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滑隐藏

百科

中医智库APP 打开

打开

中医疾病预测/癌先兆学

癌既是人体最凶恶的疾病,也是最善于伪装的疾患。尽管如此,却不难识破,因为癌虽然长在某一局部,却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因此必然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露出马脚。传统观点皆认为癌为气滞血瘀所致,事实上,真正致癌的罪魁祸首为——癌毒,因此解毒逐痰的地位应重于化瘀行气。由于癌进展神速,故癌的先兆应从超早期先兆着手……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癌是人类最凶恶的疾病,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被控制,癌已跃居于人类死亡疾病的前三名(中风冠心病和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十万人中大约有150人患癌,对40岁以上的人威胁极大,但儿童、青年亦并非没有癌症胚胎性恶性肿瘤肉瘤急性白血病脑瘤神经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恶性肿瘤,则主要侵害青少年。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九大癌症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其中最凶险的癌要算肝癌,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不超过6月~3年。

癌属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癌及肉瘤,其中癌占恶性肿瘤的80%以上,主要来源于人体的上皮组织,而肉瘤则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肌肉、脂肪、骨骼纤维组织,以及造血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等,占10%,或者说,发生于内、外胚层组织的叫癌,形成于中胚层组织的称为肉瘤。其中男性常发生的癌为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女性为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肠癌。

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远在殷周时代就已开始注意,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对肿瘤有着较多的记载。如《灵枢经》有筋溜、昔溜、肠溜、骨疽肉疽肠覃石瘕、膈食,又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此外,《难经》有“积聚”、《中藏经》有“痈疽疮肿”,《诸病源候论》有“癥、积聚、瘿瘤缓疽食噎反胃”之分。另外,还提出石痈,如曰:“子痈者……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如石,故谓之石痈也”。《千金方》、《外台秘要》,除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论述外,尤其对许多肿瘤提出了治疗方药,至今仍十分有效。如《千金要方·二十四卷·七节》提出治瘿瘤方:海藻干姜昆布桂心、羊靨。又如《外台秘要》曰:“又疗石痈,坚如石,不作脓方,以生商陆根烂捣敷之,燥则易,又治脑漏及诸痈”。其他,《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启玄》对肿瘤都有着进一步的论述,如《外科启玄·论癌发》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有所阐发,《外科正宗》对茧唇唇癌)的描述,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对“翻花瘤症”的提及,尤其是《妇人大全良方》对妇科肿瘤的论述等,都说明肿瘤在中医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本章将具体引用于肿瘤各节。

祖国医学癌与巖通,《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此证由热毒积于膀胱所致,生于神道、灵台二六间,色紫黑不破,里面先自黑烂,初起不作寒热,亦不疼痛,治宜内托外散,若二十岁以外之人,由房劳积热而成者,不治。”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首将“嵒”作为恶性肿瘤病名,并进行了论述,如曰:“癌疾初发,却无头绪,……紫赤微肿,渐不疼痛……只是不破”。然宋、元时期癌仍多用岩,如乳岩而不用乳癌。迄明代,癌始被正式纳入恶性肿瘤的记述,如《外科启玄·论癌发》曰:“初起时不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黑者难治必死”。以上说明,祖国医学无论对癌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药方面,都有着精湛的论述,对探索癌先兆提供了一定基础。

由于癌不是一个单纯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因此癌的早期先兆是有反应基础的。然而所不幸的是癌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早期临床症状多数已为中、晚期病理演变了,因此必须尽力探索超早期先兆,这样才能阻截癌症于早期病理阶段,而且任何一种癌肿都有沿淋巴、血循转移的毒性,其中尤以恶性黑色素瘤播散最速、最多和最远。因此为了防止癌毒的危害和转移,力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必要探索癌的早期和超早期先兆,其意义比任何一个疾病皆更为重要。

第二节 癌的发生机制

肿瘤属于积聚、症瘕类疾病,乃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其产生机制,传统的中医观点认为是气滞血瘀,也即认为是瘀、是积。其实,癌的机制应列为痰毒,主要矛盾应是痰毒而不是血瘀,但后期可形成痰瘀合邪,痰毒是本,瘀滞是标,因此治恶性肿瘤应以攻痰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

癌的形成因素以内虚为关键,正不胜邪、脏腑气血亏虚是癌变的根本(与现代医学认为的免疫监视系统障碍一致),精神因素是重要诱因,七情不节,尤以悲、忧、郁为主要因素,此外,还和体内的内分泌状况、免疫状况密切相关。

