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的发展
天然药源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从北部寒冷的黑龙江,到南部炎热的南海诸岛,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从高山到平原,从陆地到江河湖海,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天然资源,其种类之多,藏量之大,为世界之冠。丰富的天然资源是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许多著名的药材,都是采自野生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天然矿石。许多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精心培植,优质而高产,有道地药材之称,如四川产的黄连、附子,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子,内蒙古的黄芪,吉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金银花,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的浙贝母,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蚧等都是历史悠久的,全国著名的常用地道中药,有的在世界上也有盛名。
新发现的野生药材资源
通过全国各省区的调查研究,已摸清了多数中药品种和分布情况,发现了很多以往并未利用而依靠进口的野生药材资源,如胡黄连、马钱子、安息香、诃子、阿魏、沉香、降香等。其中发现了不少类同品或具有相似有效成分的资源植物,如发现中药柴胡属植物我国有 20余种,其根多数(大叶柴胡除外)可以入药。有的种的挥发油组成也与北柴胡十分相似,这为柴胡优质品种的寻找提供了条件。类似上述开发研究的资源品种,还有丹参、细辛等40多类之多,及类似课题的完成,对常用中药材的资源开发和优质品的发现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野生药材变为规模化种植和家养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用量成倍增长,国外的需求量也很大,许多品种单靠野生品种供应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因此逐步地变野生药材为规模化种植和家养,是从根本上解决药材生产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扩大和新建了不少地区药材生产基地。许多著名道地药材产区扩大了栽培面积,如甘肃岷县的当归、四川江油县的附子、石柱县的黄连、河南沁阳县的地黄、吉林抚松县的人参、广东阳春县的砂仁、广西靖西县的八角茴香、江苏太仓县的薄荷等,每年能为国家提供大量商品药材。当前我国家种药材的播种面积近33万公顷,产量约2.5亿kg,家种家养的大宗中药材约有180种,除原来的栽培地外,许多品种发展了新基地,如三七引种到河南,山西党参引种到甘肃,新疆贝母引种到河北,东北关防风引种到四川等。野生变家种的药材约有100种,如川贝母、龙胆草、柴胡、黄芩、五味子、半夏、栝楼、续断、丹参、太子参、茯苓、石斛、独活、天麻等。特别是天麻,由人工无性繁殖,产量取得了巨大发展,仅汉中地区年收购栽培的商品天麻达20万kg,占全国产量的l/4。野生动物的驯化家养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蛤蚧、蛤士蟆、金钱白花蛇、梅花鹿、全蝎、三角帆蚌、海马、熊等。一批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开辟了获取动物药材的新途径,如从活麝香囊中取麝香,从牛胆中人工培育天然牛黄、从活熊胆中取胆汁等都应用在当前的药材生产中。过去靠进口的药材,有些已在国内引种成功,如西洋参、马钱子、大风子、檀香、儿茶、西红花、丁香、白蔻、肉豆蔻、胖大海等。西洋参在北京、陕西、吉林、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福建等省开展了引种试验,目前全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多亩,有大量商品投入市场。
中药材生产和科研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使中药材的生产和科研的深度及广度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仓储养护技术、良种选育、药材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如地黄采用组织培养新技术进行茎尖脱毒,育出无病毒植株,利用叶片无性变异及胚珠培养成功得到“茎尖16号”等地黄新品系,并应用于生产,使地黄产量提高2~3倍。又如通过对西红花的生理生态研究和物候观察,取得“大球茎不变小,小球茎增大”的效果。还创建了快速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提高了花的质量。使我国西红花产量每亩达到1~1.5kg。目前仅上海一地每年能提供商品西红花约700kg,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解决了用药需要。
中药资源的种类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现就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的应用种类进行论述。
中药材的种类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一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中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同。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一般在200一3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约在300一400种。东北地区栽培(饲养)种类以人参、鹿茸、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柏、防风、龙胆、蛤蟆油等为代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山药、金银花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苓、柴胡、远志、知母、酸枣仁、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蝎子、蛇类、夏枯草、蟾酥、柏子仁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辛夷、独活、续断、枳壳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蜈蚣、龟板、鳖甲、半夏、射干为代表;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己、草果、石斛、穿山甲、蛤蚧等为代表;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附子、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麝香、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锁阳等为代表。海洋药物以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海马等为代表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主产品种。
中药材的大多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调拨,全国药材系统每年都要举办药材商品交流会。在全国交流会中交流的中药材一般在800一1000种,最多达几千种。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一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从各地经营规模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般为700一800种,中小城市一般在500一600种,县及县以下为300一400种。上海是中国经营药材品种较多的地区,据记载,最多时可达几千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载的中药材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中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到1995年版,收载药材种类明显地增加。
1985年版药典的种药材及制品中,实际收载药材446种,其中植物药材383种,占86%;动物药材种,占9%;矿物药材21种,占5%。3类药材中,植物和动物药材来源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药多来源,在1985年版药典收载的425种植物、动物药材中,两个来源的81种、3个来源的32种、4个来源的9种、5个来源的3种、6个来源的1种;二是多药一来源,属于这种情况的有42种,其中两味药同属一来源的38种、3味药同属一来源的2种、4味药同属一来源的2种。因此,从基原统计来看,425种植物、动物药材来自536个动、植物种,隶属160科。
1990年版药典收载中药材及植物油脂509种,包括植物药材439种,动物药材47种、矿物药材23种,涉及基原627种(不包括附录),其中以植物类居多,共557种,动物类70种。基原构成情况是:一原373种、二原88种、三原36种、四原7种,五原6种、六原1种。多基原药材品种是:三原有大黄、山慈菇、马勃,天南星,瓦楞子、五倍子、升麻、水蛭、甘草、石韦,百合、百部、竹茹、伊贝母、吴茱萸、牡蛎、青黛、郁李仁、细辛、珍珠、砂仁、威灵仙、莪术、党参、海龙、娑罗子、预知子、桑螵蛸、黄连、黄精、蛇蜕、麻黄、紫草、橘红、麝香;四原有川贝母、龙胆、苦杏仁、郁金、秦艽、秦皮、金银花;五原有石斛,陈皮、枳壳、钩藤、海马、淫羊藿;六原有石决明。
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种类
地方标准属地方性用药法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实施或补充,通常收载地区习用的药材。例如,药典收载的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而广东、江西等地则习用爵床科植物岩水蓑衣的种子,称“南天仙子”。据统计,全国约有200多种药材的用药习惯存在地区性差异,比较普遍的有地丁、白头翁、贯众、透骨草、大青叶等。
目前,中国各省(区)的地方标准尚无统一要求,从已出版的一些地方标准来看,其名称、出版时间不尽一致。现将部分省、区的药品标准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作一统计。
地方标准中,地区性习用药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种只占11%,89%属药典以外品种,《云南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的地方习用品种占72%。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具有很浓的地区特色,如四川的阿坝当归、川中南星、川党参、四川牡丹、康定玉竹和川南马兜铃等;云南的云白芍、金铁锁、珠子参、薯莨和理枣仁等。
中成药及临床处方中的药材种类
中成药是固定的成方制剂,其方剂组成涉及的药材比较广泛。《中国基本中成药》收载各类中成药700种,涉及药材574种(不包括不同炮制方法的药材品种)。
中成药的原料绝大部分属普遍经营的中药材,但许多配方也吸收了一些目前尚无经销的、属于民间药范畴的草药,如矮地茶、臭梧桐7叶、南蛇藤、菱角、秋梨、青萝卜、洋葱头、荠菜、杜鹃叶、白背叶、岗稔子、柳蘑、蜣螂、蜻蜒、鳝鱼、猪下颌骨、羊胫骨、鸡脚、麻雀脑、海螺、铁屑、铜绿和香墨等。
同中成药配方相比,临床处方有着很大的灵活性。据了解,中医处方中所用药材种类,多在250一300种,多者400一500种,基本上是市售中药材。
出口的药材种类
中国药材出口历史久远,据记载,自唐宋时代就向外输出药材。输出的药材品种主要有:朱砂、人参、牛黄、茯苓、茯神、附子、川椒、常山、远志、甘草、川芎、白术、防风、杏仁、黄芩、大黄、白芷、豆蔻、麝香、鹿茸、五加皮、薄荷、陈皮、桂皮、当归、麻黄、莨菪、樟脑、五倍子及硫黄等。
至今,中国仍是药材出口的主要国家。中国的中药材出口包括东南亚、日本、原苏联、美国以及港、澳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中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其中植物药材主要有人参、甘草、黄芪、桔梗、龙胆、巴戟天、草乌、柴胡、防风、紫草、白芍、当归、党参、丹参、玄参、地黄、黄芩、牛膝,独活、麦冬、三七,苦参、茜草、何首乌、大黄、贝母、黄连、川芎、知母、升麻、玉竹、黄精、天麻、姜黄、白术、苍术、天南星、延胡索、贯众、杜仲、厚朴、黄柏、秦皮、石斛、钩藤、桑枝、竹茹、桑叶、艾叶、十大功劳叶、枇杷叶、淡竹叶、红花、款冬花、金银花、菊花、玫瑰花、密蒙花、蒲黄、松花粉、女贞子、五味子、枳实、枳壳、瓜萎、益智、木瓜、春砂仁、小茴香、乌梅、山茱萸、枸杞子、山楂、酸枣仁、郁李仁、白芥子、木鳖子、麻黄、茵陈、益母草、细辛、瞿麦、锁阳、藿香、香薷、冬虫夏草、茯苓、猪苓、马勃和雷丸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阿胶、蜈蚣、全蝎、蛤蟆油、桑螵蛸、蜂房、龟甲与鳖甲等;矿物药材主要有赭石、朱砂、鹅管石、自然铜、龙骨和琥珀等。
贵重药材的种类
贵重药材是中国药材中的珍品。1981年,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工商管理局在关于贵重药材品种的通知中,将麝香、牛黄、人参、三七、黄连、贝母、鹿茸、冬虫夏草、天麻、珍珠、熊胆、枸杞子、杜仲、厚朴、全蝎、肉桂、沉香、山茱萸、蟾酥、金银花、巴戟天、阿胶、犀角、广角、羚羊角、乳香、没药,血竭、砂仁、檀香、公丁香和西红花30个品种列为贵重药材。
民间药的种类
民间药也称草药,多在民间使用,是中药资源应用的初级阶段,也是商品药材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现有商品药材1000余种,仅占全部中药资源的10%以上,其余85%以上的品种都属民间药和民族药。
