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空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目录

概述

“空”与“孔”通,髓空即髓孔。髓孔为经穴别名:1.悬钟;2.腰俞;3.大迎;4.悬颅;5.横骨

悬钟的别名·髓孔

髓孔为经穴别名,即悬钟。见《灸法图残卷》。

悬钟为经穴名(Xuánzhōng GB3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备急千金要方》),髓孔(《灸法图残卷》)。属足少阳胆经。悬钟是八会穴髓会。悬即悬挂,钟即钟铃,此穴当外踝上,正是古时小儿悬挂脚铃部位,故名悬钟。悬钟穴主治头项、胸胁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颈项强,鼻衄瘰疬腋肿胁肋疼痛四肢关节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脚气跟骨痛,浑身疮癞,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痔疾,颈项强痛便秘,现代又用悬钟穴治疗落枕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肿大,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舞蹈病,血管头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腰腿疼痛,下肢瘫痪中风后遗症脊髓炎,腰扭伤,头痛,扁桃体炎鼻炎鼻出血等。悬钟穴具有疏调肝胆气机、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补髓壮骨之功效,是传统治疗中风中经络所致半身不遂的要穴之一,亦可用于中风昏迷复苏后遗留半身不遂后遗症的治疗。经常艾灸悬钟、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悬钟穴的别名

绝骨(《备急千金要方》),髓孔(《灸法图残卷》)。

出处

《针灸甲乙经》:悬钟,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

穴名解

悬即悬挂,钟即钟铃,此穴当外踝上,正是古时小儿悬挂脚铃部位,故名悬钟。

特异性

悬钟是八会穴之髓会。

所属部位

小腿

悬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悬钟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处。正坐或侧卧取之。

悬钟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肌腱之间凹陷处。

悬钟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悬钟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悬钟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悬钟穴在小腿部的位置(肌肉

悬钟穴在小腿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悬钟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处。正坐或侧卧取之。

侧卧或仰卧位,外踝尖上3寸(用一夫法)于腓骨前缘取穴。

悬钟穴穴位解剖

悬钟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短肌腱、趾长伸肌、踇长伸肌。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浅神经分布。腓骨长、短肌由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由胫神经支配。(参看光明穴)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和腓动脉穿支分布;再深层穿小腿骨间膜,有腓动、静脉干经过。

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

悬钟穴的功效与作用

悬钟穴有泄胆火、清髓热、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

悬钟穴具有平肝熄风,舒肝益肾的功效。

悬钟穴为八会穴之髓会,脑为髓海,且胆经循行于颞侧部,故主治偏头痛。

足少阳经循颈项,过胸胁,其经别上挟咽,故悬钟穴可治疗颈项、胸胁、咽喉病

足少阳经行于下肢,悬钟穴位于外踝之上,取之既可治气血不足、筋脉失养之下肢痿痹、半身不遂,又可疏通少阳经气、散寒祛湿而治疗脚气。

本穴具有疏调肝胆气机、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补髓壮骨之功效,是传统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所致半身不遂的要穴之一,亦可用于中风昏迷复苏后遗留半身不遂后遗症的治疗。

经常艾灸悬钟、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悬钟穴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

悬钟穴主治病证

悬钟穴主治头项、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颈项强,鼻衄,瘰疬,腋肿,胁肋疼痛,四肢关节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脚气,跟骨痛,浑身疮癞,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痔疾,颈项强痛,便秘,现代又用悬钟穴治疗落枕,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肿大,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舞蹈病,血管性头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腰腿疼痛,下肢瘫痪,中风后遗症,脊髓炎,腰扭伤,头痛,扁桃体炎,鼻炎,鼻出血等。

悬钟穴主治头项、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颈项强、鼻衄、瘰疬、腋肿、胁肋疼痛、四肢关节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脚气、跟骨痛、浑身疮癞等。

悬钟穴主治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半身不遂、痔疾。

悬钟穴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颈项强痛,下肢痿痹;痔疾,便秘,胸胁胀痛。

现代又多用悬钟穴治疗落枕、偏头痛、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肿大、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舞蹈病、血管性头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悬钟穴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1.运动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下肢痿痹,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脊髓炎,腰扭伤,落枕;

