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泄泻病的辨证治疗

泄泻病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病变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出现虚实兼挟,寒热互见,故而辨证时,应全面分析。在治法上,《医宗必读》提出治泻有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在治法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泄泻病证型虽多,但各有特点。外感泄泻病,多挟表证,当辨其寒湿与湿热而分别论治。食滞肠胃之泄泻病,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病,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之泄泻病,以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病,多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疫软为特点。

各型泄泻病,有单一出现者,有合并出现者,亦有互相传化者。所以各种治法,应随证灵活选用,一般而论,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属实证,治以祛邪为主。若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泄泻病日久,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多属虚证,治以扶正为主。脾肾阳虚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泄不止宜固涩,泄泻病初起,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此外,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禁食荤腥油腻等物。

感受外邪

寒湿(风寒)/寒湿困脾

泄泻病·寒湿证(diarrhea with cold-damp syndrome)又称寒湿泄泻病,是指感受寒湿,以泄泻病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症状

泄泻病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痰痛,是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治疗寒湿(风寒)型泄泻病的方药

藿香正气散为主方。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是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半夏醒脾燥湿。本方既能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满,健脾宽中,调理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到恢复,而泄泻病自止。若感受暑湿,或饮食不慎,引起泄泻病,可用纯阳正气丸,服用简便,疗效较好。

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以增疏风散寒的能力。如湿邪偏重,证见胸闷腹胀尿少,肢体倦怠,苔白腻者,可用胃苓汤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寒湿(风寒)型泄泻病的针灸治疗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寒湿者加中脘气海; 方二

治法:疏风散寒,和中化湿。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合谷、中脘、天枢、上巨虚。

随证配穴:腹痛甚者,加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合谷疏风散寒。中脘为胃募腑会,天枢为大肠募,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三穴相配,可疏调胃肠气机,升清降浊。 寒湿(风寒)型泄泻病的艾灸治疗

选穴:大肠俞、神阙、上巨虚、大横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的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病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寒湿(风寒)型泄泻病的推拿疗法

选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返操作5~6遍。用掌摩法逆时针摩腹,时间大约8分钟。患者俯卧位,用左右结构㨰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轻柔地按揉气海、关元、足三里穴,每穴约2分钟,在气海穴治疗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湿热/暑湿/肠腑湿热/湿热蕴结

泄泻病·湿热蕴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又称湿热泄泻病,是指感受湿热,以泄泻病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泄泻病·暑湿证(diarrhea with summerheat-damp syndrome)又称暑湿泄泻病,是指盛夏感受暑湿,以腹痛泄泻病,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汗出面垢,口渴尿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症状

泄泻病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

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病。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泻而不爽。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

清热利湿。 湿热(暑湿)型泄泻病的方药治疗

葛根芩连汤加味。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助其清热之力;茯苓、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病可止。

若湿邪偏重,证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平胃散燥湿宽中。挟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消食化滞。夏季盛暑之时,发生泄泻病,证见泄泻病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可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等药,以清暑化湿。 湿热(暑湿)型泄泻病的针灸治疗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湿热者加曲池内庭。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热甚—内庭。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三

治法:清热利湿,调和肠胃。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合谷、内庭、中脘、天枢、足三里、金津、玉液委中

随证配穴:腹痛发热甚者,加曲池、大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

方义:中脘、天枢、足三里调和胃肠气机,升清降浊。合谷、内庭清泻胃肠湿热。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使热随血去。 湿热(暑湿)型泄泻病的艾灸治疗

选穴:天枢、阴陵泉、合谷、下巨虚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至泄泻病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湿热(暑湿)型泄泻病的推拿疗法

选穴:大肠俞、长强、脾俞、胃俞、天枢。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用左右结构:㨰法沿脊柱两旁的膀胱经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后再在每穴上施以点按法,每穴操作1分钟,以酸胀感为度。在胃肠部施用摩法,摩法以逆时针方向进行。