许多省区对本地民间药作了调查统计:河北的中药资源中,商品药材占13%,民间药占87%;江苏的中药资源中65%的种类属民间药;浙江民间药有1171种,占62%;广西民间药则占80%多。据本次中药资源普查,中药资源种类所增加的种类基本上为民间药。中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从药用价值到应用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10多年来,中国南部有些省区,如广西、四川、湖南、浙江、江苏等,在经营药材的同时,开展了民间草药的经营业务。广西有40多个县区设有专营民间草药的门市部,70年代后期,南宁等4个城市经营的草药品种已达786种,仅南宁市草药服务部1980年就供应草药90多万公斤。经营民间草药的主要目的是为民间药的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照顾到当地群众的传统用药习惯。民间草药的应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没有实现跨地区的或全国性的广泛流通,药理、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还未达到药材所具备的标准。
民间药是以实践所产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但是,中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陕西太白草药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
太白草药习惯上以“七”字命名,称为“七药”。七药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曰:七药功效类如三七,故名;二曰:七药因长于五劳七伤而谓之;三曰:七药合金疮如胶似漆。据有关单位的初步调查,陕西太白山地区以七字命名的草药有104种。七药在中国有一定影响,许多地区的民间药亦有此称谓,如湖北的七药主要有:鸳鸯七(秋海棠),虎尾七(散斑竹根七)、灯台七(球药隔重楼)、麻布七(高乌头)等。
运用民间单方、验方治疗疾病,是群众用药比较普遍的形式。在这次资源普查中,各地进行了广泛征集,据全国16个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共收集民间单方、验方10多万个。通过系统的整理、筛选,编写了《中国民间单验方》,收载单验方共2万多个,分成13大类、200多个病种。
自60年代后期起,中国各地注重了民间药的发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民间草药已有60种以上加工成中成药及其他制品,如用仙鹤草芽、草珊瑚、矮地茶、羊红膻、山萝卜、鸡骨草、垂盆草和黄毛豆腐柴等。事实证明,民间草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通过民间药的应用,可为开发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途径。
民族药种类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
民族药的种类概况
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民族药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版了一批全国和地区性民族药专著。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中国民族药已达3700多种。
《中国民族药志》是在全面调查、收集中国少数民族所用药物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民族药的荟萃,已出版的第1卷收载了39个民族的135种药物,基原种511个;第2卷收载35个民族的120种药物,基原种425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了11个民族的士32种药物。1985和平共处1990年版各收载了4个民族的12种药物,其中藏药有土木香、总状土木香、小叶莲(鬼臼)、毛诃子、余甘子;蒙药有广枣、冬葵果、草乌叶等藏药、蒙药共用的有沙棘;维药有菊苣、毛菊苣、黑种草;傣药有亚乎奴等。
《中药大辞典》包含的民族药有藏药404种、傣药400种、蒙药323种、彝药324种和畲药200种。
中国民族药的起源、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用药种类等各有其特色,这里仅以藏、蒙、维、傣、壮五个民族药为代表,作一简要介绍。 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中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目前,藏药已制定了统一的用药规范,即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主要种有:藏茴香、山莨菪、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堪巴色宝(阿氏蒿)、曲玛孜(打箭菊)、达玛(凝花杜鹃)、野牛心、秃鹫、紫草茸、紫胶虫等。 蒙药
蒙药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系,在中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蒙古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蒙医药学家和著名的蒙药典籍,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8世纪的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尔的《西勒嘎日·莫隆》(《识药晶鉴》)是蒙药的奠基篇,收载蒙药390种。同时代的察哈尔镶白旗的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曼奥·西吉德》(《药物识别》),全书分为四部,共收集药物678种。19世纪初,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的占布拉通尔吉用藏文编著了《李斯尔·米格金》(《本草图鉴》),收载蒙药879种,成为今天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
现代蒙药发展较快。据统计,中国现有蒙药2230种。目前,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我国东北和西北的许多蒙族聚集地也都使用蒙药。
内蒙古自治区经过多年的资源普查,初步摸清了蒙药资源,全区共有各类蒙药资源1342种,其中植物类926种、动物类290种、矿物类98种,其他类28种;本区内常用蒙药有500余种,商品蒙药约400种,还有民族专用药260种。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蒙药标准》收载药材和成药522种。
蒙药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主要药用种类有:森登(文冠木、乌和日_西鲁斯(蒙古山萝卜)、阿拉坦花-其其格(金莲花)、昂给鲁莫斯-毕日阳古(香青兰、敏吉一茵一苏日(紫筒草)、巴嘎一塔日奴(瑞香狼毒)、嘎顺-包日其格(苦豆子)、楼格莫日(糙苏)、汗达盖一合勒(肾叶橐吾)、敖朗黑布(绶草)等。
蒙药中,麝香、丁香、荜茇、豆蔻、香青兰、马钱子、水银和草乌等用得较多;配伍中凡用草乌,多数必配阿如勒(诃子)。 维药
维药历史悠久,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
维药的应用基本上在新疆自治区范围内。据新疆的调查,全区有维药600余种,较常用的360种左右,其中本地产资源约160种,占维药种数的27%。《新疆维吾尔药志》收载药物124种。
常用维药中,属于民族专用的约有30种,主要有:巴旦杏、索索葡萄,孜然、驱虫斑鸠菊,刺糖、洋甘菊、莳萝、唇香草、新疆鹰嘴豆、异叶青兰、雪莲花、胡桐泪(胡杨)等。
维药中习惯用芳香性药物,常用的有麝香、龙涎香、海狸香、黛衣草、丁香、豆蔻和荜茇等,此外,还较习用性峻毒烈的药物,如马钱子、曼陀罗、天仙子、骆驼蓬等。
维药中有许多药物虽然与中药材同名,但基原不同,多为本地产种类,如药用玉竹为新疆黄精、白鲜皮为狭叶白鲜、益母草为新疆益母草、荷花则为睡莲的花。诸如此类的还有防风、赤芍、羌活、独活、木香、茜草,党参、藁本、麻黄、威灵仙,等等。 傣药
傣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经》中便有记载。傣族祖居云南西双版纳,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傣药提供了理想的药用资源,据统计,中国傣族药物有1200种。《西双版纳傣药志》收载了520种,其中最常用的有71种。
傣药中植物类药用种主要有:麻嘎喝罕(缅茄)、麻景(油瓜)、麻芒(芒果)、牙勇(马唐)、哥麻口拉(人面果)、哥丹(糖棕)、牙竹麻(朱蕉)、埋嘎筛(龙血树)等。动物药在傣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药用种数多,而且药用部位也有独到之处。 壮药
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壮族居住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壮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动物的习俗,因此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壮药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解毒,而且解毒的范围较厂,包括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金石发动毒、箭毒、蛊毒,等等。广西著名的蛇药就是壮药的一大贡献。
中国壮族主要集中于广西自治区,据该区有关部门调查,壮药共有709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收载常用壮药500多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壮药主要有:广西马兜铃、千斤拔、龙船花、闭鞘姜,阳桃、两面针、鸡蛋花、刺芋、金锦香、南蛇簕、薯莨、马鬃蛇、褐家鼠、蟒蛇等。
壮族民间每逢传统节日,也开展药市交易。广西靖西县根据端午节壮族药市调查,整理出药市壮药名录246种。 其他民族药
中国民族药的发掘、整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许多民族药我胚了解不多。现根据一些有关资料和报道,以及本次资源普查所掌握的情况,介绍一下其他民族用药种数。
一些区域性资料也记载了民族药种类:《云南民族药名录》收载了省内21个民族的1250种药物;《广西民族药简编》收载了7个民族的1021种药物。
在中药资源普查中,部分民族地区收集和整理了民族用药情况及种类:四川阿坝地区整理出羌族常用药100种;湖南初步查出本省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等习用民族药361种,云南德宏自治州收录傣药330种、景颇族药123种;广西《环江县毛难族药名录》收载药物556种。另据有关单位调查统计,广西有瑶族药555种、侗族药298种、仫佬族药259种、苗族药213种、京族药27种及彝族药21种。
中国民族药的渊源
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民族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各民族医药在独立发展、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彼此也相互借鉴,有着许多共同点,民族药之间联系最广泛的是在药物的使用方面。从历史上看,历代本草都程度不同地选择。吸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药物,如唐代《本草拾遗》中收载的“玳瑁”,就是来自壮族民间用药。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本草中收载的民族地区药物有100多种。目前中医药常用的许多药材,如冬虫夏草、麝香、人参、天麻、三七、枸杞、大芸、甘草、麻黄、红花、儿茶、砂仁、血竭、紫胶虫、贝母,等等,大多产在少数民族地区。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也移植、应用了大量的汉族药物。
民族药融通的最好例证,是药物的交叉使用。据报道,目前藏汉共用的药物有300多种;蒙汉共用的400多种;维汉共用的155种;佤汉共用的80种。民族间通用同一种药物的情况非常普遍,如诃子有7个民族使用;天冬有18个民族使用;用马鞭草的有20个民族;用鱼腥草的有23个民族;用车前的则多达29个民族。局部地区亦如此,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500种蒙药中,有70%与汉族药物相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洲常用藏药中,相同于汉族的种数占1/2;青海地区汉藏交叉的药物有121种。少数民族间的药物也相互沟通,如蒙药中约10%出自藏药。民族用药的交叉问题比较复杂,有的是药名相同,基原各异;有的则是基原相同,药用部位或功效却不同,如中医用刺猬皮,朝鲜族用刺猬胆;中医用蝙蝠的粪便,傣族则用其血。红花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而维族则用以止咳。白鲜皮能清热燥湿、法风止痒,而宁夏回族地区民间则用于治疗刀伤出血,并流传有“家有八股牛(白鲜皮之别名),刀伤不发愁”的说法。我国各民族医药并存发展、相得益彰,充分显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睦、共同繁荣的大家庭关系。民族药的健康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有效地开发井保护中药资源,根据自然区划,将中国的中药资源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青藏区以及海洋区等九个中药区。以下简要地介绍各区的自然条件,重要中药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东北区