气血不足、营养障碍是癌前变的重要因素,如皮肤营养不良,常易发生癌前变,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负性代谢水平,因此不得不另觅新的代谢途径,从而使细胞生长代谢误入岐途而导致癌性突变。故癌的生长,一般来说皆发生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组织器官营养障碍,包括神经、代谢和内分泌的失调,而营养正常的组织器官一般不易突然癌变,虽然并非所有癌都发生于营养障碍,但至少是一部分癌前的早期阶段。

正不胜邪是肿瘤产生的重要机制,祖国医学非常重视正气削弱与癌的关系,尤其是与脾肾先后二天的关系。如《景岳全书》说:“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二十三卷.积聚)。《内经》一再强调“内虚”是疾病的前提,“内虚”包括脏腑亏虚和阴阳失调,尤其肾虚致具有卫御功能的卫气削弱,因卫气根于肾,“卫出下焦”之故。肾虚可致卫气虚、真气不足,标志着正气不足,正气虚则邪气内乘,提示免疫监视系统功能低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医宗必读》亦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也”。实践中,许多肿瘤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或某一功能低下的人,或久病之后。现代医学亦证实了肿瘤病人其“免疫监视”失职,无非是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乏(包括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对异样细胞、异常代谢的排斥、抑制和消灭削弱,这样癌就发生了,证实了正气不足与癌发生的关系。

另外,失调,失控,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基础。调控系统在中医主要为肝肾,因肝主疏泄,肾主蛰藏,共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退,肝肾不足或肝肾失调患者,易诱发癌。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生来都有无限分裂增生的本性,只是由于受到人体调控系统的制约而已,假如一旦人体对某部的调控系统失职,那么某部细胞就会发生突变而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迅速地、无遏止地分裂增殖下去(所谓“自律性生长”),于是就形成了癌。因此,按照中医整体观理论,癌的形成应是整体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也即肿瘤不能视为只是局部的病变,而应看做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反应。如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激素的失调对恶性肿瘤的形成有很大意义,诸如雌激素水平过高易导致子宫肌瘤、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睾丸癌阴茎癌雄激素水平过高相关,甲状腺激素过低与甲状腺癌有密切关系等,都说明体内激素平衡的紊乱,常是癌的重要内源性因素。反过来激素之间的制约作用又可应用于制癌。同样局部应用致癌物不一定在局部出现癌肿,却可以在身体远端部位或其它部位出现,道理即在于癌是整体病变的产物。

尤其,肾、命门阴阳的偏盛偏衰与癌的产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其中与生殖系统的癌更为相关,如肾阳偏亢、相火偏胜,致性欲旺盛者,与卵巢癌、子宫肌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生极为密切。此外,命火偏旺的容易诱发垂体肿瘤而出现巨人症尿崩症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肿瘤、嗜酪细胞瘤,肝的相火偏亢易导致甲状腺肿瘤等,皆说明激素对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诱发作用。

目前,遗传因素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密切关系正被日愈关注,并已发现癌和遗传基因有密切关系,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肾母细胞瘤,即与遗传密切相关。癌虽然不会直接遗传,但仍受遗传因素影响,尤其免疫缺陷与癌的关系更大。无论先天遗传性或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体质,由于免疫监控作用的削弱,必然会成为致癌的前提,因此,加强免疫机能是抗癌的积极措施之一。

除虚性因素可以致癌外,许多实性因素也是致癌的重要原因。如除血虚外,血郁也是导致恶性肿瘤的因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激素水平的变化,或代谢的改变,而引起血郁也是容易形成恶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血郁最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有着重要的致癌作用,七情不节、肝郁、长期的忧抑或悲痛,尤其是精神压抑、长期的精神超负荷状况,对癌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而突然的、巨大的精神打击,易使癌前变激发和突变为癌。祖国医学对精神致癌作用十分强调,认为七情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内经》强调噎膈(食管癌、贲门癌)与情绪的关系,其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易暴忧之病也”。(《素问·通评虚实论》)又如《素问·疏五过论》所论脱营(癌后期恶病质),也说明了精神因素与癌有密切关系。