2.其它:头痛,扁桃体炎,鼻炎,鼻出血。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足部放散。

直刺0.5~1寸。

直刺0.8~1.0寸。

一般直刺1.0~1.5寸。

注意:针刺时切记手法不能过强,以免刺中腓神经分支导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难。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悬钟穴的配伍

悬钟配肾俞膝关阳陵泉,有祛风湿,健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腿痛

悬钟配风池后溪,有祛风活络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悬钟配环跳风市、阳陵泉,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

悬钟配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足三里、昆仑,治坐骨神经痛。

悬钟配风池、外关、后溪、阳陵泉,治颈项强痛。

悬钟配百会、肾俞、太溪、足三里,治老年性痴呆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胻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针灸甲乙经》: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悬钟主之。胫酸痛,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其血立已。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悬钟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风,灸百壮,治风,身重心烦足胫痛。主湿痹,流肿,髀筋急瘛,胫痛。主膝胫酸摇,酸痹不仁筋缩,诸节酸折,风劳身重。主五淋。主腹满。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胻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痛,手足不收,腰膝痛,脚气筋骨挛。

医宗金鉴》:主治胃热腹胀,胁痛脚气,脚胫湿痹,浑身瘙痒,趾疼等证。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冲阳

针经标幽赋》:悬钟、环跳,华佗刺躄足而立行。

研究进展

治疗落枕

患者坐位,充分暴露双小腿下1/2,对双侧悬钟常规消毒,取1寸毫针捻转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复合泻法,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同时让患者前后左右活动颈部,尤其是活动受限侧,幅度由小到大,每隔5 min行针一次,留针30 min后出针,不按针孔。30例患者经1~3次治疗均痊愈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在现代医学常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加配针刺方法:取足三里(双侧)、悬钟(双侧),常规消毒后,避开毛孔,将针轻轻接触在腧穴皮肤上,稍加压力后再以拇指左右慢速捻转进入,频率约为每分钟20转,捻转角度应小于15°。分层深入,得气后询问患者的感觉。针用补法针感以上行为佳。留针20~30 min,每隔5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30 d。结果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治疗高血压

针刺前先静卧10 min,取双侧悬钟,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期间每隔10 min运针1 min。每日1次,治疗5d后休息2d,10次为一疗程。每次治疗前后均测血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共治疗4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针刺该穴对高血压,物别是II期高血压疗效较好。

治疗胁痛

取悬钟(重者取双侧,一般取单侧),用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刺入,施捻转提插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30 min,15 min行针一次。共治疗32例,显效24例,缓解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

治疗踝关节扭伤

针刺患侧悬钟,直刺1.5~2寸,病程1h的采用强刺激大幅度运针,同时嘱患者活动踝关节5 min。时间大于1 h者针刺捻转得气后局部行TDP照射,每日1次,每次25 min,共治疗5次。共治疗85例,痊愈70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

治疗偏头痛

主穴取患侧悬钟,配穴阿是穴(即患侧头部触之疼痛明显处)。嘱患者侧卧于床上,腧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按压悬钟下方,右手进针,用提插泻法,使气行向头颞痛处,循经感传越强越好。针感强者只取主穴,不取配穴;针感弱者,可在患侧头部针刺1~2个阿是穴(即触痛明显处),用捻转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20例,全部有效,其中临床痊愈102例,占85%;好转18例,占15%。

针刺悬钟穴,治疗偏头痛患者38例,效果良好。对久病者疗效尤佳。

治疗肩周炎

患者坐位,取患者同侧悬钟,常规消毒后,用5寸毫针对准悬钟透刺至三阴交,以不透出皮外为度。用强刺激提插捻转,同时嘱患者做上举、外旋、后伸等动作,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隔10 min行针一次,使患者有酸麻胀感。每日针1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60例,经过1~2疗程,痊愈4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

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

治疗组小鼠用米粒大艾炷,底座直径2 mm,约重12 mg,每次每穴3炷,选取小鼠“足三里”、“悬钟”。治疗前将腧穴局部(直径为0.5 cm的圆形)剪毛,并在腧穴处涂凡士林软膏固定艾炷,艾炷做得紧而结实,当小鼠挣扎时(以局部红晕或潮红为度)更换艾炷,每壮时间为18~20 s。隔日治疗1次,共15次。结果艾炷灸“足三里”、“悬钟”,可以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其可降低异常增高脑组织中NO含量、NOS活力有关,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

