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此型肝炎,最常见于甲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以及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伴有血清胆红素超过17.1umol/L均可以出现皮肤粘膜黄染的临床表现,以巩膜最为明显。黄疸按照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即: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出现黄疸不一定都是肝炎,各种急性肝炎引起的黄疸只是属于肝细胞性黄疸,另外应该知道,黄疸只是肝炎的一个症状,黄疸不会引起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没有特效的药物,强调营养支持和早期的严格卧床休息,至症状减退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烟酒、过劳和肝损害的药物,各型的抗病毒指证不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医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至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或太冲涌泉)、胆俞

配穴:发热加曲池胁痛期门、太冲;恶心呕吐加内关;黄疸甚加阳纲;腹胀加天枢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两对透穴可轮换应用,每次用一对,配穴据症选加。针用泻法,刺激可较强,但不宜超出病人耐受程度。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运针2~3次。每日针1~2次,14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据有关报道451例中,临床有效率为80~100%[5~8,13]。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椎腹股沟淋巴结肝俞、胆俞、脾俞

配穴:腹胀纳差加足三里;尿黄加三阴交

(二)治法

大椎穴先垂直刺入然后退出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入3~4毫米(应注意避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使针感传至左右肩部后施泻法不留针。腹股沟淋巴结刺法:触摸到淋巴结后,以左手拇、食指固定,右手持针,快速刺入淋巴结中,略作提插捻转,待针感沿淋巴管传道即出针,以取右侧淋巴结为主,亦可双侧交替。肝、胆、脾俞刺法:针尖以45°角向后正中线刺入,略向上方(相当于横突间),行提插捻转手法,待肝区出现抽动时起针。上述刺法,均于每穴得气后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运针3~5次,不留针。日行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400例,临床治愈率为98.5%,平均治愈天数为32.4天[4,9]。

电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太冲透涌泉。

配穴:肝俞、胆俞、阳陵泉、至阳。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针刺得气后,用G6805型电针机的两极导线分别接于毫针上,采用疏密波,病人感疼、麻、胀或肌肉颤动,强度以能忍受为度。效不明显,改用配穴。每日~2次。

(三)疗效评价

电针治疗111例,临床治愈率85%左右[5,10]。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分组。1、肝、胰胆、脾、三焦。2、①角窝三点:神门子宫、下脚端;②屏间切迹四点:屏间、切迹前后、切迹下;③耳舟一线:锁骨、肩、肩关节;④耳轮脚下缘一线:口、食道、贲门、胃、脾;⑤耳根三点:上耳根、下耳根、耳迷根

配穴:肝痛加神门、交感;恶心加胃、食道、神门;腹胀加大肠、三焦。

(二)治法

主穴任取一组,配穴据症酌加。第1组按常规方法将王不留行子贴于穴区,第2组分“点”“线”贴压。“点”的贴法同上,“线”则按部位长度,以宽0.6厘米长胶布,串排王不留行子,每子相距半粒许,贴压固定在耳穴线上。嘱患者用食、拇指做间歇对压,使耳部有胀痛感,手法不宜过重,以防压破皮肤。每次均仅取1侧穴,每周换贴2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共治104例,治愈10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耳穴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治愈时间上均优于中西药物对照 组[11,12]。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 ,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 ,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面疗效卓著 ,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法 :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 :身、目、小便俱黄 ,发热 ,恶心欲呕 ,腹胀纳呆 ,身倦乏力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用龙虎汤 (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 )或用茵鸡黄草汤 (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 )治疗 ,疗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瘀阻型。症见 :发热口渴 ,腹胀纳呆 ,恶心呕吐 ,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 ,有灼热感 ,身黄如橘子色 ,舌苔黄腻 ,舌质暗红 ,脉弦数。笔者用自拟方 (茵陈、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郁金 )治疗黄疸型肝炎 40例 ,总有效率为 9 8%。

3.温阳化湿 ,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 :身目发黄。色暗淡 ,尿黄 ,纳少 ,恶心 ,腹胀痛 ,大便稀溏 ,倦怠 ,舌淡 ,苔白腻 ,脉沉。方用茵陈术附汤 (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 )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 ,疗效颇佳。