此外,肿瘤的发生机制还与痰、瘀、热毒密切相关。首先,肿瘤的实质与痰关系甚大,这是内外合邪所致的痰,实为痰毒,既可与热毒蕴结,又可与寒湿之毒凝结,后期又往往构成痰瘀互结。因此,恶性肿瘤尤具有痰的特性,即常为隐敝无形(癌前变),或为“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转移播散),癌的转移、播散特性便是痰的特性的体现。前人有怪病皆属于痰之说,癌肿也可属于怪病之列,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次,肿瘤与瘀也极为相关,肿瘤大多成块有形,和气滞血凝密切相关,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于内,结而成块,故瘀为肿瘤成形的重要病理基础。其他,肿瘤与热毒也颇相关连,热盛则腐,毒积则败,热毒壅积的地方是肿瘤滋生的最好土壤。在许多情况下,热毒是肿瘤的主要成因,如病久成阴毒,毒邪内情则正气不支,肿瘤更加发展,导致病情恶化。

肿瘤与六淫外邪也不无关系,祖国医学既强调内因的根本作用,也重视外邪的条件,包括六淫和饮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都能诱发肿瘤,尤其寒、火二邪最为密切。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灵枢·痈疽》篇说:“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近代已注意到病毒与肿瘤的关系,并且动物实验已经得到了证实。在人身上也发现了癌症病毒,如淋巴瘤(发现了EB病毒),白血病病EBV病毒),鼻咽癌也发现了病毒(毒(“C”型),宫颈癌病毒RNA单纯疱疹病毒)等。

饮食不当与癌的发生也有很大关系,如过食肥甘、高粱厚味,与乳腺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密切相关。此外,含有亚硝酸盐、黄曲霉菌的食物有很强的致癌性,化肥污染的果、谷、蔬菜、水,以及霉烂、熏炙食物亦有致癌作用。其中,霉变的花生、包谷、谷类,含黄曲霉素,是引起肝癌的重要诱因;酸菜含亚硝酸盐最易导致消化系统癌,尤其是食管癌;盐腌食品可加强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致癌性,与胃癌的发生很有关系。熏制食品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致癌化合物,亦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服高蛋白食物,尤其是偏食肉类食物,食物中纤维素少,致癌物质在肠中滞留而易于吸收,更易促成癌的发生。

其他,烟、酒与食管癌、肝癌、肺癌有一定关系;放射药物可导致医源性肿瘤,如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电离辐射,易导致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甲状腺癌等。慢性刺激、慢性炎症溃疡、漏管、烧伤瘢痕……也都易成为产生肿瘤的背景。服用氯霉素保泰松等药物也与癌的发生有关。总之,导致癌的原因是比较广泛而复杂的。

环境因素对癌的形成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无论烟囱排出的烟雾,汽车及工厂排出的废气都是对环境的污染;排入河流中的化学废液,被污染的空气、水、庄稼、食物,以及广泛使用化肥等,都是癌的潜在隐患。职业对癌也有一定影响,实质上是化学和物理致癌,如接触石棉、煤焦油的人易致肺癌;从事石油沥青、蒽类、放射、煤焦油、石腊的工作,易患皮肤癌、骨肉瘤;搞石棉、煤焦油、芥子气等放射性物质工作的人易患肺癌、白血病;从事苯胺类的易引起膀胱癌。

上述因素皆可通过导致细胞基因突变,损伤“免疫监视”系统,激活潜在致癌因素而对癌的发生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癌的发生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并且以正虚为致癌的根本原因,癌毒是癌形成的主要机制,风火痰瘀是癌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七情不节,饮食不当和不利的环境因素常常成为癌的诱因,而遗传、家族史对癌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如肝癌、肠癌、肺癌、血癌及儿童期出现的癌,与遗传及家族史有着某种关系,但癌形成的实质还有待于人类进一步揭示。

第三节 癌的早期先兆基础

一、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1)人体恶性肿瘤75%长在体表,易于发现。

(2)癌形态学为发生肿块,故易于暴露。

(3)生长速度虽比良性肿瘤快,但亦有一定过程(足以被人们所发现的过程)。

(4)早期淋巴结转移,为早期发现癌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体的六大淋巴结就是癌肿的早期预报仪,尤其是颈部淋巴结,可以是全身淋巴结的早期荧光屏。据统计,颈部淋巴肿块仅20%为原发,80%均为全身转移而来,80%来源于锁骨上,20%来源于锁骨下,其次腋窝淋巴结为上肢、胸膜乳房癌肿的荧光屏,下颌下淋巴结可预测面部组织的癌肿。腹股沟淋巴结下肢盆腔生殖器癌肿的预报器。

(5)隐敝再深的癌肿亦必然有一定的征象暴露,如可通过肿块出现、疼痛的产生,以及分泌物的异常,或因癌肿分泌的毒素或类激素而产生全身性的异常现象。诸如出现内分泌失调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性欲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早熟乳腺增生等病。或见癌毒刺激的瘙痒症,神经营养功能障碍所致的皮肌炎,精神异常,代谢异常等,都足以作为讯号。

