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板口线虫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洲板口线虫的防治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美洲板口线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美洲板口线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概述

美洲板口线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美洲板口线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美洲板口线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症状。美洲板口线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美洲板口线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美洲板口线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人体的美洲板口线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简称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另外,偶尔可寄生人体的锡兰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 Loose,1911),其危害性与前两种美洲板口线虫相似。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 Ercolani,1859)和巴西钩口线虫(Aucylostoma braziliense Gomez de Faria,1910)的感染期蚴,虽也可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因幼虫移行蜿蜒弯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线状,故称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但幼虫不能发育成虫

美洲板口线虫的形态

成虫

体长约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因虫体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背面。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的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两侧微呈突起。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口囊呈椭圆形。其腹侧缘有板齿1对,背侧缘则有1个呈圆锥状的尖齿(图1,2)。美洲板口线虫的咽管长度约为体长的1/6,其后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发达。肠管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壁有微细绒毛,利于氧及营养物质的吸收扩散

图1 两种人体美洲板口线虫的口囊与交合

图2 两种美洲板口线虫口囊扫描电镜图(许世锷供图)

美洲板口线虫体内有三种单细胞腺体:

①头腺1对,位于虫体两侧,前端与头感器相连,开口于口囊两侧的头感器孔,后端可达虫体中横线前后。头腺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抗凝素是一种耐热的非酶性多肽,具有抗凝血酶作用,阻止宿主肠壁伤口的血液凝固,有利于美洲板口线虫的吸血,头腺的分泌活动神经控制

②咽腺3个,位于咽管壁内,其主要分泌物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胶原酶。乙酰胆碱酯酶可破坏乙酰胆碱,而影响神经介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经细胞酶化学定量分析,美洲美洲板口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比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高;

排泄腺1对,呈囊状,游离于原体腔的亚腹侧,长可达虫体后1/3处,腺体与排泄横管相连,分泌物主要为蛋白酶。

美洲板口线虫雄性生殖系统单管型,雄虫末端膨大,即为角皮延伸形成的膜质交合伞。交合伞由2个侧叶和1个背叶组成,其内有肌性指状辐肋,依其部位分别称为背辐肋、侧辐肋和腹辐肋。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鉴定虫种的重要依据之一。雄虫有一对交合刺。雌虫末端呈圆锥型,有的虫种具有尾刺,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或其前、后。

根据虫体外形、口囊特点,雄虫交合伞外形及其背辐肋分支、交合刺形状,雌虫尾刺的有无及阴门的位置等,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与美洲美洲板口线虫的形态鉴别要点见表1。

表1 寄生人体两种美洲板口线虫成虫的鉴别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 美洲美洲板口线虫
大小

(mm)

♀:10~13×0.6

♂:8~11×0.4~0,5

9~11×0.4

7~9×0.3

体形 前端与后端均向背面弯曲,体呈“C”形 前端向背面仰曲,后端向腹面弯曲,体呈“∫”形
口囊 腹侧前缘有两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
交合伞 撑开时略呈圆形 撑开时略呈扁圆形
背辐肋 远端分两支,每支两分三小支 基部先分两支,每支远端再分两小支
交合刺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一刺末端呈钩状,常包套于另一刺的凹槽内
阴门 位于体中部略后 位于体中部略前
尾刺

幼虫

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杆状蚴体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口腔细长,有口孔,咽管前段较粗,中段细,后段则膨大呈球状。杆状蚴有两期,第一期杆状蚴大小约为0.23~0.4×0.017mm,第二期杆状蚴大小约为0.4×0.029mm。丝状蚴大小约为0.5~0.7×0.025mm,口腔封闭,在与咽管连接处的腔壁背面和腹面各有1个角质矛状结构,称为口矛或咽管矛。口矛既有助于虫体的穿刺作用,其形状也有助于丝状蚴虫种的鉴定(图3)。丝状蚴的咽管细长,约为虫体长的1/5,整条丝状蚴体表覆盖鞘膜,为第2期杆状蚴蜕皮时残留的旧角皮,对虫体有保护作用。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称为感染期蚴。当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鞘膜即被脱掉。

图3 两种美洲板口线虫丝状蚴的前端(示口矛)

由于两种美洲板口线虫的分布、致病力及对驱虫药物的敏感程度均有差异。因此,鉴别钩蚴在流行病学生态学及防治方面都有实际意义。两种美洲板口线虫丝状蚴的鉴别要点见表2。

表2 寄生人体两种美洲板口线虫丝状蚴的鉴别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 美洲美洲板口线虫
外形 圆柱形,虫体细长,头端略扁平,尾端较钝 长纺锤形,虫体较短粗,头端略圆,尾端较尖
横纹 不显著 显著
口矛 透明丝状,背矛较粗,两矛间距宽 黑色杆状,前端稍分叉,两矛粗细相等,两矛间距窄
肠管 管腔较窄,为体宽的½,肠细胞颗粒丰富 管腔较宽,为体宽的3/5,肠细胞颗粒少

虫卵

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6~76×36~40µm,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2~4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可继续分裂为多细胞期。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卵与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卵极为相似,不易区别(图4)。