本区包括黑龙江省大部分、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东半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地貌上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以及三江平原。本区是中国最寒冷地区,热量资源不够充足,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和中温带的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全区覆被以针叶林为主的森林覆被率达30%。
全区的中药资源有2000余种,其中植物类1700种左右,动物类300多种,矿物类50余种。特点是野生的种群数量大,蕴藏量丰富。野生的关黄柏(Phe1odendron amurense),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关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牛蒡子(Arctium lappa)、桔梗(P1aitycodon grandiflorum)、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辽细辛(Asarum herotropoides var、 mandshuricum)、槲寄生(Viscumcoloratum)、赤芍(Paeonia lactif1ora)、草乌(Aconitum kusnezoffii)、关木通(Aristolochia mandshuriensis)、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关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以及熊胆、蛤蟆油等一批“关药”,蕴藏量分别占全国同品种蕴藏量的50%以上。
本区还是中国野山参及种植人参(Panax ginseng)的最主要产地,产量占全国人参总产量95%以上。鹿的饲养及鹿茸的生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对中药资源的发展,一方面应注意对大面积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如五味子、黄柏、刺五加、赤芍、桔梗、牛蒡子、关龙胆等,以利它们的再生。另一方面也应对一些特产中药,如人参、熊胆、鹿茸、蛤蟆油等建立种植及家养基地,加强繁衍和管理。此外,对一些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资源,如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满山红(Rhododendron dauricum)、辽东楤木(Araliaelata)、东北土当归(Aralia continentalis)、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 regelii)等应加强研究及保护。
华北区
本区包括辽宁南部、河北中部及南部、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中部及南部、山东省、陕西省北部和中部,以及宁夏自治区中南部、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河南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的小部分。地貌上西北高,东南低,夏季较热,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植物种类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森林植被是以松、柏为主的针叶林和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林。
全区的中药资源有1800余种,其中植物类1500种左右,动物类约250种,矿物类约30种。野生资源中较丰富的有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北苍术(AtractyIodes lancea var. chinensis)、远志(Po1ygala tenuifolia)、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黄芥(Scutellaria baicalensis)、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葛根(Puerarialobata)、柏子仁(Platycladus orientalis)、银柴胡(Stel1aria dichotoma var. lanceolata)、玉竹(Po1ygonatum odoratum)等。栽培药材产量较大者有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杏仁(Armeniaca vu1gar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 )、党参(Codonopsis pi1osula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板蓝根(1satis indigotic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 major)、紫菀(Aster tataricus)、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栝楼(Trichosanthes kiri1owii)、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以及近年得到飞速发展的栽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动物类药物主要有全蝎。矿物类中药主要有龙骨、赫石、磁石、炉甘石及阳起石等。
本区中药资源,除继续发展好一批传统产品如地黄、黄芪、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潞党参、毫白芍、毫菊花、莱阳沙参、杏仁、山楂以及西洋参外,还可进一步将野生的远志、柴胡、黄芩、丹参等转为人工栽培。对有开发前途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全蝎、杜仲等应进一步开展家种或家养。
华东区
本区包括浙江省、江西省、上海市、江苏省中部和南部、安徽省中部和南部、湖北省中部和东部、湖南省中部和东部、福建省中部和北部,以及河南省及广东省的小部分。全区丘陵山地占3/4,平原占1/4,雨量较充沛,属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前者的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后者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全区有中药资源约3000种,其中植物类2500余种,动物类300余种,矿物类约50种。著名的道地药材有种植的浙八味: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白芍(Paeonla lactiflora)、杭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和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尚有产于安徽的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宣州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铜陵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江苏的茅苍术(Atracty1odes lancea);江西的清江枳壳(Citrus aurantium);湖南的平江白术(Atracty1odes macrocepha1a);福建的建泽泻(Alisma orientalis)和建莲子(Nelumbo nucifera)。其他较著名的中药还有: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茯苓(Poria cocos)、薄荷(Mentha haploca1yx)、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海风藤(Piper kadsura)、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夏枯草(Prunela vulgaris)、动物药则有鳖甲(Trionyx sinensis)、龟甲(Chinemys reevesii)、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等。
本区中药资源的发展,除了继续巩固原有的一批著名道地药材外,还应扩大栽培从国外引种的西红花(Crocus sativus),扩大霍山石斛、茯苓等的栽培。并可扩大鳖甲、蜈蚣、金钱白花蛇等的养殖。
西南区
本区包括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的大部分、湖北及湖南省西部、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南部、广西自治区北部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全区绝大部分为山地、丘陵及高原。属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前者的植被主要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后者则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本区自然条件复杂,生物种类繁多,为我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全区中药资源约5000种,其中植物类约4500多种,动物类300多种,矿物类约80种。且有众多的道地药材。例如属川产道地药材主;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川附子( Acontum carmichaeli)、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川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川郁金( Curcuma sichuaensis)、川白芷(Angelica dahurica cv. Hangbaizhi)、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川黄连(Coptis chinensis、C. deltoidea)、川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F.cirrhosa)、川大黄(Rheum officinalis)、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f. biserrata)等。属云南产道地药材主要有:云木香(Aucklandia lappa)、云南三七(Panax notogineng)、云黄连(Coptis teeta)、云当归(Angelca sinensis)、云天麻(Gastrodia elata)等。属贵州产道地药材主要有:天麻、杜仲(Eucommia u1moides)、半夏(Pinellia ternata)、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等。野生药材中占全国产量50%以上的主要品种有:茯苓(Poria cocos)、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猪苓(Po1yporus umbellatus天麻、半夏、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川楝子(Meliatoosendan)、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及矿物药雄黄、朱砂等。动物药则有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及熊胆等。
本区的中药资源,除应继续大力发展传统属于“川、广、云、贵”道地药材外,还应注意扩大川贝母、胡黄连、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石斛(Dendrobium nobile)、云木香等的人工栽培,并要努力扩大对麝、穿山甲、熊、云豹等珍稀动物的饲养。
本区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药十分丰富,因而也应注意继续对民族药的调查、整理、研究和开发。
华南区
本区包括海南省、台湾省及南海诸岛、福建省东南部、广东省南部、广西自治区南部及云南省西南部。本区大陆部分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气温较高,湿度也大,属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以及赤道热带珊瑚岛植被。
全区有中药资源近4000种,其中植物类3500种,动物类200多种,矿物药30种左右。区内多道地南药,著名的有: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槟榔(Areca catechu)、诃子(Terminalia chebu1a)、肉桂(Cinnamomum cassia)、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胡椒(Piper nigrum)、荜芨(Piper cubeba)、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儿茶(Acacia catechu)、广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千年健( Homalomena occulta)、鸦胆子(Brucea javanica)、狗脊(Cibotium barometz),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以及一批姜南药,如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砂仁(Amomum villosum)、益智仁(A1pinia oxyphylla)、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草果(Amomum tsaoko)、山柰(Kaempferia galanga)、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郁金(Curcuma aromatica)、姜黄(Curcuma longa)、莪术(C. aeruginosa,C. kwangsiensis)以及大量引种的白豆蔻(Aomum compactum, A. kravanh)等。动物药中有较重要的有蛤蚧(Gekko gecko)、金钱白花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及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1a)。