二、癌早期发现的困难性

1.早期肿块无痛 在癌肿未侵及神经、骨膜时,无痛无痒为癌肿的匿性进展创造了条件。如乳腺癌2/3以上呈现“不痛不痒”的肿块,原发性肝癌3厘米以下无疼痛等皆是。除非神经系统、骨、肝等神经纤维分布丰富的癌才有早期疼痛,因此难以引起患者的警惕,肿块小的有时反而侵蚀力极强,淋巴转移较早,或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有远期转移,肿块长的很大的有时反而侵蚀力相对不大。

2.癌善于伪装 癌的早期难以发现还在于它的伪装性和隐敝性,有不少癌伪装成急性炎症,如“类炎症性乳腺癌”,出现皮肤潮红水肿、灼热及疼痛,酷似急性乳腺炎。再如一些乳腺癌常以乳腺增生症的形式作为掩护,某些癌可以乔装成溃疡的形式而暗地发展,如胃癌即可以以溃疡的形式长期不知不觉地匿进着。

3.善于隐蔽 癌经常长在易于隐敝的地方,如鼻咽癌常选择鼻咽隐窝,阴道癌则藏于阴道后穹窿。又如有些癌症(如甲状腺癌)可长期隐匿性存在着,甚至在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有的则偷藏于器官腺管内而难以发现。如早期乳腺癌由于癌肿极小,匿藏于乳腺管内,无法发现,因此经常延误了病情,而胃癌则常以萎缩性胃炎的形式匿性进展。总之,许多癌肿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隐敝地、悄悄地进展着,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

4.长期潜伏性 有些癌以癌前潜病的形式长期潜伏着,到一定的时候则突然癌变,并迅速地发展起来,就象定时炸弹埋伏在体内一样。如交界痣、皮内痔可以长期不活动,如体内只要有一个黑色素细胞瘤出现,则身体其它部分埋伏着的交界病、皮内痔均会突然发生响应,全都几乎同时发生癌变。有的癌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开始潜伏。有学者说,在妊娠期妇女因治疗给予雌激素,通过胎盘血循到达胎儿生殖道,可致其上皮细胞发生突变,这些突变的细胞可潜伏14~22年,至到女孩发育至青春时期才暴露生殖道的恶性肿瘤。有的从事染料工作的潜伏期可达三十年以上,从事沥青工作的潜伏期可达二十年久,皆足以表明有的癌其隐伏性相当长。

5.早期无特异性 癌肿大多早期先兆缺少特异性,故致诊断发生困难。如胰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早期皆有厌食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症状,所谓胃纳呆症。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其间的特异性,才能发现早期癌症。

6.类似症难以区分 由恶性肿瘤分泌出来的毒素或类激素,可刺激内分泌系统、神经营养功能、组织代谢、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发生改变而出现类内分泌病综合征类风湿病综合征、类代谢异常等症状,因造成与类似病相混,故为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

7.体质因素 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疼痛阈不一致,因此对疼痛的敏感也不一样,从而客观上对癌肿造成了掩盖。

三、癌早期类似症

1.类激素样改变 类激素样改变属于超早期先兆,出现在肿块未长出之前。现代医学认为癌毒分泌物可产生类激素样改变,甚至引起类内分泌紊乱而成的综合征,如局部并无肾上腺皮质实质病变的柯兴氏综合征,包括性欲偏亢、性征变化等改变。又如肺癌、肝癌引起男性乳腺发育(异位雌激素水平增高),而且多发生在局部癌临床症状出现前一年左右,可见癌症超早期类激素样改变的先兆意义是很大的。

40岁以上,相火(肝肾相火)本应逐渐衰减,如反而亢进,表现在性欲亢进,或性征改变等,均应注意到癌的警号,尤其是生殖系统癌的价值更大。

2.类风湿样改变 如肺癌病人可出现肥大性骨关节病,多发生股长骨疼痛及杵状指趾,而这些病人过去并没有风湿病历史。

3.类代谢异常改变 有的癌早期先兆可出现瘙痒风疹块疱疹等风毒改变,现代医学属于类代谢异常改变,可在癌局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披露。如四十岁以上的人突然出现全身进行性瘙痒,应引起警惕,脑瘤早期可出现鼻搔痒,何杰金氏病亦可出现搔痒,带状疱疹常为生殖系统癌及淋巴系统癌的先躯症。

