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diuretics for eliminating Dampness),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
此类药物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分类及适应证
此类药根据其药性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利水渗湿药、清热利湿药和利水通淋药3类。①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肾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悸,以及水走大肠引起的水湿泄泻等证。常用药有茯苓、猪苓、薏苡仁、蟋蟀等。②利水通淋药。主要用于热淋石淋、小便涩痛等证。常用药有冬葵子、萹蓄、瞿麦、石韦、海金砂、金钱草、扛板归、蝼蛄等。③清热利湿药。主要用于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湿热泻痢,湿温暑温等证。常用药有泽泻、车前子、车前草、滑石、木通、通草、萆、冬瓜皮、茵陈蒿、赤小豆、灯心草、地肤子、木防己、玉米须、鸭跖草等。此外,有些利水渗湿药还可用于脾虚泄泻、食少倦怠,产后乳少、乳汁不下,及风湿痹证、关节红肿等证。
配伍
使用利水渗湿药时,除根据病证寒热虚实的不同选择相应药物外,还需合理配伍以增强疗效。如水肿兼有表证,即风水水肿者,配发汗解表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补脾肾药,以标本兼顾;湿热合邪者配清热燥湿药;寒湿并重者配温里散寒药;痰饮眩悸者配化痰涤饮药;热淋血淋者配清热泻火及凉血止血药;砂淋石淋者配软坚散结药;湿热黄疸者配清热燥湿、利胆退黄药;湿热泻痢者配清热燥湿止泻药;湿热带下者配清热燥湿止带药。此外,此类药还常适当配行气药同用。
用药注意事项
尿属阴液,渗利太过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心烦不寐的伤阴证,故使用利水渗湿药时当合理掌握用量,且不宜久服,适可而止。平素阴亏津伤者当慎用。遗精滑精而无湿热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
利水渗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氮化物、尿酸等的排泄。部分药有抑菌、解热、消炎、止血、祛痰止咳、镇静降血压、利胆等作用。利水渗湿药对西医诊为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肾病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肝胆系统炎症、胆结石等病有一定治疗作用。部分药还可用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气管炎等。
常用利水渗湿药
药名 | 性能用法 | 功能主治 |
茯苓 | 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煎服,10~15克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
猪苓 |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煎服,6~10克 | 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淋浊,带下 |
泽泻 | 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煎服,5~10克 |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
薏苡仁 | 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煎服,10~30克 | 利水渗湿、祛湿除痹、健脾止泻、清热排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痹拘挛、湿温初起以及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等证 |
车前子 | 甘,寒。归肾、膀胱、肝、肺经。煎服,10~15克包煎 | 利水,清热,明目,化痰。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泄泻,水肿,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痰热咳嗽 |
车前草 | 甘,寒。归肾、膀胱、肝经。煎服,15~30克 | 利水参湿,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小便淋涩疼痛,尿血,水肿,湿热泻痢,目赤肿痛,热毒痈肿 |
滑石 | 甘、淡,寒。归膀胱、胃经。煎服,10~15克 |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
川木通 | 淡、微苦,微寒。归心、肺、膀胱经。煎服,3~6克 | 清热利水,通经下乳,主治癃闭,水肿,热淋,经闭,产后乳汁不通 |
关木通 |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煎服,3~6克 | 利水通淋,清心泻火,通乳。主治小便短赤、热淋涩痛,口舌生疮,心烦不安,产后乳少 |
通草 | 甘、淡,微寒。归肺、胃经。煎服,3~6克 | 清肺,利水,通乳,主治小便不利,淋证,水肿,产妇乳汁不通 |
金钱草 | 甘、淡,平。归肝、胆、肾、膀胱经。煎服,30~60克 | 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
海金沙 | 甘、淡,寒。归膀胱、胆经。煎服,5~15克,包煎 | 利水通淋,利胆排石。主治热淋,血淋,石淋,膏淋,湿热黄疸,胆石症 |
石韦 | 苦、甘,微寒。归膀胱、肺经。煎服,5~10克 | 利水通淋、清肺,止血。主治淋证,小便不利,水肿,肺热喘咳,尿血、崩漏,吐血,衄血 |
萆薢 | 苦,平。归肾、膀胱、肝、胃经。煎服,10~15克 | 利湿浊,祛风湿。主治膏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腰膝疼痛,湿热疮毒 |
茵陈蒿 | 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煎服,10~30克 | 清热利湿,退黄疸。 主治黄疸 |
地肤子 | 苦、甘,寒。归肾、膀胱经。煎服,10~15克 |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
冬瓜皮 | 甘、淡,微寒。归脾、肺、小肠经。煎服,15~30克 | 利水消肿。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
赤小豆 | 甘、酸,平。归心、脾、小肠经。煎服,10~30克 |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主治水肿腹满,脚气浮肿,淋证,黄疸,便血,热毒痈肿 |
萹蓄 | 苦,寒。归膀胱经。煎服,10~15克 | 清热,利水,杀虫。主治淋证,小便不利,蛔虫病,蛲虫病;外治湿疹,带下阴痒 |
瞿麦 |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煎服,6~10克 | 利水通淋,活血通经。主治热淋,血淋,癃闭,瘀滞闭经 |
灯心草 | 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 煎服,1.5~2.5克 | 利水通淋,清心除烦。主治热淋,水肿,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 |
冬葵子 | 甘,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煎服,5~15克 | 利水通淋,滑肠,下乳。主治淋证,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行,乳痈初起,大便干燥 |
防己 | 苦,寒。归膀胱、肾、脾经。煎服,5~10 | 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水肿,腹水,脚气,小便不利,风湿痹痛,湿疹疮毒 |
蝼蛄 | 咸,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煎服,3~5只 | 利水,通便,解毒。主治二便不利,水肿胀满,石淋,瘰疬,痈肿恶疮 |
蟋蟀 | 辛、咸,温。归膀胱、小肠经。煎服,4~6只 | 利水消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鼓胀 |
鸭跖草 | 甘、淡,寒。归肺、胃、膀胱经。煎服,10~15克 |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温病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淋证,水肿尿少,疔疮痈肿,丹毒 |
杠板归 | 酸、苦,平。归肺、膀胱、大肠、小肠经。煎服,10~15克 |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水肿,淋浊,湿热泻痢,黄疸,喉痹咽痛、瘰疬,痈肿,丹毒,湿疹,蛇咬伤 |
玉米须 | 甘、淡,平。归肝、肾、膀胱经。煎服,15~30克 | 利水消肿,利胆退黄。主治水肿,淋证,消渴,高血压,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乳汁不通 |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