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造模结束后每日针刺“百会”、“风府”、“肾俞”、“悬钟”。连接电针治疗仪,施以连续波,频率15 Hz,连续治疗15 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间隔5 d。治疗后测试行为学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力(T-AOC)的含量。结果:电针组能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P<0.05),降低血清MDA及提高T-AOC含量(P<0.05)。结论:电针“百会”、“风府”、“肾俞”、“悬钟”,可以延长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T-AOC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对痴呆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采用D-半乳糖加速衰老合并Meynert(迈内特)基底核毁损大鼠为模型,用“补肾益髓”针刺法,即选取“百会”、“风府”、“肾俞”、“悬钟”、“涌泉”,连续治疗20 d,并采取荧光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行为学测试表明,该疗法能够改善痴呆大鼠低下的学习、记忆等能力。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与造模组相比能够显著提高中枢神经系统5-HTNA多巴胺DA)的含量。结论:“补肾益髓”针刺法能够提高痴呆模型大鼠低下的中枢神经递质含量。

对感冒易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对60例感冒易感患者采用化脓灸侧足三里、悬钟,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并以20例正常人作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感冒易感患者CD3+、 CD4+、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经化脓灸治疗后CD3+、 CD4+、CD4+/CD8+比值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化脓灸能提高感冒易感患者T辅助细胞数目,纠正异常CD4+/CD8+比值,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对炎症痛大鼠下丘脑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佐剂关节炎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分别以3h、6h、12h、24h作为电针治疗间隔时间,选用“昆仑”和“悬钟”,电针频率15~100 Hz,疏密波,电压2~4 V,留针20 min,连续治疗6d后观测大鼠疼痛级别、痛阈、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的疼痛级别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4 h电针组的痛阈高于模型组(P<0.01),各电针组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在不同间隔时间电针治疗中,以间隔24 h治疗更能明显降低炎症痛大鼠的疼痛级别并提高其痛阈,促进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P<0.05或0.01)。结论:电针对炎症痛大鼠模型具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间隔24 h重复治疗可显著提高其镇痛效果。

治疗颈部软组织扭伤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施以更刺激,效果良好。

影响红、白细胞变化

有报道论为该穴与红细胞生成有关。也是嗜酸粒细胞敏感穴,对嗜酸粒细胞有特异性

影响肌电变化

有报道实验证明,针刺悬钟可使患者肌电幅度升高(P<0.05),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0分钟。

腰俞的别名·髓孔

髓孔为经穴别名,即腰俞。见《针灸资生经》。

腰俞为经穴名(Yāoshū GV2,DU2) 。出《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别名髓空(《针灸甲乙经》),背解(《针灸甲乙经》),腰户(《针灸甲乙经》),腰柱(《外台秘要》),髓俞(《针灸大全》),髓孔(《针灸资生经》),腰注(《圣济总录》),背鲜《针灸学》(南京))。属督脉。腰即腰部,俞即输注,此穴在腰部,是经气输注之处,故名腰俞。腰俞穴主要用于腰腿及两阴等疾患:如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赤白,遗尿癃闭尿路感染尿血泄泻便血,痔疾,癫痫,痔疾,麻木不仁,腹痛腹泻痢疾痔疮脱肛,便秘,带下,经闭遗精淋浊腰脊痛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淋病等。

腰俞穴的别名

髓空(《针灸甲乙经》),背解(《针灸甲乙经》),腰户(《针灸甲乙经》),腰柱(《外台秘要》),髓俞(《针灸大全》),髓孔(《针灸资生经》),腰注(《圣济总录》),背鲜(《针灸学》(南京))。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

穴名解

腰即腰部,俞即输注,此穴在腰部,是经气输注之处,故名腰俞。

胁之下、胯之上为腰,居身之中。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变。输者,通达传送也。穴在脊椎第21椎节下间腰眼处,居腰部冲要之地,为腰部经气注输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谓:“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本穴乃其外线循行之初步。由长强上行越过尾闾,透出荐骨之下,由此而上乃腰之分野,此处为腰之输气处,为全腰之俞。试将腰部扭转,本穴如户下枢轴(腰背督脉诸穴,皆具枢动能力,本穴居下代表全部),以功能而论,本穴能疏解腰部郁滞之气,故名腰俞。