食滞肠胃

泄泻病·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又称伤食泄泻病,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泄泻病·伤酒证(diarrhea with alcoholism syndrome)又称伤酒泄泻病,是指饮酒过度,损伤脾胃,以晨起即泄,泄下黄沫,小便赤,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症状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 治疗食滞肠胃型泄泻病的方药

保和丸为主方。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 食滞肠胃型泄泻病的针灸治疗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饮食所伤者加建里、足三里。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食滞—中脘。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三

治法:消食导滞,调和肠胃。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胃俞、脾俞、足三里、下脘璇玑里内庭穴。

随证配穴:伴呕吐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下脘、璇玑、里内庭为消宿食效穴。 食滞肠胃型泄泻病的艾灸治疗

选穴:中脘、建里、上巨虚、公孙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病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食滞肠胃型泄泻病的推拿疗法

选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胃俞、大肠。

操作方法: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掌门、期门穴治疗,每穴约6分钟。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的肝俞、胆俞、胃俞及腰部的大肠俞,以透热为度。

肝气乘脾/肝气郁滞/肝气郁结

泄泻病·肝气郁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又称肝郁泄泻病,是指肝气郁结,以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病,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症状

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病,舌淡红,脉弦。 证候分析

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腹痛泄泻病。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

抑肝扶脾。 肝气乘脾型泄泻病的方药治疗

痛泻要方为主方。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肝气乘脾型泄泻病的针灸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脾俞、肝俞、中脘、天枢、期门、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穴。

随证配穴:胸胁痞闷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加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以疏泄肝郁之气,缓急止痛。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脾胃虚弱

症状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而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

健脾益胃。 脾胃虚弱型泄泻病的方药治疗

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本方用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而致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脾胃虚弱型泄泻病的针灸治疗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脾虚者加灸章门、关元俞。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三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肾阳虚衰

肾泄为病证名。又名五更泄、五更泻。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病。见《普济本事方》。可用震灵丹、胃关煎、四神丸等方,或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服。 症状

泄泻病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泄泻病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又称为“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肾阳虚衰型泄泻病的方药治疗

四神丸加味。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以固涩止泻。

慢性泄泻病,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病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 肾阳虚衰型泄泻病的针灸治疗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肾虚者加灸命门肾俞。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肾虚—肾俞、命门。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方三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中脘、脾俞、章门、天枢、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脘、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概述

泄泻病(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针灸对泄泻病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若泄泻病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病范畴。

泄泻病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泄泻病是指以腹泻、便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中医药学名词》(2010):泄泻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古人论述

泄泻病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病”。亦有根据病因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病”二字。《丹台玉案·泄泻病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缔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病。”《奇效良方·泄泻病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

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温胜则濡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以上都说明了温、热、寒、风皆能引起泄泻病。《景岳全书·泄泻病》说:“泄泻病……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张聿青医案·泄泻病》指出:“上则嗳噫,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说明本证的发生,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

泄泻病的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及肠道功能失调,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皆可引起泄泻病。

泄泻病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病。脾虚湿胜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胜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病。《景岳全书·泄泻病》所谓:“泄泻病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肝肾所引起的泄泻病,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能使人发生泄泻病,但其中以寒湿暑热等因引起的,较为多见。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最能引起泄泻病,《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使脾胃功能障碍,而引起泄泻病,但仍多与湿邪有关。所以《杂病源流犀烛·泄泻病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温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寒湿困脾:感受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升降失调,传导失职,而成泄泻病。

肠腑湿热: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伤及肠腑而成泄泻病。

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病。《景岳全书·泄泻病》篇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情志失调/肝气郁滞

平时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病。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病》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病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欺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病。

肾阳虚衰

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病。《景岳全书·泄泻病》篇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急性泄泻病

多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因感受寒湿暑湿之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病。