皮肌炎发生于四十岁以上者约1/3~1/2,为许多恶性肿瘤的早期征兆,尤多为肺癌及生殖系统癌的警号。最早者可有二年的预报价值,发生部位常在面、颈部出现蝶形红斑,眼圈发晦,而皮肤出现黑棘皮病又常是胃癌的早期信号。

4.类电解质紊乱综合征 癌毒可致血钙、磷、钠、钾等电解质发生异常改变,如肺癌、结肠癌可引起高钙血症及低纳血症,这些异常可作为辅助诊断。

5.类血管神经综合征 癌毒导致神经营养功能障碍,可致无原因的浮肿神经末梢炎,出现肢末麻木,肌无力等症,应加以注意。

总之,癌的超早期先兆是比较复杂的,无论在内分泌改变方面,或是免疫反应方面,神经系统方面,以及心血管血液等方面,早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兆象,对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归纳上述,可概括为:

在类内分泌改变方面 据现代研究认为:异位激素(非内分泌腺源类内分泌病),所谓肿瘤——内分泌综合征,以肺癌为多见,最早可出现于肺癌局部临床表现的前三年,由于异位激素干扰了正常激素的平衡而使内分泌呈紊乱状态。因此,四十岁以后出现无原因的内分泌紊乱时就应列为癌警号。一般来说肿瘤产生的所谓异位激素,为瘤对脑垂体的促激素,而不是激素本身增加,如肿瘤产生的异位促甲状腺素,而非甲状腺素。再如某些肺癌(未分化癌)及肝癌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使患者乳房发育,其中,尤以肺癌、肝癌、甲状腺癌及生殖系统癌容易产生异位激素,从而导致相应的改变。

神经系统方面 神经系常为肿瘤的较前沿信号,可出现于肿瘤发生前数年,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障碍

心血管系统方面 心血管变化,尤其是迁徙性血栓性静脉炎的出现,多为肺癌及生殖系统癌,及胰腺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的最早信号。

血液系统方面 贫血常为造血系统肿瘤及淋巴系统肿瘤,如白血病的晚期恶兆,有的恶性肿瘤则可出现类白血病反映或白细胞减少,常为癌坏死、转移之恶兆。

免疫系统方面 有些癌的过敏反应和自体免疫常增高,出现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皆较早出现自体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虽为非特异性征候,但亦可为早期信号之一。

皮肤组织方面 皮肤病变常是内脏恶性肿瘤的报标器,如皮肤恶性黑棘皮病,在内脏恶性肿瘤中,尤其腺性癌的预报率几乎百分之百。皮肌炎有1/6有癌症可能,消化道恶性肿瘤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常先出现皮肤搔痒。静脉管炎很多情况下与恶性肿瘤有关,尤其是胰腺癌。此外,慢性荨麻疹与淋巴肿瘤有联系。有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生殖系统癌、消化道癌及淋巴系统癌,常易出现皮肌炎,其早期预报价值可比癌瘤局部临床症状提早达二年的预报价值,最迟也可提早2月,其特征是在面、颈部出现蝶形潮红斑样疹。

腺体分泌及排泄物方面 腺体分泌物及排泄物虽不是超早期先兆,但其改变也较早,二者的变化对癌系统来说,皆足以为戒!如由恶性肿瘤分泌出来的毒素刺激所在脏器组织的腺体,因此早期由于分泌物或排泄物的增加,虽无其它伴有症,亦足以引起警戒。如直肠癌最早可出现便后带少量粘液,前列腺癌最早期可出现尿后及大便后少量粘液,子宫颈癌白带增多,子宫体癌输卵管癌的水样白带均足以引起警惕。

四、癌前潜病

(一)可能癌前病

1.胃癌 胃溃疡(2~8%癌变率)、萎缩性胃炎。

2.肠癌 肠道息肉(40~50%癌变率)。

3.阴茎癌 隐睾包皮过长(85~100%癌变率)。

4.宫颈癌 宫颈糜烂(20~35%癌变率)。

5.卵巢癌 卵巢囊肿(50~75%癌变率)。

6.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20%癌变可能)。

7.乳腺癌 乳腺囊性增生(20~50%癌变率)、乳腺纤维腺瘤2.6%癌变率)。

8.皮肤癌 色痣慢性溃疡白斑、瘢痕、放射性皮炎、日光病、表皮样囊肿

9.粘膜癌 粘膜白斑。

10.绒毛膜上皮癌 葡萄胎

(二)癌前病

1.皮肤 长期顽固的色素性痣、疣,或其他结节白斑病、慢性皮炎、经久不愈的溃疡,或易受摩擦部位的瘢痕、白化病、角化过度……或着色性干皮病,在日光照射下,可癌变为皮肤恶性肿瘤