所属部位

骶骨

腰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俞穴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腰俞穴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俯卧或侧卧取穴。

腰俞穴位于骶部,第四骶椎下,当骶管裂孔中。

腰俞穴在督脉的位置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肌肉)

腰俞穴在骶骨的位置(骨骼)

腰俞穴的取法

腰俞穴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俯卧或侧卧取穴。

俯卧或侧卧,正当骶管裂孔中取穴。

俯卧或侧卧位,先按取尾骨上方的骶角,在与两骶角下缘平齐的后正中线上取穴。

腰俞穴穴位解剖

腰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有骶中动、静脉分支。浅层主要布有第五骶神经的后支。深层有尾丛。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骶尾背侧韧带→骶管。

皮肤→皮下组织→骶骨。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骶正中动脉后支和臀下动脉分布。

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

腰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腰俞穴有强腰脊、理下焦等作用。

腰俞穴具有调经清热、散寒除湿的功效。

腰俞穴为腰的输气之所,主治腰髋疼痛、腰脊背不得回转等腰疾,有调肾气、强腰脊、明耳目之功。凡腰疾之转运不利者,可以取此穴。他如沉滞委楚之症,则非所宜,当求其罹病之本也。

腰俞穴又与肾经沟通,腰部有疾,求之于肾,故俗称内肾腰子,因之此穴又名腰户。养生家盘膝运腰时,以本穴为全腰柢础,左右前后反复盘旋,可使两肾生热,添命门之火

腰俞穴主治病证

腰俞穴主要用于腰腿及两阴等疾患:如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赤白,遗尿,癃闭,尿路感染,尿血,泄泻,便血,痔疾,癫痫,痔疾,麻木不仁,腹痛,腹泻,痢疾,痔疮,脱肛,便秘,带下,经闭,遗精,淋浊,腰脊痛,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淋病等。

腰俞穴主要用于腰腿及两阴等疾患:如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赤白、遗尿、癃闭、尿路感染、泄泻、便血、痔疾及癫痫等。

腰俞穴主治月经不调、痔疾、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癫痫。

腰俞穴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麻木不仁;癫痫;腹痛,腹泻,痢疾,便血,痔疮,脱肛,便秘;月经不调,带下,经闭,遗精;淋浊,遗尿。

腰俞穴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治腰脊疼痛,脱肛,便秘,尿血,月经不调,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痔疮,淋病。

刺灸法

刺法

一般向上斜刺0.5~1.0寸。

斜刺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腰骶部。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腰俞穴的配伍

腰俞穴配长强治腹泻不止。

腰俞穴配次髎中极关元治盆腔炎。

腰俞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胯痛。

腰俞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腰俞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腰俞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腰俞配百会、大肠俞承山,治脱肛。

腰俞配大椎身柱神门,治癫痫。

腰俞配环跳,治冷风冷痹。

腰俞配委中、涌泉、小肠俞、膀胱俞,治腰脊强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腰俞主之。乳子下赤白,腰俞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髋疼,腰脊强不得回转,温疟痎疟

针灸大成》:主腰胯腰脊痛,不得俯仰,温疟汗不出,足痹不仁,伤寒四肢热不已,妇人月水闭,溺赤

针灸聚英》: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腰俞穴研究进展

腰俞可明显松弛肛门括约肌和腹肌,抑制内脏反应和鼓肠,故以腰俞穴针麻,可用于肛门手术和全子宫切除术。

大迎的别名·髓孔

髓孔为经穴别名,即大迎。出《针灸甲乙经》。

大迎为经穴名(Dàyíng ST5)。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别名髓孔。属足阳明胃经。古以下颔角前方之骨称“大迎骨”,穴当其处,故名大迎。主治牙关紧闭,齿痛齿龋痛,牙关脱臼智齿冠周炎,面部蜂窝质炎,舌强不能言,口㖞,口噤,颊肿,面肿面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目痛不得闭,唇吻𥆧动,唇紫,寒热瘰疬,大头瘟数欠恶寒,下齿神经痛,颜面浮肿腮腺炎,瘰疬,颈痛,眼睑痉挛,颈淋巴结核等。