慢性泄泻病

多因脾胃衰弱,或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职,水湿谷滞内停,清浊不分而下;亦有肝失疏泄,横逆乘脾,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泄泻病的症状

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但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也有将泄泻病分开者,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

泄泻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症候的不同,分为风泄寒泄、暑泄、湿泄、热泄伤食泄、溢饮滑泄酒泄七情泻积瘀泄虚泄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肠泄、大肠泄等。

临床上泄泻病分急慢两类。

急性泄泻病多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因感受寒湿暑湿之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病。发病急,便次及量均较多,常兼肛门灼热、泻下黄糜热臭等湿热证象或身寒喜温、便质清稀等寒湿证象。

慢性泄泻病多因脾胃衰弱,或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职,水湿谷滞内停,清浊不分而下;亦有肝失疏泄,横逆乘脾,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病程较长,便次及量相对较少,常兼神疲纳差,面色萎黄或五更泄、畏寒肢冷等脾虚及肾虚证象。

风泄

风泄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病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亦名飧泻。春古苍防汤、苍芍汤,夏二香散,秋神术散,冬不换金正气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汤、曲芎丸;带血虚者胃风汤。”本证可见于肠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寒泄

寒泄又名寒泻鹜溏。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鹜溏者,是寒泄也。”《丹溪心法,泄泻病》:“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已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汤。”《症因脉治》卷四又分本证为外感寒邪泻和积寒泄泻病两种。

外感寒邪泻

外感寒邪泻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病。如寒邪直中三阴经者,症见恶寒身痛,不发热,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谷,脉多沉迟,宜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则泻而恶寒、发热、身痛、口渴、脉多浮,宜用羌活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方。

积寒泄泻病

积寒泄泻病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病。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症因脉治》卷四:“积寒泄泻病之症,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治宜温中散寒寒积内滞者,用豆蔻丸;肠胃虚冷者,用理中汤、补中汤

暑泄

暑泄即暑泻。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病。

泄泻病·暑湿证(diarrhea with summerheat-damp syndrome)又称暑湿泄泻病,是指盛夏感受暑湿,以腹痛泄泻病,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汗出面垢,口渴尿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病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暑泻,专受暑而成泻利病也。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于口齿,伤于肠胃,数日问其邪即发,或夹食,或夹湿,以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饮。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以致久而成泄,所泻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龙丸。此新久之别也。而其症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如暑伤心脾,呕吐泄泻病,或霍乱转筋,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如暑热引饮过多,致水暑交并,而上吐下泻,宜解暑三白散;如伤暑,上吐下泻,而兼烦乱,宜香朴饮子;如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若不过受暑而泻,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矣,宜消暑十全饮香茹汤;其或有盛暑伤于外,阴冷伤于内,而为内外受迫者,此症更重,非可易视矣,宜连理汤、桂苓元、缩脾饮。”

湿泻

湿泻又名濡泄、洞泄。指湿伤脾胃所致的泄泻病。《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阴久,多有此病。宜除湿汤戊己丸,佐以胃苓汤。重者宜术附汤。如其人本不甚泻,每日两三次鸭溏,此脾家不燥,常服平胃散自愈。”《医学传灯·泄泻病》:“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病属于阳。初起宜用分消饮,久以柴苓汤主之。若肢冷脉细,元气大虚,宜用消肿健脾汤,即金匮肾气丸,亦宜服也。”《金匮翼,泄泻病诸症统论》:“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内经》所谓湿胜则濡泄, 《左传》所谓雨淫腹疾者是也。又水寒之气,入客肠间,亦令人濡泻。经云太阳之胜,寒客下焦,传为濡泄是也。”治宜利湿和中,选用胃苓汤,理中丸,柴苓汤;或以除湿汤吞戊己丸;重者用术附汤;久病体虚,肢冷脉细者,宜用消肿健汤,兼服金匮肾气丸以养元扶正。单纯水泻,可选用五苓散、驻车丸,挟热者用参连丸