本区由于具有良好的热带及亚热带的自然环境条件,可选择适宜各种不同南药的小环境,继续扩大南药的引种和栽培,例如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檀香(Santalun album)、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乳香(Boswellia carterii)、血竭(Dracaena cambodiana)、番泻叶(Cassia angustifolia)以及白豆蔻等。
本区丰富的岭南草药使用经验,也应注意研究及开发。
内蒙古区
本区包括黑龙江省中南部、吉林省西部、辽宁省西北部、河北及山西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东部。地势东部有山脉及平原,中部有山脉及高坝,南部地势也高,而北部则为大草原。大部分地区冬季干燥寒冷,而夏季凉爽。本区的北部及西部植被以蒙古植物区为主,东部及南部则有华北及长白山区系成分。
全区有中药资源1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000余种,绝大部分为草本植物。著名的道地药材有:野生及载培的内蒙古黄芪(Astraga1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A. membranaceus),产量占全国黄芪产量的 4/5左右;多伦赤芍(Paeonia 1actif1ora)、关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及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也是本区著名的大宗药材。其他产量较大的还有麻黄(Ephedra sinica)、黄芩(Scutel1aria baicalensis)、甘草(Glycyrrhiza ura1ensis)、远志(Po1ygala tenuifolia)、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G. Triflora)、郁李仁(Cerasus humilis)、蒲黄(Typha angustata T. davidiana)、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苍术(AtractyIodes lancea var. chinensis)、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等。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熊胆、鹿茸以及饲养的乌鸡。矿物类药材主要有石膏、芒硝、麦饭石、龙骨、白石英等。
本区的中药资源,可选择适当地点,发展甘草、麻黄、防风、黄芪、赤芍、知母等道地药材的半野生生产基地。同时,对本区蒙药的整理研究也应进一步深入开展。
西北区
本区包括新疆自治区全部、青海及宁夏自治区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以及甘肃西部和北部,本区内高山、盆地及高原相间分布,但高平原占绝大部分,沙漠及戈壁也有较大面积。本区日照时间长,干旱少雨,气温的日差较大。从北到南地跨干旱中温带、干旱南温带及高原温带。
全区中药资源约2000余种,其中植物类近2000种,动物类160种,矿物类约60种。不少种类的中药蕴藏量较大,其中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有: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C. tubulosa)、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甘草(G1ycyrrhiza uralensis,G. glabra)、麻黄(Ephedra equisetina,E. sinica)、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阿魏( Ferula fukanensis,F. sinkiangensis)、枸杞子(Lycium barbarum)、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P. pictum)等,均有很大的产量。其他蕴藏量较大的中药材还有:雪荷花(Saussurea involucrata)、苦豆子( Sophora alopecuroides)、马蔺子(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var. lanceolata)及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等。动物类药材主要有马鹿茸(Cervus elaphus)。
本区的中药资源,需要对一些重要的野生中药,采取人工引种栽培措施,以扩大产量,如肉苁蓉、锁阳、阿魏、新疆紫草等。对一批珍稀濒危的药用动物,如赛加羚羊、马麝等应加强保护及繁殖。
本区的维药等民族药物,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也应加速研究及开发。
青藏区
本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大部分、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西南部。本区海拔高,山脉纵横,多高山峻岭,地势复杂。气候属高寒类型,日照强烈,光辐射量大。植被主要有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荒漠草原,湿性草原以及温性干旱落叶灌丛。
全区有中药资源1100余种,多高山名贵药材。其中蕴藏量占全国60%~80%以上的种类有: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N. chinense)、大黄(Rheum palmatum,R. Palmatum var. tanguticum)、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其他主要的药材还有: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藏黄连(Coptes teeta )、天麻(Gastrodia e1ata)、秦艽(Gentiana tibetica,G. crassicaulis)。动物类药材主要有麝香及鹿茸。矿物类药材主要有石膏、云母、芒硝。
本区适宜发展高山类型的药材,重点对象为冬虫夏草、川贝母、胡黄连、甘松、大黄及动物药材麝香和鹿茸。
本区是藏医药的发源地,有一批地产的常用藏药,如乌奴龙胆(Gentiana urnula)、翼首花(Pterocepha1us hookeri)、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knii )、金球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金球黄堇(Corydalis chorysosphhaera)、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等,总计有300~400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从中开发出有卓效的新药。
海洋区
本区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广阔的海岸线,以及中国领海海域各岛屿的海岸线,总面积达420万平方公里。海底的地貌由西北向东北倾斜;气候由北至南逐渐由暖温带向亚热带再向热带过渡的特征。
本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药用生物,总数近700种,其中海藻类100种左右,药用动物类580种左右,矿物及其他类药物4种。主要的海洋中药有昆布(Laminaria japonica)、海藻(Sargassum pallidum,S. enerve,S. hemiphyllum)、石决明(Haliotis diversicolor,H. asinina,H. discus hannai,H. ovina)、牡蛎(Ostrea gigas,O. rivularis,0. talienwhanensis)、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H. histrix,H. japonicus,H. kuda,H. trimaculatus)、海龙(Syngnathus acus, 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 Solenognathus hardwickii),以及海螵蛸(Sepia esculenta ,Sepiella maindroni)、海狗肾(Callorhinus ursinus)、斑海豹(Phoca vitulina)等。
中国在沿海所开展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石决明、海带、紫菜、牡蛎、珍珠等中药资源有了充分保证。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库,从藻类和海洋动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有很大的潜力。对海洋中的珍稀濒危的药用物种如海狗及斑海豹,则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中药资源是大自然和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我们的珍贵宝藏。一方面我们要更有效地通过开发某个中药具体物种及历史上使用这种中药的经验,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和手段,达到更好利用目的;另一方面更要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大力保护和发展这些资源,使它们能持续地发挥资源作用,保证药源的持续供应。为此,需要在摸清资源(特别是一些重要资源)家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对各项资源作出蕴藏量、需求量、实际可供应量等各项指标的动态监测,并作出相应的技术和行政措施。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规划中,也需要对中药资源作出相应的自然区划和发展规划。在原有道地药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若干个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应有计划地建立若干中药自然保护基地和中药植物园或养殖园,对各种珍稀濒危的药用物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与保护。
总之,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也是关联到许多部门、许多行业和许多学科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依靠科技、全面统筹、加强管理的基础上,中药资源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及人民保健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加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药资源的蕴藏量和产量
中药资源的蕴藏量是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蕴藏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为再生性资源,它们在自然界的总蕴藏量(又称生物产量)是指野生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蕴藏量的总和,减去其中不符合药用标准的部分和难于采收的部分,即为可利用蕴藏量,亦为通常所称的总蕴藏量(又称经济量、允收量)。药用矿物为非再生性资源,其蕴藏量即为储量。中药资源的产量则是指家种(栽培)的药用植物或养殖的药用动物的生产量。
每种药用资源在具备优良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可供利用的一定的蕴藏量或产量,两者兼备,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蕴藏量和产量是正确评价中药资源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明确中药资源种类和质量的基础上摸清资源的蕴藏量和产量,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利用。多年来,由于对中药资源开发缺乏计划性,以致一些药材的分布范围日趋缩小,蕴藏量减少。80年代初全国中药材市场供应紧张,脱销品种达100多种,严重影响了人民医疗保健用药的需要,部分药材资源减少,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对中药资源蕴藏量的调查,正确掌握中国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对于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了362种中药材,基本摸清了它们的资源情况及自然分布现状。
植物类药材
320种植物类药材中,以野生为主的170一200种(包括有资源但尚未收购的),蕴藏量约为850万吨。按蕴藏量大小分级排列为:40万吨以上的有甘草、麻黄、罗布麻、刺五加4种10一40万吨的有苍术、黄芩、地榆、苦参、狼毒、赤芍、贯众、仙鹤草8种;5一10万吨的有山豆根、木贼、益母草、茵陈、葛根、升麻、苍耳子、萹蓄、艾叶、柴胡、防风、黄柏、秦皮、玉竹、木通、续断、翻白草、五味子、威灵仙、桔梗、老颧草、拳参和石花23种;1一5万吨的有42种;1万吨以下的有243种。