髓空的别名

髓孔。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臂阳明,有人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

穴名解

古以下颔角前方之骨称“大迎骨”,穴当其处,故名大迎。

所属部位

大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正坐或侧伏取之。

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沟形凹陷的下端处。

大迎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大迎穴的位置

大迎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大迎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大迎穴的位置(肌肉)

髓孔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卧,在下颌角前下1.3寸,当咬肌附着部的前缘,下颌骨上。简便取法:闭口鼓腮,在下颌骨边缘现一沟形,按之有动脉搏动处取穴。

大迎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正坐或侧伏取之。

正坐或仰卧位,闭口鼓腮,在下颌角前下1.3寸,下颌骨边缘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当按之有动脉搏动处取穴。

髓孔穴穴位解剖

大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与降口角肌、咬肌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分布着面神经和颊神经。皮肤由下颌神经的下牙糟神经末支-颊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颈阔肌,受面神经颈支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降口角肌,到达咬肌前缘。应避开面动脉及其伴行的面前静脉。降口角肌由面神经的下颌缘支支配,咬肌由下颌神经的咬肌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降口角肌与颈阔肌→咬肌前缘。

皮肤→皮下组织→降口角肌→咬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颏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面动脉分布。

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前方有面动、静脉通过。

大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迎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大迎有开关利窍、止痛消肿等作用。

大迎穴有清头散风、通利牙关作用,主治牙关紧闭,口渴,颊肿,齿痛,面肿等证。

髓孔穴主治病证

大迎穴主治牙关紧闭,齿痛,齿龋痛,牙关脱臼,智齿冠周炎,面部蜂窝质炎,舌强不能言,口㖞,口噤,颊肿,面肿,面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目痛不得闭,唇吻𥆧动,唇紫,寒热瘰疬,大头瘟,数欠气恶寒,下齿神经痛,颜面浮肿,腮腺炎,瘰疬,颈痛,眼睑痉挛,颈淋巴结核等。

大迎穴主治牙关紧闭、齿痛、口㖞、颊肿、面肿、面痛、唇吻𥆧动。

大迎主要用于治疗面颊、口齿等疾患:如面痛、颊肿、口、口噤、唇紫、牙齿痛、舌强、寒热瘰疬、大头瘟。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肌痉挛、下齿神经痛、颜面浮肿、腮腺炎等。

大迎主治齿痛,颊肿,牙关紧闭,口;以及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等。

《针灸大成》载本穴主治:风痉,口噤不开,唇吻口动,颊肿牙疼,寒热颈痛,瘰疬,口㖞,齿龋痛,数欠气恶寒,舌强不能言,风壅面浮肿,目痛不得闭。

大迎穴主治面肿,颊肿,唇吻𥆧动,齿痛,口㖞,口噤,牙关脱臼;瘰疬,颈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龋齿痛,智齿冠周炎,面部蜂窝质炎,眼睑痉挛,颈淋巴结核。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2~0.4寸。

一般直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避开动脉。

斜刺0.3~0.5寸;或沿皮刺0.5~1寸,避开血管。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直刺0.2~0.5寸,局部酸胀。

灸法

可灸。

艾条灸3~5分钟。

温灸5~10分钟。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髓孔穴的配伍

大迎配地仓颊车,治口㖞、齿痛、面肿。

大迎配下关合谷,治牙关紧闭。

大迎配下关、合谷、人中,有通关开窍的作用,主治牙关紧闭。

大迎配颊车、合谷、内庭,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肿,齿痛,口喎。

大迎配颧髎听会曲池,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恶寒。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痓,口噤,大迎主之。寒热,颈瘰疬,大迎主之。癫疾互引口㖞,喘悸者,大迎主之。厥,口僻,失欠,下牙痛,颊肿,恶寒,口不收,舌不能言,不得嚼,大迎主之。