2.粘膜 白斑病、慢性炎症、溃疡、或乳头状突起等。

3.胃 胃酸不足性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胼胝性溃疡、息肉。

4.直肠 多发性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肝 迁延性肝炎肝硬化、有家族史者。

6.肺 长期慢性支气管炎腺瘤

7.乳腺 乳腺纤维瘤。

8.宫颈 白斑、慢性糜烂、炎症。

9.卵巢、宫体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10.前列腺 慢性前列腺炎

以上,可能癌前病、癌前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癌变。

五、恶性肿瘤十大警号

(1)发现不痛不痒的肿块。

(2)经久不愈的溃疡。

(3)疣或色素痣,突然增大,脱毛,刺痒或疼痛,色素加深。

(4)持续性干咳胸痛

(5)持续性食欲减退上腹不适,或疼痛,或食道吞咽不适,或原疼痛规律突然改变。

(6)腹胀不适,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7)不明原因的出血

(8)排泄物带血。

(9)分泌物增多,如白带增多。

(10)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体重减轻、贫血。

附:交界肿瘤(临界瘤)的诊断意义

所谓交界肿瘤,是指界乎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交界肿瘤的标准在于形态结构的可疑,介于分化良好与明显异型之间。或分化不成熟,或分化完全成熟,但临床症状为恶性。良、恶性肿瘤之间并非一刀截,很多情况下是互相渗透的,或存在着阶梯变化的标准。交界性肿瘤是良、恶肿瘤的中间过度,有的为“半恶性”,有的为“微恶性”,甚至成为“临界肿瘤”,如形似良性实则为恶性的唾液混合瘤,交界性肿瘤一般是可逆性的。

交界性肿瘤

(1)尿路上皮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2)甲状腺乳头状腺瘤胚胎性腺瘤

(3)卵巢囊腺瘤上皮增生活跃者。

(4)外耳道阴茎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5)唾液多形性腺瘤(混合瘤)、细胞丰富者。

(6)鼻腔等处的内翻性乳头状瘤

(7)大肠乳头状瘤(即绒毛状腺瘤)。

(8)细胞丰富的纤维瘤

(9)乳房腺纤维瘤分化良好者。

(10)血管外皮瘤。

(11)骨巨细胞瘤Ⅰ级。

(12)葡萄胎滋养叶细胞活跃增生者。

(13)颌骨造釉细胞瘤

(14)肾腺瘤肝细胞腺瘤

(选自俞孝庭,论交界肿瘤,《肿瘤防治研究》,1976,2期,75页)。

交界肿瘤实际上也就是境界肿瘤,其特点根据李吉友氏所提供的特点如下:

(1)肿瘤细胞形态介于良性、恶性之间,既不是典型的良性,又缺乏肯定恶性的证据,或者,从某些方面看似属良性,另一方面又象恶性。或者,从某些方面看似属恶性,另一方面又象良性,或者,恶性的证据不太确凿,但又有可疑之处,遇到这种情况,诊断意见就可能出现分岐,有的医生说是良性,有的医生说是恶性,甚至会诊讨论时也不能求得统一的看法。

(2)生长方式上有局部扩散的倾向,切除后往往容易复发,但却不发生转移或极少有转移,或者即使出现局部转移,仍然进展缓慢,对病人威胁不大。

(3)细胞形态和它的实际情况对不上号,细胞形态属良性,但实际表现有局部扩散或偶有转移,或者细胞形态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的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

第四节 女性经绝期肿瘤先兆

经绝期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重大关卡,各种疾病都容易在此时期出现,尤其是生殖系统肿瘤更易发生。由于卵巢、乳腺、输卵管、子宫等是一个系统,疾病都互为关联,因此它们之间的肿瘤信号也可以互报……

女性更年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时期,由于内分泌的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诸如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尤其经绝期肿瘤的发病率为最高峰。因此,加强警惕性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得早可以彻底治愈,发现得晚则祸害立至。故在经绝期阶段,女性生殖系统发生的一切异常信号(尤其不规则流血及月经异常)皆不能掉以轻心。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乳腺,皆受辖于卵巢。因此可以说,卵巢的异常,是这一系统疾病的罪魁祸首。卵巢本来就是一个很活跃的组织,尤其在经绝期更易被激惹。经绝期如果用药不当,摄生不慎(包括房事不节)等,很易导致卵巢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促性腺功能亢进,致雌激素血水平偏高,从而诱发卵巢肿瘤,卵巢肿瘤一旦发生,恶变率很高,因此有主张更年期切除卵巢以绝后患之说。