以栽培为主的药材有120一150种,正常年产量约35万吨。按产量大小分级排列主要的有:万吨以上的有地黄、山药、茯苓、党参、当归、干姜、薏苡仁7种;5000-10000吨的有桂枝、板蓝根、黄芪、穿心莲、白术、菊花、金银花、丹参、山楂,大青叶、枳壳、白芷、白芍、川芎、桔梗15种。
各种中药材的蕴藏量、家种年产量、年收购量和需要量分列于表4.现按药用部位概述如下:
a.根及根茎类。这类药材的蕴藏量、年产量均占320种植物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一半以上;收购量中40%为野生品,60%为栽培品、蕴藏量较大的品种有甘草、刺五加、苍术、黄芩、地榆、苦参、狼毒、赤芍和贯众等;年产量较大(千吨以上)的品种有地黄、山药、党参、当归、干姜、板蓝根、黄芪、穿心莲、白术、丹参、白芷、白芍、川芎、桔梗、玄参、麦冬、云木香、延胡索、牛膝(包括怀牛膝和川牛膝)、半夏(包括水半夏)、泽泻、人参、大黄、郁金、北沙参、独活、紫菀、姜黄及贝母、(包括浙贝母、川贝母、伊贝母、平贝母)等。
b.种子果实类。这类药材的蕴藏量约占320种药材蕴藏量的7%,年产量约占320种药材产量的20%;收购量的80%以上为栽培品,蕴藏量较大(万吨以上)的品种有苍耳子、五味子、葶苈子、蛇床子、连翘、金樱子、水红花子,地肤子、芡实、酸枣仁,牛蒡子、柏子仁和女贞子等;年产量较大(千吨以上)的品种有薏苡仁、枸杞子、紫苏子、栀子、决明子、川楝子、乌梅、桃仁、白扁豆、木瓜、苦杏仁、牛蒡子、黑胡椒、芡实、山茱萸、草果、瓜蒌及补骨脂等。
c.花类。这类药材的蕴藏量占320种药材蕴藏量的1%左右,年产量约占320种药材年产量的5%;收购量的90%以上为栽培品。蕴藏量较大(万吨以上)的品种有野菊花、旋覆花、蒲黄、金银花、款冬花和密蒙花等;年产量较大(10万公斤以上)的品种有菊花、金银花、红花、款冬花及辛夷等。
d.全草类。这类药材的蕴藏量约占320种药材蕴藏量的17%,年产量约占320种药材年产量的7%;收购量中野生品占80%以上。蕴藏量较大(万吨以上)的品种有麻黄、仙鹤草、益母草、茵陈、萹蓄、翻白草、老鹳草、鱼腥草、墨旱莲、透骨草、淫羊藿、泽兰、锁阳、豨莶草、紫花地丁、伸筋草、淡竹叶、茜草、香薷、马鞭草、薄荷、金钱草和卷柏等;年产量较大(10万公斤以上)的品种有荆芥、薄荷、藿香、鱼腥草、泽兰及细辛等。
e.皮类。这类药材蕴藏量和年产量均占320种药材蕴藏量和产量的4%左右;收购量的90%以上为栽培品。药材商品只能满足年需要量的83%,因此,存在货源不足的问题。蕴藏量较大(万吨以上)的品种有黄柏、秦皮、五加皮、白鲜皮、苦楝皮、桑白皮和椿皮等;产量较大(10万公斤以上)的品种有牡丹皮、肉桂、厚朴、杜仲、桑白皮、黄柏、椿皮、苦楝皮及合欢皮等。
f.藤木类。这类药材蕴藏量占320种药材蕴藏量的2.5%,年产量占320种药材年产量的4%左右。蕴藏量较大(万吨以上)的品种有木通(包括关木通和川木通)、侧柏叶、青风藤、络石藤、桑寄生、石楠藤、钩藤和西河柳等;年产量较大的品种有桂枝苏木、降香及檀香等。
g.叶类。这类药材蕴藏量占320种药材蕴藏量的10%,年产量约占320种药材年产量的2%;收购量的80%以上为栽培品。主要品种有罗布麻叶、石韦、十大功劳叶、大青叶、芙蓉叶及艾叶等。
h.树脂类。这类药材全部来源于野生;收购量不到需要量的一半。
i.菌类。这类药材蕴藏量约占320种药材蕴藏量的1%,年产量占320种药材年产量的4%左右,菌类药材以栽培为主,主要品种有茯苓和猪苓等。
j.其他类。在植物类药材中所占比例很小。
动物类药材
常用的29种动物药材中,以野生为主的27种,蕴藏量为23万吨;人工养殖的鹿茸、珍珠母等年产量810吨。蛤蚧蕴藏量36万对,年收购量3.2万对,年需要量75万对,收购量仅能满足实际需要的4%左右。金钱白花蛇蕴藏量近300万条,年收购60多万条,年需要90万条,尚缺33%的货源。麝香、海马、龟甲、鳖甲、刺猬皮、全蝎、穿山甲及各种蛇类因野生资源不足和人工养殖研究尚未完全成功,估计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产需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矿物类药材
矿物类药材13种,储量约为1112亿吨。其中储量最大的是滑石,为1110亿吨;其次为朱砂7000万吨;石膏、赭石各3200万吨;禹粮石2000万吨;花蕊石1000万吨。需要量以石膏最大,为4587吨,其次为滑石3500吨,雄黄930吨,赭石565吨。从地区来讲,药用矿物储量以四川最多(滑石),依次为湖北、陕西、云南,山东、安徽、辽宁、湖南、广西、甘肃。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用历史悠久,从神衣尝百草到东汉《神农本草经)问世,从明代《本草纲目》到现代《中华本草》的编篡,浩瀚的本草文献深刻反映了中国医药发展和劳动人民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丰富经验。
中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起源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古代时期(公元前221一1840年)、近代时期(1840一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以后)。
起源时期
“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进入氏族公社以后,狩猎和捕鱼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劳动内容和生活来源,又发现了一些既可食用又可治疗疾病的动物药。氏族公社后期,人类定居下来,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人类有条件对农作物和植物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和尝试,又认识了更多的药物。《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即是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药物、认识药物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但是,当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盲目的、自发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由采集,渔猎向农业进化,特别是火的发现,文字的出现及陶器的应用,为中药资源的发掘下利用创造了条件。周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药物知识以及人们对药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如:《书经》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易经》有“无忘之疾,勿药有喜”;《礼记》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以及“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和磁石5种矿物药烧炼的升华物)等的记载。药物的来源已由植物、动物发展到矿物及人工制品。春秋时期,药物扩大到100多种,如甘草、贝母、枸杞子、苍耳子、芹菜和益母草等已为当时的常用药物。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据《山海经》记载,药物已多达124种,其中植物药51种、动物药66种、矿物药3种和其他4种。记载的内容涉及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用法等。人们采集、使用的药物逐渐增多,同时对药物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据记载,当时已把药物分成补益、生育、美容、预防、毒类、杀虫、兴奋、兽用等10类。公元前3世纪末,《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药物发展到242种,其中植物药108种、动物药51种、矿物药20种和其他63种。先秦时期的医药专著《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及其他典籍,如《书经》、《管子》等,常把医和药融为一体,在阐述医理的同时,对药物性质也有初步的归纳,如有毒、无毒及五味,依稀可见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为中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代时期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为汇集整理先秦时期大量蕴积的药物开发利用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北朝时期,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更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当时药物专著已达110多种。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是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既是先秦时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总结,又是后世本草和开发利用的楷范。全书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按中药的养命、养性、治病等3种功效归并为上、中、下三品。这些药物至今仍有200余种沿用不衰。到了魏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到730种(《名医别录》新增365种),后又经《本草经集注》增补、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至此,我国中药理论体系雏形已定,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唐代,药物已增加到1000余种,药物知识也已基本可以满足一般临床应用的需要。国家曾组织力量开展药源调查,在此基础上于显庆年间(656--660年)编修了《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并颁布实施的具药典性质的药学专著。在已有的本草学基础上,精选民间新药114种,使药物种数达到850种,这本药学专著以较多的药物基原考证和较丰富临床用药经验赢得了中外医药工作者的尊崇。70多年后,陈藏器又收集《唐本草》未载之药692种,撰成《本草拾遗》。二者合计,唐代开发利用的中药资源已达1500多种。
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医药资料的整理、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北宋时期,国家再次大规模调查药物资源,并成立医药编纂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还设立了官办的制药厂(惠民制药局)生产中成药。百余年中,三次修订本草,大量校勘汇总,增补文献和用药经验,形成历史上官修本草高潮,官方代表作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和《本草图经》。宋代唐慎微集前人之大成,收集《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筛选遗余药物554种,又自增8种,辑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至此,我国古代开发利用的药物资源已达1748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宝库。
金、元时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在稳定和巩固品种的基础上,重点转向精炼药效、归纳药理,其主要贡献是把医药理论与具体药物密切结合,形成了多层次的中药学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极深。
明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本草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医药界人文荟萃,名著迭起。《本草品汇精要》收载药物1815种,增补46种,尤以文字简洁精要。彩色实物绘图名闻于世。《滇南本草》收载药材448种,是一部记载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的珍贵著作。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把古代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推向了顶峰,并以博大精深的内涵总结了明以前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图文井茂,提高了本草学的编纂技能和水平,开拓了后世中药发展的新局面。
清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不仅中药行、店林立,还形成了一些全国性的药材集散市场。中药材产量和运销量随之大增,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和提高,著录和存世的本草近400部,其中,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有《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 实图考》。前者收载《本草纲目》未收载的药物716种;后者收载植物1714种,虽名为《植物名实图考》,实际也是一部宝贵的药物专著。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药开发利用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藏族著名药学家帝玛尔·丹增彭措编著了《晶珠本草》,共收载药物2294种,具有浓厚的藏药特色,是中国藏医药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近代时期