图4 美洲板口线虫卵

美洲板口线虫的生活史

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与美洲美洲板口线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有机物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细胞内。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绝大多数的感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与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图5)。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日平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美洲美洲板口线虫约为5000~1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可活7年,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可活15年。

图5 美洲板口线虫生活史

美洲板口线虫除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外,也存在经口感染的可能性,尤以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多见。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杀死的感染期蚴,有可能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自口腔或食管粘膜侵入血管的丝状蚴,仍需循皮肤感染的途径移行。婴儿感染美洲板口线虫则主要是因为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土裤子”,或睡沙袋等方式。此外,国内已有多例出生10~12天的新生儿即发病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母体内的钩蚴经脂盘侵入胎儿体内所致。有学者曾从产妇乳汁中检获美洲美洲板口线虫丝状蚴,说明通过母乳也有可能受到感染。导致婴儿严重感染的多是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

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为253天)。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被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Schad等曾用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丝状蚴人工感染兔、小牛、小羊、猪等动物,经26~34天后,在其肌肉内均能查出活的同期幼虫。提示,某些动物可作为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这种肉类,也有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美洲板口线虫的致病

两种美洲板口线虫的致病作用相似。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成虫导致的贫血亦较严重,同时还是引起婴儿美洲板口线虫病的主要虫种,因此,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较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人体感染美洲板口线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除与钩蚴侵入皮肤的数量及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外,也与人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有的虽在粪便中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象者,称为美洲板口线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有的尽管寄生虫数不多,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为美洲板口线虫病(hookworm  disease)。

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钩蚴性皮炎

感染期蚴钻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即可有针刺、烧灼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液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此过程俗称为“粪毒”。皮炎部位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较薄处,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

呼吸道症状

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表现持续性干咳哮喘。若一次性大量感染钩蚴,则有引起暴发性美洲板口线虫性哮喘的可能。

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消化道病变及症状

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可造成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有时也可形成片状出血性瘀斑。病变深可累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一农民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输血10400ml,经3次服药驱出美洲板口线虫14907条后治愈。患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及隐痛,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欲多显著增加,而体重却逐渐减轻。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贫血

美洲板口线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美洲板口线虫寄生引起患者慢性失血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虫体自身的吸血及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造成宿主的失血;美洲板口线虫吸血时,自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出的血液,其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大致相当;虫体更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此外,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也可引起血液的流失。应用放射性同位素51Cr等标记红细胞或蛋白质,测得每条美洲板口线虫每天所致的失血量,美洲美洲板口线虫约为0.02~0.10ml。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可能因虫体较大,排卵量较多等原因,其所致失血量较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可高达6~7倍。

婴儿美洲板口线虫病

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此外,婴儿美洲板口线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200万/mm³以下,血红蛋白低于5g%,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在国外有报道美洲板口线虫引起的严重贫血及急性肠出血是造成1~5岁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为4%,1~5岁幼儿死亡率可达7%,应引起高度重视。

美洲板口线虫的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以检出美洲板口线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容易漏诊,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饱和盐水浮聚法:美洲板口线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盐水(比重为1.20)中,容易漂 。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在大规模普查时,可用15%、20%的盐水,其检查效果与饱和盐水相同;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天才能得出结果。此外,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亦可进行定量检查。

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美洲板口线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但均因特异性低而少于应用。

在流行区出现咳嗽、哮喘等,宜作痰及血液检查,如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美洲板口线虫病。

病原学检查

虫卵检查

饱和盐水漂浮法

饱和盐水漂浮法操作步骤:

a) 饱和盐水配制:将食盐缓慢加入盛有沸水的容器内,不断搅动,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冷却后备用;

b) 用竹签挑取黄豆粒大小的粪便于圆形直筒瓶(高约3.5cm,直径约2cm)中;

c) 加入少量饱和盐水,调匀后再缓慢加入饱和盐水,当液面接近瓶口时改用滴管滴加,使液面略高于瓶口又不溢出为止;

d) 在瓶口覆盖一载玻片,静置15min~20min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镜检。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改良Kato-Katz法)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操作步骤:

a) 将尼龙绢片(每孔254μm~317.5μm)置于粪便标本上,用塑料刮片轻压尼龙绢片并在其上轻刮,使细粪渣透过尼龙绢片的微孔滤出至绢片表面;

b) 将定量板(规格为30mm×40mm×1mm)放在载玻片中部,然后用刮片将绢片表面的细粪渣填入定量板的中央孔(圆台形,短径3mm,长径4mm,高1mm,容积为38.75mm3)内,使填满全孔并抹平;

c) 移去定量板,取一张在透明液(100mL蒸馏水、100mL纯甘油、1mL 3%孔雀绿或亚甲蓝)中浸泡好的亲水性玻璃纸(规格为30mm×25mm×40mm),抖掉多余的液滴,盖在粪样上,用橡皮塞覆于玻璃纸上垂直均匀用力压制,使粪便均匀地展开至玻璃纸边缘;

d) 透明1h~2h后镜下计数虫卵。因定量板每孔粪便量平均为41.7 mg,所以每片所得虫卵数乘以24即为每克粪便虫卵数(EPG)。该法检出率较高,但是要注意透明时间。 直接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操作步骤:

a) 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用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团,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标本隐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

b) 先用低倍镜观察,发现可疑虫卵后,加盖玻片后用高倍镜观察结构。该法操作简单,但是检出率低。

钩蚴培养

钩蚴培养操作步骤:

a) 加凉开水约1mL于洁净试管内(1cm×10cm),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长的T字型纸条;

b) 取粪便约0.2g~0.4g,均匀地涂抹在纵向纸条的上部2/3处,再将纸条插入试管,下端浸泡在水中,以粪便不接触水面为度;

c) 在20℃~30℃条件下进行钩蚴培养,培养期问每天沿管壁补充适量的冷开水,以保持水面高度;

d) 3d~5d后肉眼观察或使用放大镜观察试管底部(钩蚴虫体透明,常在水中作蛇行游动)。如需作虫种鉴定,可吸取培养管底部的沉淀物滴于载玻片上镜下观察。气温过低时可将培养管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数分钟后再观察。

成虫淘洗

成虫淘洗操作步骤:

a)收集患者服药后24 h~72 h的全部粪便,加水搅拌,用40目/时的筛网或纱布过滤,收集粪渣,用清水缓慢冲洗多次,倒在盛有清水的大玻璃器皿内;

b)在器皿下衬以黑纸观察混杂在粪渣中的虫体。

血常规检查

医院常规进行,计数外周血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值和绝对值。

内窥镜检查

按医院常规进行,结果仅作为诊断依据。不适用于普查和对疑似病人的进一步检查确诊。

美洲板口线虫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尾蚴性皮炎

尾蚴性皮炎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该病多发生于与水面接触的皮肤部位,主要发生于小腿、前臂及手背、足背等部位。皮肤与含有尾蚴的疫水接触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发生剧痒,继而出现红斑和较硬韧的丘疹,周围有明显的红晕。严重者丘疹扩大融合成风团块,甚至形成水疱,然后症状逐渐消退,脱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多数在年幼或青年时发病,并在春秋季或遇寒时发作,发作时症状出现与消失均较快,且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哮喘停止后与正常人无异。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持续约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痰一般呈白色黏液泡沫状。在急性发作期,咳嗽加重,并出现黏液脓性或脓性痰,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干湿啰音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尤其是在睡前进餐者,可在半夜发生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h内发生,经1 h~2 h后逐渐缓解,直至下次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情况。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方法。

肠结核

右下腹或脐周隐痛及钝痛,多在进食后诱发,伴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大便习惯改变.腹泻,粪便呈糊状,可含黏液,不伴里急后重便血少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增殖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多伴有发热、盗汗消瘦、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患者可出现便秘或泄泻症状,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便中有大量黏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并伴随左下腹疼痛或呈隐痛,体重下降,消瘦,精神不振。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里急后重,大便带血或为脓血便,粪便检查可检出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也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起病急,进展快,出血广泛而严重,常有败血症,贫血呈进行性加剧。慢性型起病缓慢,病程长达数年,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相对较平稳。血象特点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骨髓象显示骨髓再生机能明显受抑制

美洲板口线虫的流行

美洲板口线虫病是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流行。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属于温带型,美洲美洲板口线虫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般在流行区常以一种美洲板口线虫流行为主,但亦常有混合感染的现象。我国地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平均海拔高度800m以下的丘陵地和平坝地仍是美洲板口线虫的主要流行区。其中尤以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徽、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省区较为严重。人群感染率仍较高,个别地区可高达50%以上,一般认为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北方以十二指肠美洲板口线虫为主,南方则以美洲美洲板口线虫为主,但混合感染极为普遍。如四川,经调查表明混合感染的地区占70.40%。

美洲板口线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美洲板口线虫病的传染源。美洲板口线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美洲板口线虫卵及钩蚴在外界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因而感染季节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广东省,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故感染季节较长,几乎全年均有感染机会。四川省则以每年4~9月为感染季节,5~7月为流行高峰。而山东省每年8月为高峰,9月即下降。一般在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之后种植红薯、玉米、桑、烟、棉、甘蔗咖啡等旱地作物时,如果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底肥,种植时手、足又有较多的机会直接接触土壤中的钩蚴,则极易受到感染。美洲板口线虫卵在深水中不易发育,因而,美洲板口线虫病的流行与水田耕作关系不大。但如采用旱地温床育秧,或移载后放水晒秧等,则稻田也有可能成为感染美洲板口线虫的场所。在矿井下的特殊环境,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阳光不能射入以及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亦有利于美洲板口线虫的传播。据四川省调查不同类型的矿井,煤矿工人的平均感染率仍高达52.0%。

在美洲板口线虫病流行区,人群的感染率在10岁以前多不高,10~30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保持在稳定水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又有降低的趋向。此现象证明人体感染美洲板口线虫后是可以产生一定的获得性免疫力的。用血清学方法测得美洲板口线虫病患者体内IgEIgG及α2球蛋白水平较健康无感染者也明显增高。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美洲板口线虫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美洲板口线虫》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