由于卵巢、乳腺、子宫、阴部是一个受卵巢支配的系统,它们之间在生理上互相关联,在病理上也互为因果关系,因而在肿瘤的先兆方面具备了互报的条件。如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增生都是卵巢功能失调的信号,都有可能转变为肿瘤。

卵巢虽然深居腹内,但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其内者,必形于外”,卵巢一旦出现异常,都能通过乳腺及子宫等发出信号,故乳腺、子宫、外阴的异常,往往都是卵巢肿瘤的外兆。如卵巢囊肿(尤其是浆液性囊肿),在经绝期的发病率相当高,而且恶变率并不低(10~20%,甚至可以高达50%),故应引起高度警惕。如40岁以上妇女,一侧少腹发胀,或持续性压迫痛伴月经异常(月经稀发、色黑、淋漓不尽或过多),都应警惕卵巢肿瘤。经绝期或经绝后出现子宫不规则出血、色黑,都应想到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尤其原有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增生)脱落内膜污黑者,更应加以高度重视。

35岁以上妇女高发的宫颈癌,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竟高达58.5~93.1%。因此,中年妇女,尤其是早婚妇女、房事不节者,发现带有异味的清稀水样白带增多及接触性出血(尤其是性交后出血)就应立即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

子宫肌瘤是妇女的高发肿瘤,30岁以上妇女,出现月经过多,行经期延长,经一般治疗无效,平时白带增多,性欲偏亢,就应想到子宫肌瘤的可能。一侧少腹酸胀,带有异样味的水样白带大量增多,则应进一步作输卵管的有关检查。如出现剧痛和不规则子宫少量出血,则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

一侧少腹痛排卵期及经期尤其明显),并有逐渐增剧趋势,伴有月经紊乱者,首先应考虑卵巢癌或卵巢肿瘤的可能。乳部摸到不痛不痒硬块,并逐渐增大者,又应怀疑乳腺癌发生的可能。

总之,经绝期及经绝后期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高发期,如在这个阶段出现的任何异常,都不应有任何侥幸心理,而应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另外,开展40岁以上妇女定期进行生殖系统肿瘤普查,是妇女保健的一项必要措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第五节 男性更年期肿瘤先兆

男性全身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远远大于女性,而性腺系统的恶性肿瘤又远远小于女性,尽管如此,男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仍然不能忽视……

在男性全身各部恶性肿瘤中,除甲状腺癌及性腺癌之外,其发病率几乎都是男性大于女性,有的甚至远远超过女性,这也是男性寿命短于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男性癌发率高的原因是千百年来男性的工作、生活节奏、思想都比较紧张,加之摄生不慎(烟、酒、房劳)之故,如果工作性质及操作环境与癌发因素有关就更易导致癌症。因此,男性保健必须加强,尤其中老年以上的男性作肿瘤的普查是十分必要的。

男性易发肿瘤中,全身部位的已在中老年肿瘤一节论述,下面就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论述之:

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阴茎癌,其次为前列腺癌及睾丸癌,由于阴茎及前列腺皆受睾丸支配,它们之间同样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生理上互相关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和女性一样,在肿瘤的先兆方面同样可以互报。

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同样多发生于更年期,男性更年期和女性一样,内分泌失调易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睾丸是男性腺恶性肿瘤的病源,故阴茎癌、睾丸癌、前列腺癌往往都是内分泌紊乱、睾丸激素分泌失调之故。睾丸同样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器官,凡更年期用药不当、精神情绪失调或摄生不慎(尤其房劳不节)都易导致睾丸分泌失调,雄激素血水平偏高,从而诱发癌肿。

由于男性性腺及生殖器官都位于腹腔之外,因此早期先兆易于发现。中老年男性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密切观察,以利于早期发现疾病。

阴茎癌 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早期先兆为阴茎局部出现红斑或湿疹样斑,有分泌物及瘙痒。包皮过长、阴茎湿疣、白斑是主要癌前诱因。

前列腺癌 是一种对男性老年人威胁较大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本病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有密切关系。早期先兆为逐渐出现与感染无关的尿意稍促感及尿意不尽感,此时如做肛门指诊便可及早提示异常。肛门指诊对老年人初感尿意不爽具有重要的早期发现价值,此法简便易行、无任何痛苦,应作为老年人普检的必要措施。

睾丸癌 比较少见。在恶性肿瘤中仅占0.6~2%,发病年龄多为男性中、青年时期,隐睾可以看得上超早期信号,睾丸肿大是最早的征兆,伴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应立即作进一步检查。