鸦片战争(1840年)前后,西医药日渐传入中国,中药独撑门户的局面被逐步打破, 但晚清时期,中药材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仍有较大的发展。当时的东北三省,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和甘肃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已具相当规模。从国内医药市场看,虽然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医院、诊所、药厂,建立西药房,但国内药品销售仍以中药为主,经营的药材仍达500多种(植物药410种,动物药66种和矿物药46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33种,较常用中药材146种:不常用中药材147种。民国初期,中药材出的口量比较大, 1912年和1923年《中国年鉴》记载: 1906一1910年,每年中药材出口价值达200一400万港币; 1917一1920年,中国销往香港、澳门、泰国、南洋各国及朝鲜、日本的中药材,平均每年价值340万港。 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清政府腐败,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很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争交通阻塞,国内运销和出口中断,中药材的产量直线下降。以东北地区为例,抗日战争爆发前(1931一1936年),人参、鹿茸、细辛、五味子、防风、木通、黄芪、甘草等49种主要中药材年产量为8000一11000吨;抗战时期(1937一1945 年),年产量下降到6000一6500吨;抗战结束后,年产量继续下降到1100一2500吨。药材惨淡经营,药店纷纷倒闭,以北方药材集散地祁州(安国)为例,当地原有中药店1500多家,抗战期间仅剩70家。这一时期,中药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药的经营管理、中药市场的供求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中成药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40多年来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单纯的经营、收购转向多学科。多部门协同配合,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利用。民族药、民间药和海洋药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拓宽了开发领域 。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对中药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已经成为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资源保护是指保护药用植(动)物资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以保证中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存药用植(动)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中药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护中药资源稀有和濒危的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种,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物种的种质保存,变野生物种为家种、家养,扩大药用资源,提高中药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内在质量,以保证药用需要。
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致使有些药用种类过度采收, 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种类出现衰退甚至濒临灭绝;有些种类的优良种质正面临消失和解体。药用动物如黑熊、马鹿。林麝、大(小)灵猫。中国林蛙、蛤蚧、大鲵、玳瑁等40个种类的资源显著减少,已影响了近30种动物药材的市场供应;药用植物如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单叶蔓荆、黄皮树、银柴胡、肉苁蓉、三叶半夏、新疆阿魏和紫草等100多种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60多个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黑长臂猿、原麝、海南坡鹿等近20种动物和长叶榧、见血封喉、峨眉野连、八角莲、凹叶厚朴、杜仲、小勾儿茶、野山参、黑节草等30多种植物,因野生资源稀少,以致无法提供商品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高鼻羚羊(又称赛加羚羊)、印度犀、野马和厦门文昌鱼等4种野生动物资源几近绝迹。
据甘肃省祁连山马麝资源调查,80年代祁连山马麝蕴藏量比70年代下降了68.4%。中国现有野麝资源约200多万头,与5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了1/3以上。据统计,目前中国仅存野生华南虎一二十只,野生东北虎仅10只左右,其它亚种几近绝迹。
植物药以甘草、锁阳为例。甘草原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广大地区。历史上曾记载山西、山东也出产甘草。由于大量采挖,目前,山西、山东两个产地早已不能提供商品,陕西、甘肃的甘草分布零星,东北的野生 优质“棒草”也已不多见了,由于过度利用,已经发生产区转移的严重局面。全国甘草主产地由东向西转移,主产地内蒙古的甘草分布从东向西收缩,新疆成为甘草的主要调出地区。
历史上陕西榆林、内蒙古伊克昭盟以及甘肃的部分地区曾是锁阳的产区,目前锁阳的年收购量很少,尤其是陕西已多年无产。
不少药材产区,不注重地道药材优良种质或野生种质资源的维持和保护,使地道药材质量下降,野生种质资源减少。例如,川芎、当归为中国著名的栽培药材,发展历史久远,现在野生资源已难以见到,众所周知,地道药材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生产区域局限,虽然质量好,但成本高、产量低。生产条件相似的非地道药材产区,开展大面积引种栽培,药材质量较次,但以产量高、价格低等优势,逐步占领市场,使某些地道药材的发展受到影响,个别产区连种子都难以保留,如:地道产品中的川郁金和温郁金、宣木瓜和淳木瓜等种植面积逐年缩小;河南封丘红花、福建建瓯泽泻由于单产太低,经济效益明显低于产区其他农副产品,药农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显著缩少。有些药材因栽培品种混杂,质量开始下降。也有的品种更新缓慢,种质特性发生变化。这些不仅影响了地道药材的生产,长期下去势必造成优良种质的流失。
药用矿物资源在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龙骨、自然金、辰砂等都曾出现滥采乱挖的现象。
造成中药资源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为影响,也有药用物种自身原因。在中药资源的开发中,没有认真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大的药材往往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无节制地采猎和过度利用。例如,1987一1988年,宁夏同心、甘肃庆阳等地区,大批群众采挖甘草,号称“甘草大战”,所到之处,大小不留,全部挖尽。这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甘草资源,而且也促使了草场的沙化,影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中国林蛙、冬虫夏草、鹿、大(小)灵猫、杜仲、黄柏和厚朴等品种也存在类似问题。由于有些药材收购价格不尽合理,导致了药材收购大起大落,从而危及中药资源。如酸枣仁,80年代初期,由于市场变化,酸枣仁由畅销转为滞销,影响了主产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许多经营多年的酸枣林被成片砍掉,野生酸枣树也被大量砍伐当做柴草烧掉或做他用。枳壳、栀子、枸杞子、白芍、当归、地黄、茯苓、山药等大宗品种的生产收购也都出现过大的起伏,产区药农毁药种粮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在多数产区曾不同程度地发生,不仅造成部分药材的积压和浪费,给经营单位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严重地破坏了药用资源,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场的利用不尽合理,药用动、植物的适生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危及药用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中国陆地药用动物大部分栖息在森林、草原和植被完整、植物种类丰富的地区。植物不仅可以为动物提供安全、舒适的适生场所,而且是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但是,由于近些年大面积开荒种粮、伐木毁林和无节制地占用土地,天然森林和草场面积逐年减少,仅1956-197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由25.7%下降到11.9%。建国初期,中国林蛙分布区的森林覆盖率为79.8%。1980年降为65.2%, 1987年又降到58%,林蛙分布区内广泛使用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等,以及山区、半山区的工厂、矿山长期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使林蛙的生存环境变得十分恶劣,蝌蚪难以成活,繁殖受阻,活动空间变小。目前,有60一70%的适生区域,林蛙分布密度剧烈下降,有的地区甚至很难找见。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到药用动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使药用植物本身失去了正常生存和依托,如荆三棱,为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在水塘沼泽或沟渠浅水中,50年代中期主产区江苏江浦县有6000余亩荒滩生长荆三棱,预测蕴藏量不低于10万公斤,所产商品在国内外颇有声誉。由于大面积垦荒造田,兴修水利,将浅滩改造成良田,使荆三棱失去了生息之地,目前资源已近濒危状态。在生物群落里,动物、植物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当一个物种(尤其是植物建群种)遭到破坏后,该群落的稳定性就被打破了,某些药用动物、植物就会因此而消失。据新疆、内蒙古两个自治区调查,肉苁蓉寄生琐琐、红柳和锁阳寄生白刺属植物被大量砍伐作柴烧,不仅导致了部分地区沙化,而且也造成了肉苁蓉和锁阳减产。水蛭、半夏、菟丝子等药用动植物以农作物为伴生植物,土鳖虫以城市垃圾为栖息场所,随着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农田的精耕细作、强化管理等,使这类资源生长栖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资源量大为减少。
除上述原因外,全球性气候变化、大型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对中药资源都具有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此外,部分中药资源所固有的、潜在的脆弱性,也是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如蛤蚧分布地区狭窄、繁殖能力低;银杏雌雄异株,繁殖率低;冬虫夏草必须在海拔3500米以上、具有虫草蝙蝠蛾和冬虫夏草菌的高山雪岭生长。这类品种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时,就限制了自身大量繁殖发展,很容易出现资源减少。
中药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
建国以后,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相继制定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等重要法规,并付诸实施。设立了一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许多国家级或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包括很多药用物种在内的自然资源。 1987年国务院颁发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有关部门在保护和管理中药资源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保护和管理中药资源的政策措施