4.通腑泻浊 ,利胆退黄法 :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 :巩膜皮肤黄染 ,小便短少 ,如浓茶色 ,大便燥结 ,腹满或胀 ,两胁下胀满拒按 ,口中热臭 ,舌红 ,苔黄厚腻或黄燥 ,脉弦滑数。方用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效果满意。

5.清热蠲湿 ,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并重型。症见 :目黄、身黄 ,小便黄 ,口苦咽干 ,不思饮食 ,倦怠乏力 ,脘腹胀满 ,舌苔白厚腻 ,脉滑。方用茵陈四苓汤 (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 )加薏苡仁车前草杏仁等治疗 ,效果满意。

6.和解少阳法 :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 ,枢机不利型。症见 :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不思饮食 ,脘腹胀满 ,舌红 ,苔薄黄 ,脉弦。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

7.芳香化湿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型。症见 :身、目、小便俱黄 ,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口干口苦 ,舌红苔白腻 ,脉濡或濡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白蔻木通苍术、连翘、茯苓、泽泻、茵陈、薄荷 )治之 ,疗效卓著。

8.健脾化湿法 :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 :身目萎黄晦暗 ,不思饮食 ,腹脘胀满 ,恶食 ,小便短黄 ,大便溏薄 ,舌苔白腻 ,脉濡缓。方以六神散加味 (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 )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 ,效果满意。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急性黄疸型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病程分为三期,阶段性比较明显,总病程约2-4个月:

(1) 黄疸前期:

约数日至2周。多数症状缓慢出现,多数病人最早的感觉是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甚至不能进食。小儿常伴有低热,约三分的患者有中度发热,亦有高热寒战者,呈弛张热。由于各个病人表现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并以起病时突出的临床症状出现为主分为:有的病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开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黄疸、白细胞增高起病的胆道疾患型;早期以关节酸痛兼发热的风湿型;还有恶寒、弛张热、迅速见黄疸的败血症型。还有部分患者起病类似疟疾脑炎;4%-5%的患者可见荨麻疹丘疹红斑样皮诊。儿童可见颈后淋巴结肿大。这些说明肝炎病人的症状极为复杂,除有共同性外,尚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肝炎急性期发病的复杂性,才能作出早期诊断。

(2)黄疸期:

约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的出现和加深。首先出现尿色黄染,继之见巩膜及皮肤的黄染。黄疸加深在1-2周内达高峰。随着黄疸的加深,部分病人还会继续明显存在约2-6周,然后才逐渐消失。此时多数病人不再发热。患者大便色泽变浅,肝肿大并有叩痛,皮肤瘙痒心动徐缓。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黄疸达高峰并开始消退,消化道症状表现改善,如食欲开始恢复,其他症状也开始减轻。在临床上可根据黄疸的情况特点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轻型黄疸、普通型黄疸、长期型黄疸、反复发作型黄疸。

(3)恢复期:

一旦黄疸消退,就进入了恢复期。约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约1-2个月即康复。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乏力,常称之为肝炎后综合征。  

急性肝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肝炎发病较急,病程短小,大多经1-3个月康复,一般不超过半年。但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恢复要较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要慢。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血清学疾病过程和肝外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在临床表现都极为相似。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消化夺症状为主,可见乏力、纳呆恶心、腹胀、发热、有或无身目黄染(发热、黄疸以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多见)。

急性肝炎的体征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为主,且多有压痛或触痛,肝脏质地软或充实,仅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

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急性肝炎白细胞常稍低和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常大于正常最高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B超:急性肝炎为肝细胞光点增粗、增强改变为主。

急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一般1-3个月后逐渐消失,很少有超过半年者。  

急性黄疸型肝炎饮食

急性黄疸型肝炎以起病较急、肤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在饮食上也要注意。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饮食上的要求是:食物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冷热适宜,无刺激性,适量,富于营养的流食、半流食、软食;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并要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烟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血液分解代谢需在肝脏进行,分解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能使已有病损的肝细胞损害程度加重)的基础上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了辨证实施饮食护理指导。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