热泄

热泄即热泻。《古今医鉴·泄泻病》:“热泄,所下黏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热泻又称热泄、火泻火泄。因热迫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黏,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病》:“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烦渴,小便不利。”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黄芩汤柴葛芩连汤加味四苓散香连丸等方。气虚有热者,可用卫生汤阴虚火动者,可用升阴丸。本病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及肠炎、菌痢等疾病。

伤食泻

伤食泻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指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病。

泄泻病·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又称伤食泄泻病,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

《丹溪心法·泄泻病》:“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病。”证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中,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挟寒者宜温,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形症俱实宜下者,用感应丸煮黄丸。挟热者宜清,用栀连平胃散;宜下者,用大承气汤

溢饮滑泄

溢饮滑泄又称饮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滑泄又称滑泻,多为久泻久虚下脱,以致泄泻病不能自制。见《华氏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杂病源流犀烛·泄泻病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泄久不止,大孔(肛门)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症。多因泄久气陷下脱所致。治宜固涩止脱,扶正祛邪。又分寒滑、热滑。寒滑者,脾肾虚寒,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肉豆蔻补骨脂炮姜肉桂之类,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诃子丸等方。热滑者,中气下脱而热邪稽留,宜用固肠丸诃子散等方。

酒泄

酒泄又称酒湿泄、纵酒泄泻病、伤酒泄泻病。因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所致。有寒热之分。《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有善饮而先天禀厚者,大便泄泻病,若一日不泻,反觉闷热,此属湿热。治宜清利,用四苓散大分清饮葛花解酲汤酒蒸黄连丸之类。多饮酒而阳气虚弱者,酒湿从寒化,症见饮食渐减,形体渐瘦,困倦畏寒,泄泻病日久,或五更作泄,或秋冬加剧,脉多弦细。治宜培补脾肾、温化寒湿,用平胃散、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八味丸胃关煎等方。

痰积泄泻病

泄泻病·痰积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为病证名。又称痰积泄泻病,是指痰食积滞,伤及脾胃,以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泻下白色黏液或白冻,腹中漉漉有声,或两肋攻刺作痛,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病证候。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病也。”

七情泻

七情泻指因情志刺激过度所致的泄泻病。《医学入门·杂病》:“七情泻腹常虚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岳全书·泄泻病》:“凡遇怒气便作泄泻病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治宜和中顺气,用藿香正气散七气汤古萸连丸等方。

积瘀泄

积瘀泄指瘀血所致的泄泻病。《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医林改错》治泄泻病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用膈下逐瘀汤

虚泄

虚泄指大便溏泄之属于虚证者。多因脾胃虚弱,肾阳衰微所致。症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暖气,大便稀薄而无酸臭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等。治宜补中温肾

五更泄

五更泄即肾泄。《寿世保元·泄泻病》:“五更泄者,肾泄也。”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症因脉治·泄泻病论》论五更泄泻病肾虚五更泄泻病酒积五更泄泻病、寒积五更泄泻病、食积五更泄泻病、肝火五更泄泻病之不同。

滑泄

滑泄又称滑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病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泄久不止,大孔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症。多因泄久气陷下脱所致。治宜固涩止脱,扶正祛邪。又分寒滑、热滑。寒滑者,脾肾虚寒,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加肉豆蔻、补骨脂、炮姜、肉桂之类,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诃子丸等方。热滑者,中气下脱而热邪稽留,宜用固肠丸、诃子散等方。

溏泄

溏泄指大便稀薄。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奇效良方·泄泻病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

飧泄

飧泄(飧音sūn孙)又名飧泻、水谷痢。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脾胃气虚阳弱,或内伤七情,或风、湿、寒、热诸邪客犯肠胃皆可导致飧泄。

直肠泄

直肠泄即直肠泻。《医宗必读·泄泻病》:“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

大肠泄

大肠泄后世多认为属寒。治宜温中散寒,可用干姜附子汤等方。《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类证鉴别