几十年来,药材经营和管理部门,针对部分野生药材资源紧张的状况,采取了加强资源管理和商品管理的措施。主要内容是:对于国家管理的种类如甘草、麝香、杜仲、厚朴等实行以产定销,限量收购;打击投机倒把、走私贩私的犯罪活动,制止哄抬物价,到产地套购、抢购和盗采的不正之风;建立药材资源情况的上报制度,及时调查和解决有关的问题;对资源较为紧张的多用途品种,在同有关部门协商后,限制非药用的使用量,保证药用供应,减轻资源负荷;实行“先国内、后国外”的出口政策,对资源紧张的药材,限量或禁止出口,采取轮采轮育、边采边育、封山育林、封山育药等措施,加强资源管理,恢复和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以上管理措施在各地应用中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例如,为了扭转甘草资源迅速下降的局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草资源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当地主管部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对巴楚、轮台、阿瓦提、察布查尔等县的甘草购、销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并由国家计委规定甘草及其制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由药材公司按计划经营,不得上市自由买卖;调整甘草 制品生产厂家,限制生产总量;限制出口及调出数量,实行出疆许可证制度;征收甘草资源费,以草养草,专款专用;鼓励保护、种植甘草。在此基础上,中国药材公司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医药药材公司合作,在新疆南疆垦区建立了甘草生产基地和围栏护养区。目前,护养区内甘草长势喜人,产草量普遍提高,全疆甘草资源的破坏现象进一步得到控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先后批转区医药局、林业厅《关于加强药用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龙血树资源保护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药用资源保护工作,并规定严禁在安息香、石斛类、金不换、鸡血藤、砂仁、草豆蔻、千年健、麝、穿山甲、蛤蚧等珍贵药材比较集中的龙州弄岗自然保护区、扶绥珍贵动物禁猎区、南丹三匹虎林区、北海市斜阳岛保护区和隆安龙虎山天然药材自然保护区等18个保护区采集狩猎开荒种田。
在药用动物的保护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麝资源的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各产区对麝香实行控制收购,并对麝香收购、批发、零售实行最高限价,调节和控制市场,使麝香的经营和管理逐步趋向完善,四川是麝香的主产地之一,麝香产量约占全国的50%左右。该省划出林麝保护区和轮猎区,进行有计划地猎取和保护。四川阿坝、甘孜两个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发出布告,在麝香主产区禁止狩猎5年,取得了一定成效。甘肃文县林麝保护区是保护林麝较有成效的典型实例。甘肃文县药材部门,在中国药材公司和文县政府的支持下,划定了1621平方公里的林麝保护区,经过5年的护养,区内野麝资源增加了一倍。
引种驯化和野生家种(家养)的药用动、植物,不仅在保障中药材生产和市场供应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保护中药资源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全国已经进行人工种植(养殖)的药材约200种左右,其中大部分为资源减少品种。如杜仲、黄柏、厚朴、栀子、桔梗、川贝母、山茱萸、金银花等都是在50一60年代或70年代野生资源严重减少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栽培,并成为商品主要的来源,云南省自50年代开始,先后对37种野生药材进行了人工栽培,大部分品种获得成功。近年来,黄连、贝母、天麻、半夏、秦艽、一枝蒿、蔓荆子、槟榔、儿茶、苏木、千年健、胡黄连等都有了一定的生产面积。尤其是儿茶的栽培成功,扭转了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些药材的野转家种、家养,有力地缓解了市场紧缺状况,相对地减轻了野生药材资源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源。在药用动物野转家养过程中,一些珍贵药用动物的饲养技术取得成功并推广。开始在四川的马尔康、米亚罗,安徽的佛子岭,陕西的镇坪等地建立了养麝试验场。马尔康麝场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活麝取香,并在野麝活捕、饲养繁殖、疾病防治等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此外人工养殖龟、鳖和白花蛇,以及活熊取胆汁等技术研究成功,使当地群众由猎杀转为活捕,并进行饲养繁殖,不仅保护和发展了野生资源,而且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对保护中药资源、防止药用物种绝灭起到了重大作用。就全国建立的333个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来说,90%以上都有中药资源分布,许多珍贵的药用动、植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如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受保护的植物多达1500多种,其中包括许多名贵药用植物,如人参、党参、黄芪、贝母、天麻、木通、细辛、刺五加、草苁蓉等300余种。黑龙江先后建立了五味子,防风、龙胆、桔梗,黄柏、芡实、黄芩、马兜铃等药材的36个保护区,广西先后建立了隆安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和龙胜县的花坪、兴安县的苗儿山、龙州的弄岗、宁明县的陇瑞4个自然保护区,受保护的有安息香、石斛、鸡血藤、砂仁、草豆蔻、千年健和林麝、穿山甲、蛤蚧等450多种药用资源。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仅13万公顷,药用植物分布种类就多达1019种。珍稀药用动物华南虎、金钱豹、髫羚、毛冠鹿、麝、棕熊、黑熊、水獭、大鲵等也有一定数量分布。除综合性保护区外,还有以单一或数种动、植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如辽宁蛇岛自然保护区、新疆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猕猴自然保护区和贵州的桫椤自然保护区等。这些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蝮蛇、河狸、扬子鳄、猕猴和桫椤等药用动、植物资源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对资源的积极保护,保护区内的一些药用动、植物资源濒危状况已有所缓解。
中药资源保护的种类
中药资源的保护重点首先应当是那些具有重要医疗作用和经济价值的珍贵、稀有和濒危的药用种类。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即国家环保局公布的: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的种类;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濒危种类分为濒危、稀有和渐危三级。濒危(即临危)种是指在植物整个分布区或 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这些植物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它们走向绝灭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弱,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要求的生境被破坏、改变已退化到不能适宜它们的生长;或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所致。稀有种是指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中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它们在分布区内有很少群体,或存在于非常有限的空间,或者虽有较大分布范围,但只有零星存在,可能很快消失的种类。渐危(即脆弱或受威胁)种是指那些因人为或自然原因所致,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种类。《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收载濒危植物398种,包括药用植物168 种,其中稀有种38种,渐危种84种,濒危种46种。
国务院颁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将保护等级分为三级。一级:濒临绝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根据这一规定,国家医药管理局等单位制定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确认了人参、鹿茸等42种药材原动、植物的保护级别,《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规定的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物种的名录,收载种类76种,其中有植物药材29种,包括药用植物58种,分属22科28属。属二级保护的有人参、片草等7种药材, 13种药用植物;属三级保护的有川贝母、石斜等22种药材,45种药用植物。动物药材13仲,包括药用动物18种,分属11科, 13属,属一级保护的有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等4种,属二级保护的有马鹿、林麝、黑熊、穿山甲等14种。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三种方法。
就地保护
中药资源就地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将中药资源及其自然环境就地维护起来。这种方法可以使药用动、植物在已适应的环境中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建立保护中国珍、稀、濒危和遭受严重破坏的中药资源的区域和研究、开发基地。
a.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
根据中药资源保护的性质和目的,可将中药资源保护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中药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中药资源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和中药资源生产性保护区。
①中药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为中药资源绝对保护区,是供科研和教学而设置的综会性保护区。要求选择未受或少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具有国家保护意义的、中药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保护区。其目的在于保持天然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药用种质资源,供科研和监测之用。保护面积取决于所要维护的生态系统和科研需要。保护区可单独建立,也可和自然保护区结合。此类保护区一般不允许进行开发或旅游活动。
②中药资源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是针对重要的药用物种而建立的绝对保护区。保护区内可设有研究机构或研究设施。保护对象为具有国家保护意义的珍贵、稀少、濒临绝灭的重要中药资源。该区可在具有原始生态系统条件下或已开发的地区设置,保护手段除自然维护外,可结合人工种、养,借以扩大野生种群,恢复和发展中药资源。此类保护区也不允许自由进行开发和旅游活动。
③中药资源生产性保护区,这类保护区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又能提供部分中药材产品,达到在保护中药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目的,实行合理控制、限量采猎,发展资源的保护原则。此类保护区可分为:轮采轮猎区、人工粗管散养(植)区和野转家种区。
Ⅰ.轮采轮猎区,是根据药用动,植物资源的承受能力和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季节划定的定时采猎保护地,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中药资源的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基数标准和开发指标。当该区中药资源达到一定生产能力时,限量开发,反之当生产能力下降到一定指标时,转为保护状态。一般是几个这样的保护地轮换进行,以达到养护资源、发展生产的目的;二是根据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在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避开药用动、植物的繁殖季节(包括动物的哺乳季节)、药用部位的成熟时间等易阻碍中药资源发展的阶段,划定的保护区。将上述不利于发展资源和不能保证药用质量的时间划为临时禁猎或禁采季节,以保护中药资源。
Ⅱ.人工粗管散养(植)区是一种带有人工维持和发展中药资源的保护区。保护区可采取人工繁育,野外放养或种植、粗管等措施发展野生中药资源,当资源量达到一定指标时,适时适量采猎和挖掘。
Ⅲ.野转家种、家养研究基地是一种兼有保护、研究和开发性质的保护地,在维持野生药用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野生转家种、家养的研究试验,试验成功逐步推广生产。
b.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
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处理好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在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对中药资源也会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①就地抚育。实质上就是在药材产地恢复和发展资源。它与保护区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明显的保护区界,或是将保护的手段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如各地普遍采用的封山育林、保护林药;在原适生地播种或将药用动物放归山林,恢复资源;应控制某地药材和采猎季节等。