《针灸大成》:主风痉,口噤不开,唇吻𥆧动,颊肿牙痛,寒热颈痛瘰疬,口㖞,齿龋痛,数欠气,恶寒,舌强不能言,风壅面浮肿,目痛不得闭。

《外台秘要》:主寒热,颈瘰疬,癫疾,口喎,喘痉悸,口禁厥,口僻失欠,下牙痛,颊肿恶寒,口不收,舌不能言,不得嚼。

悬颅的别名·髓孔

髓孔为经穴别名,即悬颅。见《针灸学》(南京)。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 CB5)。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别名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鼻鼽衄,三叉神经痛,牙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悬颅穴的别名

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穴名解

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

悬,系也。《孟子·公孙丑》:“犹解倒悬也。”又有消停、杜绝、避免之义。颅,指头颅,《说文》:“头,颅也。”本穴在头之两侧颞颥动脉处,头维穴曲鬓穴连线之中点,如悬于头颅,承颔厌气下行,即犹头上经气悬行于颅侧也。沿皮刺之,可治悬晕。悬晕之悬,如物在悬空晃动,在人自觉两足无根,头晕如身悬也,故名悬颅。

特异性

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

所属部位

侧头

悬颅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悬颅穴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悬颅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

悬颅穴位于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中点(《针灸甲乙经》)。

悬颅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肌肉)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悬颅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线之中点取穴。

悬颅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

正坐侧伏或侧卧位,从头维沿鬓角至曲鬓作一弧线,于弧线之中点定悬颅,在头维与悬颅之间定颔厌。

悬颅穴穴位解剖

悬颅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

皮肤→皮下组织→颞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耳颞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下颌神经肌支分布。

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

悬颅穴的功效与作用

悬颅穴有清头目、通经络的作用。

悬颅穴具有通络消肿,清热散风的功效。

针刺悬颅穴可解除头部诸疾,如头痛、面肿、目眩等证,系胆经、三焦经和胃经之会穴,有散风止痛之功。

悬颅穴主治病证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鼻鼽衄,三叉神经痛,牙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

悬颅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齿痛,鼽衄。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

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等。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齿痛,面肿,鼻鼽衄等。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鼻炎,结膜炎,角膜炎。

刺灸法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

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

可灸。

艾条灸5~10分钟。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悬颅穴的配伍

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悬颅配风池、太阳、颔厌、外关,治偏头痛。

悬颅配丝竹空、风池、太阳,治目外眦痛。

悬颅配水沟,治面肿。

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

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针灸大成》:主头痛,牙齿痛,面肤赤肿,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鼻洞浊下不止,传为鼽,目昏懵瞑目。

悬颅穴研究进展

治疗偏头痛

主穴取患侧悬颅透率谷,配穴取风池、太冲、太阳、阿是穴、合谷和足三里。嘱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从悬颅浅刺透向率谷,小幅度捻转,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余穴按常规刺法,取得较强针感后,留针45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5例患者,经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

升高肌电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悬颅穴可使正常人肌电上升。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5分钟。对脑血栓形成的患者针刺悬颅穴,也可使肌电幅度升高,一般5分钟即可表现出来。

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取健侧前顶和悬颅,常规消毒后,用2.5寸毫针,从上向下连续分段沿皮刺3针,每针刺入2寸左右,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和示指进行大幅度快速(300次/min)捻转1 min。休息3 min后再照前法继续捻转,如此反复3次即可起针。共治40例,结果显示,起针后30 min内观察,多数患者脑血管的收缩(波幅降低)与扩张(波幅升高)的动态变化因人而异,而其肢体活动功能不但在脑血管扩张(波幅升高)时增高,而且在收缩(波幅降低)的状态下也同样得到改善。由此可知,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是通过包括脑血管舒缩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横骨的别名·髓孔

髓孔为经穴别名,即横骨。见《经穴汇解》。

横骨为经穴名(Hénggǔ KI11)。出《脉经》。别名下极。属足少阴肾经。横骨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横骨为耻骨之古称,此穴在横骨上缘,故名横骨。横骨穴主治前阴,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遗精,阳痿疝气偏坠,遗尿,癃闭,经闭,少腹痛,脱肛,腰痛,少腹胀痛,小便不利,疝气,阴痛,少腹胀,尿闭,睾丸肿痛,尿失禁,现代又多用横骨穴治疗肠疝痛,膀胱痉挛,膀胱麻痹尿道炎性功能减退,尿道炎,尿潴留,睾丸炎,盆腔炎,附件炎闭经,月经不调,角膜炎等。

