快速,形体发育,动作功能,智力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的方面发展。古人观察到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理论上用“纯阳”来概括,称小儿为纯阳之体。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纯阳学说是以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成为生理特点的理论依据之一。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是小儿生理的另一特点,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气血津液和气化功能。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都是娇柔嫩弱的,其形态结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这种体质特点,古代医家早有论述。清代吴鞠通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将这种生理现象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奠定了“稚阴稚阳”学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肺脾娇弱,肾气未固,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方面。[举例]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⑴ 肺常不足 ⑵ 脾常不足 ⑶ 肾常虚

此外,小儿五脏功能生理特点,还表现为“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当然,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以及由于肾阴不足,心火易炎,此乃“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另一含义。==相关图书==

1 书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王文华,高桂奇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ISBN: 9787802319967

开本: 16开

定价: 16.00元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以往大、中专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乡村医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以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为出发点,降低理论深度上的要求,建立实用中医儿科技能体系。体现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面向基层是编写本教材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不论在病种的选择方面、疾病的描述、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力求实用,特别是介绍了一些儿科临床简便易行而又确有疗效的外治及针灸、推拿疗法。并注意突出农村常见儿科疾病与时行疾病的诊断及中医预防与治疗措施。疾病的诊断及分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同时,根据临床要求和疾病谱的变化,在以往中专、专科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复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多发病种,并努力体现中医儿科学治疗特色,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及处理常见病症的能力,使之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广大农村、社区医疗工作的需要。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两个部分,共八章。分别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 2 书 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王萍芬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ISBN: 9787532341009

开本: 16开

定价: 12.00 元

内容简介

《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普通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和审定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专业使用。《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儿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初生儿病证,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喂养保健、四诊概要及治疗概要,分别从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论治诸方面,对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初生儿病证作了详细论述,并对部分病证结合当前医学发展,介绍了现代研究进展。对每个病证的阐述,既反映了中医特色,又保持了中医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附录有小儿常用针灸及推拿疗法、常用中药、常用小儿实验室检查正常值等篇章。为便于查阅,还附加了方剂索引。

3 书 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汪受传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ISBN: 9787117120463

开本: 16开

定价: 65.00 元

内容简介

《中医儿科学(第2版)》内容简介:本教学参考书包含了正文和附录:正文包括儿科学基础、儿童保健、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新生儿病、其他疾病。附录包括小儿推拿疗法、小儿针灸疗法、方剂汇编、中成药汇编等。

《中医儿科学(第2版)》的学术内容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从传统理论和现代进展两方面加以扩充,不仅要对教材内容加以阐释,解疑释难,深化中医学理论知识,增添临床思辨方法和实用治法,而且要提出中医学特色与优势,以及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 书 名: 中医儿科学[第二版]

作 者:汪受传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ISBN: 9787117137850

开本: 16开

定价: 136.00元

内容简介

《中医儿科学(第2版)》的编写,就是立足于满足中医儿科高级专门人才学习和提高的需要,适应学科发展,力图充分反映学科学术进展,照顾到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不仅介绍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的进展,总结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而且注重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和已建立起的研究方法。

中医儿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临床分支学科,几千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目前,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与现代技术的进步,学科间交叉渗透,中医儿科学在保持其自身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和提高自己,开始了中医儿科学现代化的历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中医儿科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中医儿科》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