这种保护的特点是:①不脱离原有的适生地;②资源自然更新和人工护育结合。如新疆在肉苁蓉产地大力营造红柳林和梭梭林,发展肉苁蓉的寄主资源;江西在盐肤木生长区施放五倍子蚜虫;黑龙江在尚志、五常等地区进行林蛙半野生半家养,并将林蛙放归山林;西藏收购贝母种子,撒播到贝母原适生地,任其自然生长等都是促进原产地增加资源的重要手段。宁夏采用碾米机粗碾处理甘草种子,使其发芽率由6%提高到90%左右,方法简便。如果能在各甘草主产区推广,将处理后的种子,撒播到适生地,将对恢复和发展甘草资源发挥巨大作用,另外,中国活麝取香和活捕猎具。捕猎技术已趋完善,促进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与推广,并限制或取缔杀伤性狩猎器具的使用,对搞好中国麝香产区的生产与护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②合理采收。这种生产性保护的特点,主要是突出了采收的合理性。表现在采收、方法,采收季节和采收量。
Ⅰ.采收方法:药材的采收除获得药用部位外,还要保证药材原动、植物的再生能力和保证资源的良胜循环。目前,一些地区采用边挖边育、挖大留小、挖密留疏等采收方法,是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的。过去收购胡黄连时,都把茎苗作为废弃物。西藏洛扎县、定日县用胡黄连的茎苗在当地繁殖成功,为保护胡黄连资源奠定了基础。吉林省在采收刺五加时,采取留幼株并保留部分根茎留存土内的方法,保护刺五加资源,取得了成效。目前,黄柏、杜仲、厚朴、肉桂等品种的环剥技术已在部分产区得到了应用,产生了较好的保护效果。另外,像活麝取香、活熊取胆汁、牛黄埋核和活蚌植珠等都对发展生产、保护资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Ⅱ.采收季节:避开药用动、植物的繁殖期,在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适时采收。药材的合理采收,在药材生产中,提前或延后采收都有可能影响药材质量和原动、植物的休养生息,造成资源的质与量的下降。
Ⅲ.采收量:每一种药用生物资源都受本身再生能力的限制,超负荷采收,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恢复,就会导致资源下降,甚至消亡。合理的采收量应控制在资源再生量之内,保证药材常采常有,永续利用。
异地保护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濒危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苗圃、种植园内,变野生种类为家种家养种类。通过引种、饲养,动物园和植物园不仅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而且扩大了种源。如: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药用植物坡垒、沉香和海南龙血树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海南龙血树的成功引种,对发展血竭生产,保护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有些地区还建立了许多药用植物园或在植物园内设立了专门的药用植物苗圃,如杭州药用植物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资源开发研究所植物园、四川南川药用植物场、南宁药用植物园等,引种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药用植物,为研究异地引种、保护药用植物奠定了基础。
动物园在保护中国的药用动物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东北虎、华南虎、麋鹿、梅花鹿、长臂猿、云豹、猕猴、海狸鼠、环颈雉等药用动物的养殖技术已得到不断提高,有的种类还突破了繁殖关,向品种选育迈进,初步实现了异地保护动物、扩大种群的目的。
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也是保护中药资源的重要途径。如国内著名中药材川芎,现在江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等地引种栽培,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三七为常用中药材,历史上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过度采集,野生种质消失得非常迅速,如果没有人工栽培,早就没有资源可提供了。同样,人参、杜仲、厚朴、巴戟天等中药材,其野生资源已寥寥无几,现在广泛应用的均为栽培品,菊花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已从一种野生菊花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多种栽培品系,野生商品已退出市场。这表明中药材引种栽培、野转家种、家养的方法,不仅是发展药材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异地保护中药资源的积极而又灵活的手段,目前,中国各省、市、区引种试种、野转家种、家养成功的品种,分别在20一40种以上。其中四川野转家种、家养有麝香、天麻、贝母、天冬等20多种,引种省外品种成功的有白术、云木香、玄参、延胡索、广藿香等30多种;云南野转家种的品种有云黄连、黄柏、茯苓、胡黄连、牡丹皮、蔓荆子等37种,引种试种成功的品种主要有附子、潞党参、地黄、怀牛膝、白芷、玄参、黄芪等20余种。中国南部沿海一带引种的南药如儿茶、千年健、诃子、芦荟、苏木、益智、肉桂、安息香、马钱子、白豆蔻、砂仁、血竭、槟榔等对缓解市场发挥了作用。数以百计的野生药用动、植物,通过引种,野转家种、家养,扩大了药用资源,相应地对野生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
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目前生物种质保护的较先进手段。离体保护就是利用先进技术,保存并研究携带全部遗传信息的物质片段,即保存药用动、植物的某一部分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以达到长期保留药用动、植物的种质基因,巩固和发展中药资源的目的。
当前,采用离体保护的主要方法有: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基因库和组织培养等。
1)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基因库
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基因库,其直接作用就在于收集和保存药用动、植物遗传物质携 带体及其本身,免于毁灭性的破坏或造成基因流失。建立中药资源基因库有利于保持优良药用种性和培育适合各种条件的优良品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和研究材料。中国幅员广阔,多样性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道药材。这些药材的优良特性,主要是由内在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这种由遗传基因控制的药用优良性状,在人们的栽培、选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是可以逐步发生改变或消失的。长期保存这种优良基因的载体,就可以为研究和维持优良遗传种性提供先决条件。例如,抗倒伏和抗病基因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就是在掌握了大量优良基因的基础上,应用选育技术或高科技(如基因工程)实现的。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基因库可以为将来实现药用原料工厂化大生产提供条件,同时,在发展国际间的交往方面也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药用植物种质保存工作已经广泛开展,杭州药用植物种质基因库已基本建成。在动物药研究方面,中国麝的精液保存已经取得成功,为人工授精。发展优良麝群奠定了基础。
2)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将动、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无菌离体培养,定向诱导分化获得产品的一种技术方法。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仅使繁殖种群的速度加快,而且能尽快实现野生物种的栽培养殖和人工育种。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消除植株的病毒感染,培养无病毒植株,如山东用地黄茎尖培养无病毒植株获得成功。中国很多科研、生产单位开展了植物药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当归、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白芨、菊花、党参、延胡索、山楂、番红花、浙贝母、条叶龙胆、龙胆、绞股蓝、川芎、枸杞、厚朴、罗汉果、人参、三七、西洋参、半夏、桔梗、怀地黄、云南萝芙木、玄参、景天等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都取得了成功。通过组织培养还可以直接生产药用成分或代谢中间产物,提取药用生理活性物质,开展工厂化大生产。目前,已能从人参组织培养中获得较高含量的人参皂甙;从芸香培养物中获得呋喃香豆素;从薯蓣、山萆薢培养物中提取薯蓣皂甙元;从喜树茎培养物中提取喜树碱。组织培养还能从培养物中获得新的化合物或应用于生物转化。如在芸香组织培养中,发现合成和积累了芸香素(这是原植物无法检测到的新化合物)。
中药资源保护法规
1987年10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中国将中药资源保护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第一部专业性法规,《条例》的正式实施,使中药资源保护与管理有法可依,丰富和完善了资源保护的内容,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制定的目的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中药资源,适应人民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对中药资源实行保护、采猎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对濒临绝灭的稀有珍贵药用物种;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药用物种;资源严重减少的药用物种实行保护。条例规定: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禁止采猎;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必须持采药证按照批准的计划进行采猎收购。建立国家或地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需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凡进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从事科研、教学、旅游等活动的,必须经保护区管理部门批准。凡违反《条例》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共收载了野生药材物种76种,其中药用动物18种,药用植物58种。《条例》结合中药经营部门“产、供、销”一体的实际,突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品种、区域、生产、经营、科教、涉外、奖惩等方面的具体条款,明确了中药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如《条例》规定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根据资源状况和药用情况,分级管理。“禁止采猎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则实行医药和保护主管部门协同计划控制、在生产环节中,规定了禁采禁猎,计划采猎,实行采药证、采伐证和狩猎证制度;在经营环节中,规定了分级经营和出口的条款。
2)《条例》的实施情况
在国务院《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颁布之后,全国各药材生产区制定了实施细则。在《条例》实施中,各地增加了当地需要保护的野生药用物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草资源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保护甘草资源的规定》,对保护西北地区的甘草资源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己有部分地区开始大面积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和轮封轮采(猎)区。如黑龙江省组建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站,并在保护管理机构网络化的基础上,先后在资源集中、密度较大的区域建立了龙胆、防风、柴胡、知母、芡实等野生药材保护区33处,保护面积达4.9万多亩。在保护区内实行护、育、采三结合的方式,保证保护区内资源不断增长,并有一定量的产出,基本实现了保护和利用有效地结合。
《条例》的贯彻实施,使中药资源的保护政策逐步地走向制度化、法律化,使中药资源的破坏有所节制。在《条例》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条例》是中药资源保护纲要性的法规,需要尽快制定出切合全国和地方实际的实施细则,将中药资源保护的内涵和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组织机构、法律监督等加以明确,资源保护经费尚需落实,以利于《条例》的贯彻实施;部分药材产区对《条例》宣传不够深入,大部分群众还缺乏法制观念,对滥采乱挖、滥捕乱猎动、植物药材资源的危害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中药资源保护意识;药材市场放开搞活后,由于管理工作不尽完善,使《条例》实施工作受到了影响,应该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中药资源管理措施,并切实贯彻执行。