总之,男性无论是全身各部肿瘤,或是生殖器官肿瘤,其发生率皆较女性为高,尤其中老年人为甚,故提示男性从40岁开始,就应对各种恶性肿瘤严加防范。

第六节 中老年人肿瘤先兆

中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加之任何肿瘤无论怎样隐蔽,到了老年阶段终将暴露,故老年阶段肿瘤发病率较高。又由于老年人反应性较差不易察觉,因此更应引起充分警惕……

老年人体质都普遍较差,故警惕肿瘤发出的信号,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老年人将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 是中老年期的高发肿瘤(40~6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左右。凡40岁以上,不明原因的厌食、上腹饱闷、胃酸减少、皆应引起注意,尤其原有胃溃疡的人更应考虑癌变的可能。

肝癌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31~50岁),男女之比为8∶1.本病恶性度大、发展快、预后不良,故应严加注意,如出现右上腹胀痛逐渐加重,食欲不佳,乏力,尤其原有慢性肝炎者,皆应作进一步检查。

直肠癌 是中老年人较好发的恶性肿瘤,早期由于直肠弹性大,故无明显症状,但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便意感,大便粘液增加及大便规律改变,都应引起重视。

膀胱癌 是中老年人的好发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多于女。无痛性、间歇性血尿是膀胱癌的重要信号,尤其原患慢性膀胱炎的人更应引起注意。

食管癌 同样是中年以上常见的恶性肿瘤,(40岁以上)男多于女,凡渐觉进食后,食物通过有停滞感、胸部不适、有异物感,年在40岁以上,或居住在高发区的人都应怀疑本病潜在的可能。

鼻咽癌 多发生在30~50岁间的中老年人,为南方沿海一带的高发恶性肿瘤。凡高发区域30岁以上的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鼻塞、涕中带血都应想到本病。

肾癌 亦为老年人多发病,常发生于50岁以上,男多于女。主要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性肿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水平升高。主要信号为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显著升高,本病常发生于右肾,如触到包块更应怀疑本病。

此外,皮肤癌也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女之比为2∶1,由于皮肤与内脏息息相关,故皮肤癌的危害性在于内脏的转移,尤其恶性度极高的黑色素细胞瘤,具有闪电般的转移性,故最为凶险。现代皮肤癌逐渐增多,主要与放射线及理化因素、日光等有关,由于本病非常善于伪装,因此要注意各种慢性皮肤疾患的改变。无论痔、疣、白斑、溃疡……一旦突然出现颜色改变、浸润、有渗出,瘙痒等都为不祥信号,应作进一步检查。

总之,中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发阶段,而且年龄愈大,手术的条件也愈差。因此,一定要注意早期信号,以争取早期手术。

第七节 青少年时期肿瘤先兆

青少年时期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多急,因此易于发现。但由于本病恶性度高、进展迅速,一旦发现已非早期,故青少年时期的恶性肿瘤,尤应注意超早期先兆……

骨肉瘤 是恶性肿瘤中最凶恶的一种,占人体肉瘤的1/3,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占1/3),男女比例为2∶1。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段,本病最为凶险,发展快、转移迅速,危害极大。青少年如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骨部不适,就应引起注意,如出现疼痛或肿块更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急性白血病 多发生于20岁以前的青少年阶段,男女之比为5∶4,急性白血病又称血癌,最为凶险,凡青少年时期出现发热怕冷而伴有鼻衄紫斑等出血症状者,都不能忽视血液检查。

恶性淋巴瘤 分为何杰金氏病(淋巴网状组织恶性肿瘤)及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两类,包括淋巴肉瘤及网织细胞肉瘤。多发生于青、少年,男多于女。青少年如出现全身(或局部)瘙痒、不规则发热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为颈部淋巴结肿大),都应尽早做淋巴组织活体检查。

甲状腺癌 为一种多发生于青年女性的恶性甲状腺肿瘤。凡青年女性在甲状腺部位触到生长迅速的结节、不痛不痒,都应立即作进一步检查。

总之,青少年时期易发生的恶性肿瘤虽然种类不多,但极为凶险,加之青少年体质较强,一般状况好,容易掩盖病情。因此,凡出现上述可疑信号者,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发生年龄愈轻的恶性肿瘤,遗传性愈强,故应注意家族史。

儿童期肿瘤详见本书第一○五章儿童期肿瘤先兆。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中医疾病预测/癌先兆学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中医疾病预测/癌先兆学》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