1、黄疸前期:儿童可见颈后淋巴结肿大。这些说明起病时的症状除有共性外,尚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才能作出早期诊断。常见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呕吐上腹不适及腹胀,少数有肝区痛、腹泻便秘等。约数日至2周。多数症状缓慢出现,先有全身不适及乏力,小儿常伴低热。约1/3的患者起病急,有轻、中度发热,亦有高热伴寒战者,呈弛张热。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有人根据患者起病时的突出症状分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发热、头痛及上呼吸道症状开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剧痛伴寒战、高热、黄疸及白细胞增多起病的胆道疾患型;早期以肌肉关节酸痛兼发热的风湿型;有恶寒、弛张热、迅速见黄疸的败血症型;还有部分患者起病类似疟疾或脑炎;4%~5%的患者可见荨麻疹、丘疹及红斑样皮疹

2、黄疸期: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黄疸达顶峰并开始消退前消化道症状表现改善。如出现淤胆型肝炎者此期可见酶、胆分离现象。约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出现和加深。先有尿色变深黄,继见巩膜及皮肤黄染,黄疸加深在1~2周内达高峰。此时多数不再发热,但消化道症状和乏力明显加重,大便色泽变浅,肝肿大并有叩痛,皮肤瘙痒和心动徐缓。

3、恢复期: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为肝炎后综合征。约2周至4个月,平均为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逐渐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约1~2月即康复。  

急性黄疸型肝炎预后

黄疸型肝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脂溶性胆红素可沉着到脑神经核上,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

甲型和戊型肝炎仅引起急性肝炎,少数发展为重型肝炎而不转为慢性,合并症少见。一部急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由于病原及机体免疫方面的原因病程可超过半年以上演变成慢性肝炎。其中急性乙型肝炎约10%,急性丙型肝炎约50%转为慢性。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起病缓慢,约1/3患者起病较急。有发冷、发热、乏力,食欲明显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常伴中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经1周左右开始尿呈茶色,逐渐巩膜、皮肤出现黄疸,黄疸重时伴皮肤瘙痒。肝区疼痛。检查见肝、脾肿大。黄疸期持续2~6周,少数可长达3个月。黄疸型肝炎症状开始消退时,食欲逐步恢复,肝、脾肿大需经2~3个月才恢复正常,有些肝功能等均正常,但肝区痛、上腹不适等持续存在称为肝炎后综合征。

少数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在排除其他原因后,有肝进行性缩小,黄疸加深、肝功能不正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诊断为重症肝炎,预后差,病死率高。

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占全部肝炎的70%~90%,症状较黄疸型为轻,主要有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少数有恶心、呕吐。体检有肝肿大,部分有脾肿大,大多数经3~6个月恢复,但迁延不愈和反覆发作者较急性黄疸性肝炎多见。

成年人的黄疸大多数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如近期有饮食不洁史,到街上吃羊肉串、摊上吃饭等、都容易感染甲肝。会逐渐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腹胀肋痛,食欲不振,厌油腻,全身乏力,目黄尿黄等症状。多属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  

预防黄疸型肝炎很重要

黄疸性肝病是肝炎的一种,而且发病率高,治疗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导致肝硬化肝腹水等恶性病,所以预防黄疸型肝炎很重要。

一、注意日常生活饮食: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重点应应在提高全社会卫生水平上,着重抓好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其次,要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从而阻断医源性传播

二、接触病人后及时注射: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人,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丙种球蛋白

三、隔离接触者:小儿接触了肝炎病人后又可以传给另一个人,这样疾病会一个一个地传开去,越传越多,造成流行。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对接触者隔离观察至潜伏期结束。  

治疗黄疸型肝炎的食疗

黄疸型肝炎是肝炎的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等。黄疸型肝炎患者可以采取食疗方来进行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食疗: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急性黄疸型肝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急性黄疸型肝炎》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