横骨穴的别名

下极(《针灸甲乙经》),屈骨(《备急千金要方》),髓空(《经穴汇解》),下横(《神灸经纶》),曲骨端(《针灸资生经》),髓孔(《经穴汇解》)。

出处

《脉经》: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针横骨、关元泻之。

穴名解

横骨为耻骨之古称,此穴在横骨上缘,故名横骨。

特异性

横骨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所属部位

下腹部

横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横骨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横骨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

横骨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脐下4.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5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5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横骨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内脏)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

横骨穴的取法

横骨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

仰卧位,当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

横骨穴穴位解剖

横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锥状肌、腹直肌、腹股沟镰(联合腱)、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腹壁下动脉,阴部外动脉。分布着髂腹下神经的分支。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分布。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构成。可分为脂性层和纤维层。两者在中线附着于腹白线,两侧向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着在股前区的阔筋膜,但在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间的浅筋膜纤维层与阴囊(阴唇)、会阴浅筋膜相连。脂性层的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较大。两层之间有皮神经、浅静脉等经过。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在耻骨结节上3厘米处,穿腹外斜肌腱膜,布于耻骨区的皮肤。其腹腔内对应器官是膀胱、小肠、乙头结肠下端。空虚的膀胱,其顶部不应超出耻骨联合上缘。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锥状肌→腹直肌。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支分布。

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并有腹壁下动脉及阴部外动脉通过。

横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横骨穴有益肾填精的作用。

横骨穴具有益肾助阳,调理下焦的功效。

横骨穴系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与任脉曲骨平,其所治症,为小腹满目赤小便不通阴器下纵引痛、五脏虚竭等症。

横骨穴主治病证

横骨穴主治前阴,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遗精,阳痿,疝气偏坠,遗尿,癃闭,经闭,少腹痛,脱肛,腰痛,少腹胀痛,小便不利,疝气,阴痛,少腹胀,尿闭,睾丸肿痛,尿失禁,现代又多用横骨穴治疗肠疝痛,膀胱痉挛,膀胱麻痹,尿道炎,性功能减退,尿道炎,尿潴留,睾丸炎,盆腔炎,附件炎,闭经,月经不调,角膜炎等。

横骨穴主治前阴、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遗精、阳痿、疝气偏坠、遗尿、癃闭、经闭、少腹痛、脱肛、腰痛等。

横骨穴主治少腹胀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疝气。

横骨穴主治阳痿,遗精;疝气,阴痛,遗尿,小便不利;少腹痛。

横骨穴主治少腹胀,小便不利,遗尿,尿闭,阳痿,遗精,疝气,睾丸肿痛,尿失禁等。

现代又多用横骨穴治疗肠疝痛、膀胱痉挛或麻痹、尿道炎、性功能减退等。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睾丸炎;

2.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附件炎,闭经,月经不调;

3. 其它:角膜炎。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本穴内为膀胱,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小腹及外生殖器部。

注意:横骨穴针刺前排空小便,并缓慢下针,以免刺伤膀胱。

灸法

可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横骨穴的配伍

横骨配阴陵泉、三阴交,有清下焦,利湿热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尿道炎。

横骨配肾俞、关元,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

横骨配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治闭经。

横骨配中极、三阴交,治遗尿。

横骨配支沟、足三里、命门,治大便难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少腹痛,溺难,阴下纵,横骨主之。

《外台秘要》:阴下纵,卵中痛。

《备急千金要方》:脱肛历年不愈,灸横骨百壮。

《针灸大成》:主五淋,小便不通,阴器下纵引痛,小腹满,目赤痛从内眦始,五脏虚竭,失精

席弘赋》: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研究进展

对膀胱的调节作用

对膀胱功能的调节作用:据报道对膀胱张力紧张者,能使张力降低,对膀胱张力松驰者,能使张力增高。并能使逼尿肌、肛门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增加。

以泻法针刺中极、横骨穴,既可使紧张性膀胱张力降低,又可使弛缓性张力增高。

用于针麻

用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针麻,可减轻切皮时的疼痛反应。

对逼尿肌、肛门括约肌的影响

针刺横骨穴,能使逼尿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增强,有助于恢复大小便的随意控制能力。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髓空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髓空》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