泄泻病与痢疾的病变部位都在肠间,应予鉴别。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者为痢疾;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病。泄泻病亦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二者是不难分辨的。

泄泻病的其他疗法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天枢 上巨虚

方法 黄连素注射液,或维生素1、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0ml每日1次。

耳针法

方一

以取大肠、小肠、脾、下脚端、肝、肾、肺等穴为主。每次选3~5穴。急性者可每日治1~2次;慢性者则可隔日1次。

方二

选穴:大肠 胃 脾 肝 肾 交感

方法:每次选3~4穴,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方三

取小肠、大肠、胃、脾、肝、肾、交感、神门穴。每次酌取3~5穴,急性泄泻病每日1~2次,慢性泄泻病隔日1次,留针10~20min。

艾灸对症治疗

泄泻病常伴有腹痛、乏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腹痛

选穴:气海、内关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乏力

选穴:百会、足三里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医案

患者,男,47岁。腹胀泄泻病,稀便混有粘液,无脓血,纳差,体倦无力。检查:患者消瘦,脐周有压痛,肠鸣音略强。大便镜检无异常所见。而采用针灸治疗,以中脘、天枢、神阙(灸)、足三里等穴为主,以脾俞、胃俞、大肠俞、合谷、章门等穴为辅,每次取穴3~5个。隔日1次,针3次后,大便减少至1~2次,共针6次症状消失,大便转为正常。(针灸学简编

周某,男,50岁。反复下腹胀痛1年,每日排便3~5次,常在黎明前泻,质稀时有黏液,纳差,腰酸肢冷。查体: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脉沉细,舌苔薄白,边有齿印。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纤维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轻度充血水肿,直肠内有少量稀粪及黄色黏液”。诊为“直结肠慢性炎症”。3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推拿采用健脾和胃、温肾壮阳法治疗,1个月后症状减轻,2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基本恢复正常。继续治疗1个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纤维结肠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停止治疗后坚持自我摩腹,每日早晚餐前各1次,每次10分钟,温热为度。随访1年未复发。

萧某,男,48岁。拂晓腹痛,腹泻2年,每天数次,大便不成形。内科诊断为慢性肠炎,予黄连素、四神丸口服暂能缓解,但停药即发。检查:精神疲乏,面黄肌瘦,食欲差,腹痛肠鸣,腹冷喜暖,腰膝酸软四肢发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取中脘、关元、肾俞、天枢、大肠俞、上巨虚,针灸并用,补法。治疗2个疗程( 24次)痊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注意事项

(1)急性泄泻病,应到肠道门诊治疗,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在排除肠道传染病的情况下,才能做推拿治疗。

(2)发病期间应注意饮食,忌生冷油腻之品,平时也应注意饮食卫生

(3)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掌握心理因素,因势利导。

(4)若施灸后泄泻病不能控制,水分丢失多,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防止电解质紊乱。

(5)施灸期间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止风寒内侵加重病情。

文献摘录

《素问·厥论篇》:“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伤寒论》一五九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古今医鉴·泄泻病》:“夫泄泻病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病也。”

《景岳全书·泄泻病》:“泄泻病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日: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临证指南医案·泄泻病》:“泄泻病,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或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

医学心悟·泄泻病》:“书云,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湿寒,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

时病论·食泻》:“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府,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

世医得效方》卷五:“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

《寿世保元·泄泻病》:“人病泄,每至五更辄即利,此肾泄也,用五味子散数服而愈。因起居不慎,泄复作,年余不差,此命门火虚,不能生脾土,法当补其母,火者土之母也,遂用八味丸补其母。”

《张氏医通》卷七:“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其泻每在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以肾旺于亥子五更之时,故特甚也。”

治疗泄泻病的穴位

治疗泄泻病的方剂

治疗泄泻病的中成药

泄泻病相关药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泄泻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泄泻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